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面加工检验标准

表面加工检验标准

Q/XXX A A A A A企业内控标准Q/XXX XX-20XX表面加工检验规范20XX-XX-XX 发布20XX-XX-XX实施XXXXXXX有限公司技术部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I I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尺寸 (1)4 外观 (2)5 附着力测试 (4)6 耐醇(酒精)性测试 (5)7 耐磨性测试 (6)8 硬度测试 (6)9 耐水性测试 (7)10 耐中性溶剂测试 (7)11 耐汗性测试 (8)12 抗紫外线(UV)性能测试 (9)13 高低温冲击测试 (9)14 高温高湿测试 (10)15 油墨、烫印箔等原材料要求 (11)16 包装、运输和贮存 (11)附录A (12)前言为了有效的控制产品或零部件表面加工(丝印、烫印、刻印、喷涂等)的质量,完善其检验依据,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资料制定本规范,作为本公司各种产品或零部件表面加工处理的检验依据。

本规范适用范围:XX有限公司。

本规范起草单位:XXX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本规范履历:——20XX年X月首次发布试行版。

规范发布审批:精品表面加工检验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公司产品或零部件表面加工或处理的检验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贮存要求和抽样。

本规范适用XXXX有限公司的产品或零部件丝印、烫印、刻印、喷涂等表面加工的检验。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739 漆膜硬度铅笔测试法GB/T 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16585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荧光紫外灯)试验方法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 尺寸3.1 要求加工尺寸符合设计图纸或封样要求。

3.2 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或其它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3.3 检验抽样每批抽测3~10只,判定数(0,1)。

4 外观4.1 相关定义CR: 致命缺陷,是指产品在使用中可能给使用者造成人身安全和影响的缺陷。

MA:主要缺陷,是指可能导致产品失效或降低产品的使用性能的缺陷。

MI: 轻微缺陷:是指不会损害产品正常使用的缺陷。

针孔:加工表面有可见的针眼状小孔。

重影:二次丝印整体错位。

图案不完整:图案有部分缺失。

断线:加工的图案或字体局部不相连。

露底:加工的太薄,漏底色。

漏印:要求加工的位置未加工到。

擦伤/划痕:加工后保护不当造成。

杂色/污迹:加工的油墨或涂料附着产品或部件的非加工表面。

4.2 缺陷类型和要求缺陷类型和要求见表1。

4.3 检验方法晴朗天气,在8:00-16:00室内自然光或在40W×2荧光灯下目测(距离30cm~40cm),同时根据需要使用合适的游标卡尺、千分尺、投影仪等量具进行测量,具体参见表1。

4.4 检验抽样每批抽测,按GB/T 2828.1中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实施,特殊检验水平S-2。

CR的判定数为(0,1),MA的AQL值为1.5,MI的AQL值为2.5。

表1 外观要求表1 (续)5 附着力测试5.1 测试方法1先用纯棉布蘸无水酒精(浓度≥99.5%)对加工部位脱脂,等其干燥后将3M600胶带粘在加工区域,并使用铅笔橡皮擦擦拭接触部位,以加强胶带与待测区的接触面积,静置90±30秒后;用手抓住胶带的一端,在垂直方向迅速扯下胶带,同一位置测试5次。

5.2 测试方法1判定测试后,加工区域完整,无可视性脱落。

5.3 测试方法2按GB/T 9286中方法使用锋利的美工刀,在加工层表面上按2mm的平行距离刻划直线(一次刻透到基材)纵横各六条呈棋盘格状,用软毛刷轻扫网格的每条对角线。

将3M600胶带贴在烫印层上,方向与一组切割线平行。

用2Kg压辊滚压三次或用手指尖用力压平胶带,放置5min,然后以0.6m/s~1.0m/s速度用力迅速剥离胶粘带,检查表面加工层。

每个样件取3处划格,每处划格相互间距和与样件边缘间距不小于5mm。

若个别表面面积过小,可根据具体情况减少划格条数。

5.4 测试方法2判定测试后,表面加工层应无剥离和脱层,按GB/T 9286中8.3判定,附着力应不低于2级(见表2)。

表2 附着力等级判定5.5 测试抽样每批抽测3~10只,判定数(0,1)。

5.6 测试说明E2263客户的产品按方法2进行测试和判定,其它客户任选1种测试方法即可。

测试后的样品不能发给客户使用。

6 耐醇(酒精)性测试6.1 测试方法条件:室温环境中,白毛巾一块,2kg标准砝码一个,乙醇(无水酒精,浓度≥99.5%)。

方法:将试验样品稳固平放在桌面上,用白毛巾将2kg标准砝码包好,包裹底部要求白毛巾折叠3层以上,浸入乙醇溶液中、然后放在样品的试验表面,以砝码自然压力以40~60次/分钟的速度来回擦拭,擦拭次数按表3。

表3 擦拭次数要求序号适用范围擦拭次数6.2 判定方法试验后表面与原始状况表面相比应无明显变化。

图案或字体清晰、完整、能正确识别,油墨不透底。

允许有轻微的磨损及退色。

6.3 测试抽样每批抽测3~10只,判定数(0,1)。

7 耐磨性测试7.1 测试方法在加工区域用橡皮擦进行测试。

以40次/分钟~60次/分钟的速度擦试50个循环。

7.2 判定方法图案或字体清晰、完整、能正确识别,油墨不透底。

允许有轻微的磨损及退色。

7.3 测试抽样每批抽测3~10只,判定数(0,1)。

8 硬度测试8.1 测试方法加工表面层硬度测试按GB/T 6739进行,测试前铅笔保持90°角在粒度400号的砂纸上前后移动,磨平铅笔尖端得到平整光滑的圆形横截面,将铅笔插入试验仪器,在负重750g下以45°角向下压在加工层表面,推动铅笔移动至少7mm,使用橡皮擦或软布擦拭表面,检验划痕。

8.2 判定方法加工层表面应无残留划痕和损伤。

硬度应≥1B铅笔测试。

8.3 测试抽样客户新品首次进行测试。

批量生产过程中每半年测试1次,半年累计产量低于5000只时,可免测试1次,但必须确保每年进行1次测试(停产的不用测试,但再次投产前必须先进行测试)。

每次测试数量不少于3只。

8.4 说明测试后的样品不能发给客户使用。

9 耐水性测试9.1 测试方法将样件放入40℃±5℃的自来水中浸泡48H,取出后去水份,1H后观察试样外观的变化。

9.2 判定方法加工层表面没有裂纹、变色、失色、发白、发粘、气泡等缺陷,无剥离现象。

9.3 测试抽样客户新品首次进行测试。

批量生产过程中每半年测试1次,半年累计产量低于5000只时,可免测试1次,但必须确保每年进行1次测试(停产的不用测试,但再次投产前必须先进行测试)。

每次测试数量不少于3只。

9.4 说明测试后的样品不能发给客户使用。

10 耐中性溶剂测试10.1 测试方法将试验样品稳固平放在桌面上,用白毛巾将2 kg标准砝码包好,包裹底部要求白毛巾折叠3层以上,浸入5%的中性溶剂(如白猫洗洁精)中,然后放在样品的试验表面,以砝码自然压力来回摩擦150次。

10.2 判定方法试验后表面与原始状况表面相比应无明显变化。

图案或字体清晰、完整、能正确识别,油墨不透底。

允许有轻微的磨损及退色。

10.3 测试抽样客户新品首次进行测试。

批量生产过程中每半年测试1次,半年累计产量低于5000只时,可免测试1次,但必须确保每年进行1次测试(停产的不用测试,但再次投产前必须先进行测试)。

每次测试数量不少于3只。

10.4 说明测试后的样品不能发给客户使用。

11 耐汗性测试11.1 测试方法5000ml烧杯中,融入氯化钠(分析纯)4.5g、氯化钾(分析纯)0.3g、硫酸钠(分析纯)0.3g、氯化铵(分析纯)0.4g、乳酸(分析纯)(90%)3g、尿素(分析纯)0.2g、去离子水1000ml。

将烫印件浸入配制好的试验溶液中,小样品浸入一半,大样品浸入三分之一,不应搅拌或震动放有样品的容器,在20℃±5℃的温度下持续48h,取出样品后用记号笔标出浸没部分,然后用清水洗净,晾干。

11.2 判定方法对比浸没部分与原始状态表面的变化。

图案或字体清晰、完整、能正确识别,油墨不透底,颜色无变化。

11.3 测试抽样客户新品首次进行测试。

批量生产过程中每半年测试1次,半年累计产量低于5000只时,可免测试1次,但必须确保每年进行1次测试(停产的不用测试,但再次投产前必须先进行测试)。

每次测试数量不少于3只。

11.4 说明测试后的样品不能发给客户使用。

12 抗紫外线(UV)性能测试12.1 测试方法按照《GB/T 16585-1996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荧光紫外灯)试验方法》中的实验方法进行试验,4小时光照,4小时冷却为一周期,三个周期后取出,检查样品的现象。

12.2 判定方法加工表面层置于UV灯照射后,烫印层应无异常变色现象。

12.3 测试抽样客户新品首次进行测试。

批量生产过程中每半年测试1次,半年累计产量低于5000只时,可免测试1次,但必须确保每年进行1次测试(停产的不用测试,但再次投产前必须先进行测试)。

每次测试数量不少于3只。

12.4 说明测试后的样品不能发给客户使用。

13 高低温冲击测试13.1 测试方法将样件放进70℃的烘箱中4h后,再放入到-40℃的冷冻箱中保持4h,如此进行10个循环,恢复至235℃(2H),观察表面质量。

13.2 判定方法加工表面无起皱、起泡、裂纹、剥落,且颜色光泽无明显变化。

13.3 测试抽样客户新品首次进行测试。

批量生产过程中每半年测试1次,半年累计产量低于5000只时,可免测试1次,但必须确保每年进行1次测试(停产的不用测试,但再次投产前必须先进行测试)。

每次测试数量不少于3只。

13.4 说明测试后的样品不能发给客户使用。

14 高温高湿测试14.1 测试方法将制品放入温度662℃,相对湿度85%的恒温恒湿箱中24H,恢复至235℃(2H),观察表面质量。

14.2 判定方法加工表面无起皱、起泡、裂纹、剥落,且颜色光泽无明显变化。

14.3 测试抽样客户新品首次进行测试。

批量生产过程中每半年测试1次,半年累计产量低于5000只时,可免测试1次,但必须确保每年进行1次测试(停产的不用测试,但再次投产前必须先进行测试)。

每次测试数量不少于3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