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


2021/3/10
讲解:XX
2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2021/3/10
讲解:XX
3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2021/3/10
讲解:XX
11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并筹划发动反清起义。
2021/3/10
讲解:XX
12
2021/3/10
讲解:XX
13
2021/3/10
讲解:XX
14
2021/3/10
讲解:XX
15
2021/3/10
讲解:XX
16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2021/3/10
讲解:XX
4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的侵略日益扩大。而清政府日益成为 “洋人的朝廷”。正是在中外反动派 的严重压迫下,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 起云涌,遍及全国。
2021/3/10
讲解:XX
5
2021/3/10
讲解:XX
6
2021/3/10
讲解:XX
2021/3/10
讲解:XX
27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 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 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 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内容: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2021/3/10
讲解:XX
28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封建帝制的覆灭 中华民国的建立
2021/3/10
讲解:XX
29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1、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2、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2021/3/10
讲解:XX
30
1、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先后发动了多次武 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 举行的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
2021/3/10
讲解:XX
38
黄兴所坚持的中华民国国旗——“井田旗”。
2021/3/10
讲解:XX
39
另一版本的井田旗
2021/3/10
讲解:XX
40
浙江独立时首先采用五色旗,代表五族共和, 后来202被1/3/南10 京临时政府接纳讲解:为XX 国旗,北洋政府沿用4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 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正是 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021/3/10
讲解:XX
10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20世纪初,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 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 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 命团体在各地相继成立。
2021/3/10
讲解:XX
17
2021/3/10
讲解:XX
18
2021/3/10
讲解:XX
19
2021/3/10
讲解:XX
20
2021/3/10
讲解:XX
7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 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 “皇族内阁”的成立,宣告清末“新政”的 破产。
2021/3/10
讲解:XX
8
2021/3/10
讲解:XX
皇 族 内 奕阁 劻总 理 大 臣
9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21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 大主义:
1、民族主义
2、民权主义
3、民生主义
2021/3/10
讲解:XX
22
2021/3/10
讲解:XX
23

1、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 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 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 的国家”。
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 回国有”,并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 卖给帝国主义,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 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
2021/3/10
讲解:XX
31
2021/3/10
讲解:XX
32
2021/3/10
纪 念 碑
保 路 运 动
讲解:XX
33
2、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2021/3/10
讲解:XX
36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021/3/10
讲解:XX
37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 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 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 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 革命政权。
2021/3/10
讲解:XX
24
2、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 主共和国。
2021/3/10
讲解:XX
25
3、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 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 会革命。
2021/3/10
讲解:XX
26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 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 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 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 一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武昌, 取得了首义的胜利。在一个月内,就有 13个省及其他省的许多州县宣布起义, 脱离清政府的统治。
2021/3/10
讲解:XX
34
军政府旧址
2021/3/10
讲解:XX
35
武昌起义时用的铁血十八星旗,后来用作陆军旗。
第三章
2021/3/10
讲解:XX
1
君第 主三 专章 制 制辛 度亥 的革 终命 结与
第一节 举起 近代民族民主 革命的旗帜
第二节 辛亥 革命与建立 民国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封建帝制的覆灭
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三节 辛亥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革命的失败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