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高考数学(新课标版) 专题18 概率与统计大题(文) 含解析

2016年高考数学(新课标版) 专题18 概率与统计大题(文) 含解析

【名师精讲指南篇】【高考真题再现】1.【2013 新课标全国】为了比较两种治疗失眠症的药(分别成为A药,B药)的疗效,随机地选取20位患者服用A药,20位患者服用B药,这40位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记录他们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单位:h)实验的观测结果如下:服用A药的20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0.6 1.2 2.7 1.5 2.8 1.8 2.2 2.3 3.2 3.52.5 2.6 1.2 2.7 1.5 2.93.0 3.1 2.3 2.4服用B药的20位患者日平均增加的睡眠时间:3.2 1.7 1.9 0.8 0.9 2.4 1.2 2.6 1.3 1.41.6 0.5 1.8 0.62.1 1.1 2.5 1.2 2.7 0.5(1)分别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从计算结果来看,哪种药的效果好?(2)完成茎叶图,从茎叶图来看,哪种药疗效更好?【解析】(1)利用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2)绘制茎叶图,进行观察.2.【2014高考全国1文】从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中抽取100件,测量这些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值,由测量表得如下频数分布表:(II)估计这种产品质量指标值的平均数及方差(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III)根据以上抽样调查数据,能否认为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符合“质量指标值不低于95的产品至少要占全部产品的80%”的规定?【解析】(1)(2)质量指标值的样本平均数为x=⨯+⨯+⨯+⨯+⨯=.800.06900.261000.381100.221200.081003. 【2015全国II 文18)】某公司为了解用户对其产品的满意度,从A ,B 两地区分别随机调查了40个用户,根据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评分,得出A 地区用户满意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和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A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B 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数分布表(1)在答题卡上作出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并通过直方图比较两地区满意度评分的平均值及分散程度(不要求计算出具体值,给出结论即可).B地区用户满意度评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2)根据用户满意度评分,将用户的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4.【2015全国I文19】某公司为确定下一年度投入某种产品的宣传费,需了解年宣传费x (单位:千元)对年销售量y(单位:t)和年利润z(单位:千元)的影响.对近8年的年宣传费i x 和年销售量()1,2,,8i y i =数据作了初步处理,得到下面的散点图及一些统计量的值.千元565452504846444240383634表中i w =18i i w w ==∑(1)根据散点图判断,y a bx =+与y c =+y 关于年宣传费x 的回归方程类型?(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2)根据(1)的判断结果及表中数据,建立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3)已知这种产品的年利润z 与,x y 的关系为0.2z y x =-,根据(2)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i )年宣传费49x =时,年销售量及年利润的预报值是多少? (ii )年宣传费x 为何值时,年利润的预报值最大? 附:对于一组数据()11,u v ,()22,u v ,,(),n n u v ,其回归直线v u αβ=+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121niii nii u u v v u u β==--=-∑∑,v u αβ=-.解析(1)由散点图变化情况选择y c =+.6.8=,即26.846.24x ==(千元)时,年利润的预报值最大, 【热点深度剖析】1.纵观2013年和2014年2015年的高考题对本热点的考查,可以发现概率和统计、统计案例相结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2013年考查了茎叶图、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考查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这也体现了高考对新课标的新增内容的要求,试题难度不大,但是要求同学们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必须准确,2014年考查了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主要考查生活中的概率统计知识和方法. 2015年分别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线性回归分析.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古典概型、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平均数、方差是高考的热点,题型既有选择题、填空题,又有解答题,客观题考查知识点较单一,解答题考查得较为全面,常常和概率、平均数等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性检验、回归分析高考对此部分内容考查较少,主要是以小题形式考查独立性检验、回归分析为主,并借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来考查一些基本的统计思想,在高考中多为选择、填空题,也有解答题出现.,根据近三年高考趋势预测2016年高考,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平均数、方差仍然是考查的热点,由于连续3年大题都没考古典概型、独立性检验,故应注意和概率知识的结合,同时应注意独立性检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可能涉及一道与独立检验有关的大题. 【重点知识整合】一,统计初步 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不放回抽样,被抽取样本的个体数有限,从总体中逐个地进行抽取,使抽样便于在实践中操作.每次抽样时,每个个体等可能地被抽到,保证了抽样的公平性.实施方法主要有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2.系统抽样(1)定义:当总体元素个数很大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系统抽样,也称作等距抽样.(2)系统抽样的步骤:①编号.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②分段.先确定分段的间隔k .当N n (N 为总体中的个体数,n 为样本容量)是整数时,k =N n;当N n不是整数时,通过从总体中随机剔除一些个体使剩下的总体中个体总数N ′能被n 整除,这时k =N ′n.③确定起始个体编号.在第1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的个体编号S . ④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S 加上间隔k ,得到第2个个体编号S +k ,再将(S +k )加上k ,得到第3个个体编号S +2k ,这样继续下去,获得容量为n 的样本.其样本编号依次是:S ,S +k ,S +2k ,…,S +(n -1)k . 3.分层抽样(1)定义:当总体由有明显差别的几部分组成时,按某种特征在抽样时将总体中的各个个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各层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分层抽样.分层抽样使用的前提是总体可以分层,层与层之间有明显区别,而层内个体间差异较小,每层中所抽取的个体数可按各层个体数在总体中所占比例抽取.分层抽样要求对总体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明确分层的界限和数目,分层要恰当. (2)分层抽样的步骤①分层;②按比例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③各层抽样(方法可以不同);④汇合成样本.(3)分层抽样的优点分层抽样充分利用了己知信息,充分考虑了保持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的一致性.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层抽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因此分层抽样在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4.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把横轴分成若干段,每一段对应一个组距,然后以线段为底作一矩形,它的高等于该组的频率组距,这样得出一系列的矩形,每个矩形的面积恰好是该组上的频率.这些矩形就构成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轴表示“频率/组距”,数据落在各小组内的频率用小矩形的面积表示,各小矩形的面积总和等于1. 5.茎叶图统计中还有一种被用来表示数据的图叫做茎叶图.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是从茎的旁边生长出来的数.在样本数据较少、较为集中,且位数不多时,用茎叶图表示数据的效果较好,它较好的保留了原始数据信息,方便记录与表示,但当样本数据较多时,茎叶图就不太方便.6.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1)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就是平均数.(2)中位数:如果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当数据有奇数个时,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有偶数个时,处在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若有两个或几个数据出现得最多,且出现的次数一样,这些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若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一样多,则认为这组数据没有众数).(4)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高小长方形的中点所对应的数据值即为这组数据的众数.而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上的中位数左右两侧的直方图面积应该相等,因而可以估计其近似值.平均数的估计值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7.方差、标准差(1)设样本数据为x 1,x 2,…,x n 样本平均数为x -,则s 2=1n =1n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用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一组数据方差越大,说明这组数据波动越大.把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样本标准差.(2)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通过极差、方差或标准差来描述,其中极差反映了一组数据变化的最大幅度.方差则反映一组数据围绕平均数波动的大小. 8.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散点图将样本中n 个数据点(xi ,yi )(i =1,2,…,n )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一组数据的图形叫做散点图.利用散点图可以判断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2)正相关、负相关如果散点图中各点散布的位置是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即一个变量的值由小变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值也由小变大,这种相关称为正相关.反之,如果两个变量的散点图中点散布的位置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即一个变量的值由小变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值由大变小,这种相关称为负相关. 9.回归分析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叫回归分析.其基本步骤是:①画散点图,②求回归直线方程,③用回归直线方程作预报.(1)回归直线:观察散点图的特征,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 (2)回归直线方程的求法——最小二乘法.设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x 、y 的一组观察值为(x i ,y i )(i =1,2,…,n ),则回归直线方程y ^=a ^+b ^x 的系数为:⎩⎪⎪⎪⎪⎨⎪⎪⎪⎪⎧b^=∑i =1n x i y i -n x ·y ∑i =1n x i 2-n x 2=∑i =1n (x i -x -)(y i -y -)∑i =1n (x i -x -)2a^=y --b ^x其中x -=1n ∑i =1n x i ,y -=1n ∑i =1ny i ,(x -,y -)称作样本点的中心.a ^,b ^表示由观察值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的a ,b 的估计值,叫回归系数. 10.独立性检验(1)若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则这些变量称为分类变量. (2)两个分类变量X 与Y 的频数表,称作2×2列联表.二.随机事件的概率1.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出现的某种结果叫做事件. (1)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 (2)在条件S 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不可能事件. (3)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4)在条件S 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5)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 B C 表示.2.频率与概率(1)在相同的条件S 下重复n 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 是否出现,称n 次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次数A n 为事件A 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 出现的比例()An n f A n=为事件A 出现的频率.(2)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 ,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 发生的频率()n f A 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 A ,称为事件A 的概率,简称为A 的概率. 3.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互斥事件的定义: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即A B 为不可能事件(AB φ=),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其含义是:事件A 与事件B 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不会同时发生. 一般地,如果事件12,,,n A A A 中的任何两个都是互斥的,那么就说事件12,,,n A A A 彼此互斥.对立事件:若不能同时发生,但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即A B 为不可能事件,而AB 为必然事件,那么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其含义是:事件A 与事件B 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区别和联系: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但是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两个事件互斥是两个事件对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事件的关系与运算B或A B +)B (或AB )B 为不可能事件,那么称事件B φ= B 为不可能事件,B 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B φ=B =Ω事件A 的概率: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 发生的频率nm总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作()p A .由定义可知()01p A ≤≤,显然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 5.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1p A ≤≤. (2)必然事件的概率:()1p A =.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0p A =. (4)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①()()()p A B p A p B =+(,A B 互斥),且有()()()1p A A p A p A +=+=. ②()()()()1212n n p A A A p A p A p A =+++ (12,,,n A A A 彼此互斥).(5)对立事件的概率:()()1P A P A =-. 三.古典概型1. 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通常此试验中的某一事件A 由几个基本事件组成.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即此试验由n 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n1.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P (A )=nm . 基本事件的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除不可能事件).2.古典概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即有限性.②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即等可能性. 概率公式:P (A )=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基本事件的总数.四.几何概型1.(1)随机数的概念:随机数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产生的数,并且得到这个范围内任何一个数的机会是均等的. (2)随机数的产生方法①利用函数计算器可以得到0~1之间的随机数;②在Scilab 语言中,应用不同的函数可产生0~1或a~b 之间的随机数. 2.几何概型(1)定义:如果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等)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几何概型.(2)特点:①无限性: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无限多个; ②等可能性:每个结果的发生具有等可能性. (3)几何概型的解题步骤:首先是判断事件是一维问题还是二维、三维问题(事件的结果与一个变量有关就是一维的问题,与两个变量有关就是二维的问题,与三个变量有关就是三维的问题);接着,如果是一维的问题,先确定试验的全部结果和事件A 构成的区域长度(角度、弧长等),最后代公式()p A =构成事件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如果是二维、三维的问题,先设出二维或三维变量,再列出试验的全部结果和事件A 分别满足的约束条件,作出两个区域,最后计算两个区域的面积或体积代公式.(4)求几何概型时,注意首先寻找到一些重要的临界位置,再解答.一般与线性规划知识有联系.3.几种常见的几何概型(1)设线段l 是线段L 的一部分,向线段L 上任投一点.若落在线段l 上的点数与线段L 的长度成正比,而与线段l 在线段l 上的相对位置无关,则点落在线段l 上的概率为: P=l 的长度/L 的长度(2)设平面区域g 是平面区域G 的一部分,向区域G 上任投一点,若落在区域g 上的点数与区域g 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区域g 在区域G 上的相对位置无关,则点落在区域g 上概率为: P=g 的面积/G 的面积(3)设空间区域上v 是空间区域V 的一部分,向区域V 上任投一点.若落在区域v 上的点数与区域v 的体积成正比,而与区域v 在区域v 上的相对位置无关,则点落在区域V 上的概率为:P=v 的体积/V 的体积 五.条件概率 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1)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 和B ,在已知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用符号()/p B A 来表示,其公式为()()()/p AB p B A P A =.在古典概型中,若用()n A 表示事件A 中基本事件的个数,则()()()/n AB p B A n A =. (2)条件概率具有的性质: ①()0/1p B A ≤≤;② 如果B 和C 是两互斥事件,则()()()///p B C A p B A p C A =+.2.相互独立事件(1)对于事件A 、B ,若A 的发生与B 的发生互不影响,则称A 、B 是相互独立事件. (2)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p B A p B =,()()()()()/p AB p B A P A P A P B =⋅=⋅.(3)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A 与B ,A 与B ,A 与B 也都相互独立. (4)若()()()p AB P A P B =⋅,则A 与B 相互独立. 【应试技巧点拨】 1.三种抽样方法的比较2.样本频率直方图与样本的数字特征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平均数的估计值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中位数的估计值,应使中位数左右两边的直方图面积相等;最高小长方形的中点所对应的数据值即为这组数据的众数.3.方差是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方差越大,这组数据波动越大,越分散.讨论产品质量、售价高低、技术高低、产量高低、成绩高低、寿命长短等等问题,一般都是通过方差来体现.5.判断两变量是否有相关关系很容易将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混淆.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即是非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函数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6.求回归方程,关键在于正确求出系数a,b,由于a,b的计算量大,计算时应仔细谨慎,分层进行,避免因计算而产生错误.(注意回归直线方程中一次项系数为b,常数项为a,这与一次函数的习惯表示不同)7.回归分析是处理变量相关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主要解决:(1)确定特定量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如果有就找出它们之间贴近的数学表达式;(2)根据一组观察值,预测变量的取值及判断变量取值的变化趋势;(3)求出回归直线方程.8.独立性检验是一种假设检验,在对总体的估计中,通过抽取样本,构造合适的随机变量,对假设的正确性进行判断.【考场经验分享】1.进行分层抽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分层抽样中分多少层、如何分层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总的原则是:层内样本的差异要小,两层之间的样本差异要大,且互不重叠;(2)为了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所有层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应相同;(3)在每层抽样时,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2.在作茎叶图时,容易出现茎两边的数字不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从而导致结论分析错误,在使用茎叶图整理数据时,要注意:一是数据不能遗漏,二是数据最好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对三组以上的数据,也可使用茎叶图,但没有表示两组记录那么直观、清晰.3.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只有在散点图大致呈线性时,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才有实际意义,否则,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毫无意义.4.根据回归方程进行预报,仅是一个预报值,而不是真实发生的值.5.r的大小只说明是否相关并不能说明拟合效果的好坏,R2才是判断拟合效果好坏的依据.6.独立性检验的随机变量K2=2.706是判断是否有关系的临界值,K2<2.076应判断为没有充分证据显示X与Y有关系,而不能作为小于90%的量化值来判断.7. 概率计算题的核心环节就是把一个随机事件进行类似本题的分拆,这中间有三个概念,事件的互斥,事件的对立和事件的相互独立,在概率的计算中只要弄清楚了这三个概念,根据实际情况对事件进行合理的分拆,就能把复杂事件的概率计算转化为一个个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8.在解含有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题时,首先把所求的随机事件分拆成若干个互斥事件的和,其次将分拆后的每个事件分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事件的乘积,这两个事情做好了,问题的思路就清晰了,接下来就是按照相关的概率值进行计算的问题了.9.相当一类概率应用题都是比如掷硬币、掷骰子、摸球等概率模型赋予实际背景后得出来的,我们在解题时就要把实际问题再还原为我们常见的一些概率模型,这就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去分析,对照常见的概率模型,把不影响问题本质的因素去除,抓住问题的本质.【名题精选练兵篇】1.【2016广西钦州上学期期末,文18】某校高一某班的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的茎叶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因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可见部分如下,据此解答如下问题:(Ⅰ)求分数在[50,60)的频率及全班人数;(Ⅱ)求分数在[80,90)之间的频数,并计算频率分布直方图中[80,90)间的矩形的高;(Ⅲ)若规定:90分(包含90分)以上为优秀,现从分数在80分(包含80分)以上的试卷中任取两份分析学生失分情况,求在抽取的试卷中至少有一份优秀的概率.2.【2016河北唐山二模,文18】二手车经销商小王对其所经营的某一型号二手汽车的使用年数x (0<x ≤10)与销售价格y (单位:万元/辆)进行整理,得到如下的对应数据:(Ⅰ)试求y 关于x 的回归直线方程;(参考公式:b ˆ=i =1∑x i y i -n ·x -y-ni =1∑x 2i -nx-2,a ˆ=y --b ˆx -.)(Ⅱ)已知每辆该型号汽车的收购价格为w =0.05x 2-1.75x +17.2万元,根据(Ⅰ)中所求的回归方程,预测x 为何值时,小王销售一辆该型号汽车所获得的利润z 最大? 解:(Ⅰ)由已知:x -=6,y -=10,5i =1∑x i y i =242,5i =1∑x 2i =220,^b =ni =1∑x i y i -nx -y-ni =1∑x 2i -nx-2=-1.45,a ˆ=y --^bx-=18.7;所以回归直线的方程为^y =-1.45x +18.7 (Ⅱ)z =-1.45x +18.7-(0.05x 2-1.75x +17.2)=-0.05x 2+0.3x +1.5 =-0.05(x -3)2+1.95,所以预测当x =3时,销售利润z 取得最大值.3.【2016吉林长春质量监测二,文18】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迎来篷布发展的新机遇,2015年双11期间,某购物平台的销售业绩高达918亿人民币.与此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推出了针对电商的商品和服务的评价体系.现从评价系统中选出200次成功的交易,并对其评价进行统计,对商品的好评率为35,对服务的好评率为34,其中对商品和服务都做出好评的交易为80次.(1)是否可以在犯错误概率不超过0.1%的前提下,认为商品好评与服务好评有关? (2)若针对商品的好评率,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从这200次交易中取出5次交易,并从中选择两次交易进行客户回访,求只有一次好评的概率.2()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2.072 2.7063.841 5.024 6.6357.87910.828P K k k ≥4.【2016辽宁省沈阳质量监测一,文19】为考查某种疫苗预防疾病的效果,进行动物实验,得到统计数据如下:现从所有试验动物中任取一只,取到“注射疫苗”动物的概率为25. (Ⅰ)求22 列联表中的数据x ,y ,A ,B 的值;未发病 发病合计未注射疫苗 20 xA 注射疫苗 30 yB合计5050100(Ⅱ)绘制发病率的条形统计图,并判断疫苗是否有效? (Ⅲ)能够有多大把握认为疫苗有效?10000005016.6710.8285020603==≈>⨯⨯. 所以至少有99.9%的把握认为疫苗有效.5.【2016新疆乌鲁木齐一诊,文19】某城市居民月生活用水收费标准为未注射 注射未注射 注射1.6,022.7,23.54.0,3.5 4.5t t W t t t t t ≤<⎧⎪≤<⎨⎪≤≤⎩()=(t 为用水量,单位:吨;W 为水费,单位:元),从该市抽取的100户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I)求这100户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及平均水费;(II )从每月所交水费在14元-18元的用户中,随机制取户,求2户的水费都超过16元的概率.()()0.50 2.250.28 2.750.12 3.25 2.70.08 3.750.04 4.2540.5⨯+⨯+⨯⨯+⨯+⨯⨯⨯⎤⎦5.05275=(元) …6分6. 【山东省青岛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右图为某校语言类专业N 名毕业生的综合测评成绩(百分制)分布直方图,已知80~90分数段的学员数为21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