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目标·重点1.熟读成诵,体会词作的声律之美,感受豪放词的特点。

2.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词中壮阔的意境。

3.体会两首词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4.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思想,获得人生启示,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旷达乐观情怀。

1.读准字音(1)纶.巾()(2)樯橹..()(3)酹.江月() (4)一蓑.烟雨()(5)料峭.() (6)吟啸.()(7)萧瑟.()2.理解词义(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故垒..西边:②雄姿英发....:③樯橹..灰飞烟灭:④早生华发..:⑤一尊.还酹.江月:⑥已而..遂晴:⑦何妨吟啸..且徐行:⑧竹杖芒鞋..轻胜马:⑨料峭..春风吹酒醒:⑩回首向来萧瑟..处: (2)一词多义风流⎩⎪⎨⎪⎧ 千古风流..人物: 风流..倜傥: 风流..韵事: 风流..女人:(3)古今异义①同行皆狼狈..古义:今义:②回首向来..萧瑟处 古义:今义:(4)词类活用①大江东.去:②樯橹灰.飞烟.灭: (5)语序倒置(古诗词中,常常因为音律的严格要求而使词序倒置)①故国神游:②多情应笑我:③早生华发:一、结构知全局《念奴娇·赤壁怀古》从章法上说,词的上、下片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结合在一起的?答:二、细读析文本(一)《念奴娇·赤壁怀古》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来被人们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2.作者是如何描写赤壁之景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3.连接上、下片的句子是哪一句?请赏析。

答:4.下片中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答:5.词的结尾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答:(二)《定风波》6.作者写小序的目的是什么?答:7.“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答:8.在《定风波》中,作者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答:9.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种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答:我的疑难和困惑相关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

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背景剖析(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此写下此词。

这首《念奴娇》历来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

不但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而且大声铿锵,需要铜琵琶、铁绰板来伴唱。

(2)《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

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愤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

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

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

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3.相关知识宋代词坛两大流派之——豪放派豪放派的特点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

其前驱是范仲淹,北宋时期,以苏轼为首的一批词人打破传统柳词的词风,以“豪放”评词写诗。

到了南宋时期,文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1.《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词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的?答:2.如果我们把《定风波》全词的思想浓缩到一个字上,你认为是哪个字?为什么?答: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

你是如何评价这一感慨的?答:2.你怎样理解“东坡不躲雨”这一行为?答:3.结合这两首词和以前所学过的《赤壁赋》,谈谈你心中的苏轼是怎样一个人。

答:主题:豁达一、文本素材苏轼的豁达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一生屡遭贬黜,且“乌台诗案”使他险遭杀身之祸。

但这一连串的打击、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

在被贬黄州这段最落魄的日子里,依然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赞歌,“回首向来萧瑟处”在他看来是“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何等豁达的胸襟啊。

二、名言积累“豁达”之名言1.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2.提起千斤重,放下二两轻。

——民谚3.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英)拜伦4.在这个世界上想有所成就的话,我们需要的是豁达大度,心胸开阔。

我一向主张做人要宽宏大量,通情达理。

——(美)辛克莱·刘易斯5.要坚强,要勇敢,不要让绝望和庸俗的忧愁压倒你,保持伟大的灵魂在经受苦难时的豁达与平静。

——(意大利)亚米契斯三、相关链接丁俊晖的豁达值得称赞当世界排名第二的丁俊晖在斯诺克世锦赛首轮里9:10不敌资格赛选手韦斯利,意外出局时,从本赛季五冠王的云端跌落,丁俊晖没有流泪没有懊恼,但是他心中必定在经历着一场风暴。

丁俊晖在赛后一小时曾通过微博坦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赛季五个冠军,正当我信心满满地想冲击第六冠时,就这么轻易地折在了自己没留神的地方。

心情糟糕透了!当我怀着糟糕的心情开车回家时忽然想到了:驾车有风险,能活着真好。

推开家门,随手丢掉门口的垃圾后,意识到台球并不是我的全部,开心地生活和获得冠军一样重要。

什么都不是问题,再来!”丁俊晖的这一席话,引起了球迷们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为他的豁达和自信“点赞”。

喜欢苏东坡方方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

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

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凤毛麟角。

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1)(1)借助对比,突出苏东坡耀眼的光芒。

在这里,作者喜欢苏东坡到不讲道理。

虽然感情的亲疏会影响我们对东坡的公正的认识,但唯其如此,才更见情感至深,也更吸引读者深读下去。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

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过。

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

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

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

(2)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大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不肯放手,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

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和仰慕,再无话说。

(2)学问做到这种地步而不脱离生活百态,那当真是百代绝世,令人叹服。

这是由心而出的真诚的喜欢和热情的赞颂。

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

(3)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

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

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

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

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3)用理性写作,让人感受其理;用感性写作,让人感受其情;用天性写作,才能让人感受其趣。

所谓文如其人,千载之下,读子瞻笔墨,想其惊天动地的一生,愿“做一门下走狗”足矣!(4)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

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

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作天才诗人,什么叫作大家气度。

(4)苦难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课,唯其旷达的胸怀,才见其伟大的人生!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

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

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有删改)我的总结和反思提醒:完成作业《自测自评》答案精析语言积累1.(1)ɡuān (2)qián ɡ lǔ (3)lèi (4)suō (5)qiào(6)xiào (7)sè2.(1)①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②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③代指曹操的水军。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④花白的头发。

⑤同“樽”,酒杯;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⑥不久,过一会儿。

⑦吟咏长啸。

⑧草鞋。

⑨略带寒意。

⑩风吹雨落的声音。

(2)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 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 轻浮放荡(3)①古义:进退为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