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练习题

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练习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模拟)试卷
(课程代码 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仿效欧美政体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3、科举制是清政府在下列哪次活动中废除的?()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预备仿行宪政”
4、在内容上,清末“新政”和洋务运动以及戊戌变法运动相比,独有的一项是()
A、练新军
B、兴学堂
C、废科举
D、行立宪
5、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是()
A、官僚资产阶级
B、买办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6、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是()
A、资产阶级工商业者
B、华侨
C、会党
D、留学生为骨干的青年知识分子
7、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岳王会
8、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内外建立了一系列的革命团体。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此类的是()
A、华兴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岳王会
9、在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A、邹容
B、陈天华
C、章炳麟
D、严复
10、热情讴歌革命的文章《革命军》的作者是()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孙中山
11、中国()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民丛报》
13、下列关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中提出的“平均地权”和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平均分配土地”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A、都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B、都实行了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措施
C、都发挥出了发动群众的有力理论武器的作用
D、都没有很好地实现并保障农民的土地要求和权益
14、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为代表的改良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胡适
D、张东荪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中,改良派的主要舆论阵地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民丛报》
16、()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中华民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金田起义
17、1911年4月27日,在()的亲自领导下,120多革命志士在广州举行起义。

起义失败后,遇难者有72人被葬于广州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

A、孙中山
B、黄兴
C、汪精卫
D、胡汉民
18、1911年5月兴起的保路风潮中,()省尤其强烈,并最终演变成为全省的武装暴动。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19、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南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20、(),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A、1911年内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6年3月22日
21、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它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训政纲领》
22、辛亥革命与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不能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
B、列强的敌视和反对
C、没有自己的革命纲领
D、没有建立自己的政党
23、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不能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
B、列强的敌视和反对
C、没有自己的革命纲领
D、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
24、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利益的北洋军阀政权,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期。

A、大地主阶级
B、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
C、帝国主义列强
D、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25、为了让对方支持他复辟帝制,袁世凯与()签定了严重丧权辱国的“二
十一条”?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26、北洋军阀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或协定。

以下不属于此类的是()
A、“善后大借款”
B、“二十一条”
C、“铁路借款”
D、“西原借款”
27、1917年悍然拥立废帝溥仪,复辟清朝的封建军阀是()
A、袁世凯
B、张勋
C、段祺瑞
D、张作霖
28、1913年,袁世凯暗杀宋教仁后,革命党人发动了()
A、第一次护法运动
B、“二次革命”
C、第二次护法运动
D、护国战争
29、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运动的人是()
A、孙中山
B、黄兴
C、蔡锷
D、宋教仁
3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军阀陈炯明的叛变
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1、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
A、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B、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C、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D、颁布新的学制
32、下列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人物有()
A、康有为
B、梁启超
C、秋瑾
D、黄兴
33、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包括下列哪些?()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强学会
34、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节制资本
35、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粹主义
D、民生主义
36、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主要围绕()展开。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社会革命
D、要不要发动农民
37、筹划武昌起义的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共进会
D、文学社
38、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局限性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A、革命党人主动把权力让给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
B、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的承认
C、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39、发生在辛亥革命期间的起义有()
A、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南昌起义
40、在1913年至1922年间,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其中包括()
A、护国战争
B、二次革命
C、第一次护法运动
D、第二次护法运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4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及其骨干力量。

43、简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

44、试分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45、试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评价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的论战。

47、怎样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