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性的仓位策略——论网格交易法

理性的仓位策略——论网格交易法

理性的仓位策略——论网格交易法偶然在雪球论坛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总结了自己在几年的投资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交易体系的核心——底仓+档位的仓位策略。

对比我自己的交易系统,发觉仓位策略正是我的短板,而作者不止一次的强调对于她而言,仓位策略比选股策略更为重要,因为即使选到了牛股,由于心态和情绪的原因能持有到股价顶峰的也很少;而即使没有选到牛股,借助于理性的仓位策略,也能够通过不断的短差把持有的底仓成本降低,总体的回报水平仍不弱于趋势投资者。

但是在认真地阅读了作者的“底仓+档位”的仓位策略之后,我对作者的方法认识如下:1、策略内容:A.加仓规则:在股票的当下价格和每下降8%设置一个买入价位,当下价格(第一档)为底仓,仓位占总资金的30%,从第二档到第6档平分余下的70%仓位,按照逐渐增加进行排列。

B.减仓规则:除底仓外每一档买入价上升15%为相应仓位的卖出价格,卖出数量比买入数量略多;底仓卖出价格定位买入价格的200%以上。

2、策略特点:A.买入总在下跌中(下跌赚股票),卖出总在上涨中(上涨赚资金);绝不追涨与杀跌。

B.以股票当下价格为标准,以8%的买入比率和15%的卖出比率编织网格(买入比率与风险系数成正比),将买卖的规则建立在趋势的必然之性上而不是波动的偶然性之上。

C.将风险资金分为最多6批,使风险资金的波动率远远低于股票价格的波动率,以较低的β实现了较高的α。

D.关注焦点远离日常波动,能够保持理性的心态。

3、策略局限:A.趋势决定成败。

股票必须集中于波动大、成长性好的中小市值股票,而且底仓价格必须设置在安全边际内,当股价随着业绩增长而出现趋势时,此种方法才能获取满意的回报;否则选到了不断盘整的周期股、大盘股和业绩渗水的垃圾股,或者在估值顶部设置底仓价格,都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B.牛市表现不佳。

过度分散的仓位策略和脱离价格形态而主观设置的网格,将会在牛市中跑输大部分投资者,因为过低的β必然以较低的α为代价。

C.买卖规则呆板:对追涨杀跌的盲目排斥,会导致错过一些突破支撑阻力位置的买点和卖点,这些买卖点虽然位置不具优势,但由于在趋势形成的初期,风报比是很高的。

从作者投资泰格医药案例的描述及最终的目标价来看,她的投资体系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并不是网格交易法(即她所命名的机械投资法、底仓+档位买卖法),而是选股能力(泰格医药从买入的价位到最高点涨了接近4倍,双鹭药业相应涨了3.7倍,而作者在泰格医药上实现的收益是4.4倍,双鹭药业是3倍)。

如果选到了正确的股票,即使不用网格,只要捂得住(不管是套住了还是盈利了,未到目标价位不卖),也能够盈利;如果选到了错误的股票,无论如何设置网格,也无法改变亏损的结果。

但这并不表示理性的仓位策略(如网格交易法)是不必要的,恰恰相反,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仓位策略的目的不是提高回报(α),而是降低风险(β)。

正是投资者认识到未来是不可完全预知的,无论借助何种预测手段,选股都会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因此为了保护资本,必须牺牲单次交易的回报,以降低总体风险,才能实现更高的总体回报。

复利效应的存在,确保了在快速积累资金的方案中,平均较低但相对稳定的回报率方案要优平均较高但相对不稳定的回报率方案。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既可以吸收网格交易法的优点,又能破除其局限性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1、网格交易法的本质是通过将风险资金在价位上分散(相对于品种上分散),平抑价格波动,以降低风险资金的波动率,使风险资金相对于投资组合加权平均价格的波动率β值小于1(β的原始含义是投资组合相对于大盘波动的程度,这里引入β将之定义为风险资金相对与投资组合加权平均价格的波动程度)。

2、仓位策略有加减策略和头寸策略两个维度,作者的网格交易法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执行一刀切的比率(加减策略)和平均化的头寸(头寸策略),以最小的成本解决情绪的干扰问题,但由于比率和头寸标准过于主观而使得资金效率过低。

如果把加减策略建立在价格形态的研判而非一刀切的比率之上,把头寸策略建立在走势级别的研判而非平均化的头寸之上,即以活动的网格取代固定的网格,使网格与走势融为一体,波随浪逐,则可以在保持较低的β值上实现更高的α值。

但此种方法需要投资者需要更强的情绪控制能力。

3、仓位策略有效的前提是选股正确。

所以一个有效的交易系统总是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预测和操作。

预测是α值的决定性因素,操作是决定β值的决定性因素。

仓位策略就是操作的核心,包括买卖规则和分批规则。

投资的目标是风险最小、回报最大,因此,预测和操作两面都不可偏废,忽视任何一面都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一》今天下午真是太忙了,查了一下午的会计账。

现在我就把我的分档建仓法也叫机械式投资法给大家细说一下:这是2012年买入泰格医药的计划表,当时打算22万建仓泰格医药。

有些人会问如果你的5档建仓完之后还下跌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我给解释下。

1、先举个例子,例如100万的资金,我自己是永远不会满仓,任何时间不会超过80%的仓位,打算持有4只票子,每只计划20%的仓位。

对某只票子的计划投资额的基础上建3-4成的底仓位。

根据自己的偏好建底仓吧。

2、当时是在创业板低迷时期我设的分档买入价位按8%的比例。

在低迷时期最后一档30元离买入价52元调整42%的票子应该也要反弹了。

3、分档卖出我设置的是15%的差价,例如我第二档47.85元买入的,卖出价格就对应的是55.03元。

不到55.03元不会卖,纪律最重要。

4、分档建仓法适合于大部分的绩优中小盘成长股,据历史证明,只要有业绩保证的中小盘绩优成长股最多调整50%左右也就已经到顶了。

所以我是不担心如果建仓完还会再跌怎么办,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就算跌了,建仓完毕就等呗,没办法的办法,但还是要控制好仓位。

5、分档建仓法不怎么适用于周期股以及大盘股。

周期股如果遇到行业不景气,业绩持续低迷,漫漫熊途,分档建仓法进去也是会被套。

至于大盘股,尤其是像银行这类的行业,虽然高股息,但是底仓仓位本来就不高,还会在乎那点股息吗?而且大盘股波动小,业绩弹性小,不适合分档建仓。

6、分档建仓法的底仓目标肯定就是最后的目标市值,例如我当时买入泰格医药当时设置的目标价就是120亿,对应的目标价就是224元附近。

(目标价都是自己估算主观判定,这个问题请不要问我)目前泰格市值72亿,离120亿还较远,这就是我能长期拿住的原因。

不过可惜当时只让我买入了底仓和二档,当时就留了1600股的底仓,后期经过送转,目前的股数为6400股。

不过后面就按此计划表做了几次差价,目前的泰格医药成本为7.3元,对应的成本只有4.4万,目前盈利17万。

至于泰格医药何时卖出:1、达到我的底仓目标价位,不过如果真的达到了还要根据当时的业绩再去判断。

2、从成长期步入成熟期,拐点出现 3、基本面发生质的变化。

再来看看双鹭药业:当时2009年买入双鹭药业的计划表,是给我姑姑的账户打理的,总资金60万,打算建仓3只股票,每只15万,共计45万股票,留足15万现金。

当时就建了2000股的底仓,底仓成本67400元,后期买卖档位做差价。

目前只留了底仓,也是经过后期送转股,目前股数3600股,成本做到5.2万,盈利接近10万。

获取2倍收益。

目前离400亿市值还有很远,我会继续等。

这是最近20万用于建仓苏大维格的计划表,底仓买入7.8万。

因为现在创业板出于高位,风险比较大,本人的买入档位比例控制在12%,第五档离底仓位价格几乎调整50%,市值19亿,几乎也接近反弹。

卖出档位依然控制在15%,坚决按计划执行。

在这里我给大家补充下,分档买入不是一味的瞎买,一定要提前制定计划,按计划去执行。

提前把买入某只股票的资金总额规划好,是多少就是多少,就算5档全部买入,也要留出现金流,切记不要满仓。

因为本人是每个月往账户里放钱的,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有点用。

这几年我的账户股票资金就算在牛市几乎都不会超过80%,这就为我逢低建档位提供了后盾。

分档的好处: 1、计划执行,涨不高兴,跌不悲伤。

2、能够有效的应对熊市3、稳定收益 4、始终都有现金流作为后盾5、操作灵活,设置4-5只股票,哪只跌了买哪只,不可能全跌,也不可能全涨,除非系统性风险)6、忽视短期波动,可以保证中长线持有。

7、可以适用于大多数优质中小盘成长股。

分档的不好之处:1、如果买入底仓价位是低位,后期不追涨,只能获得部分收益。

(我是不会追涨的)2、不怎么适用于周期股以及大盘股。

周期股如果遇到行业不景气,业绩持续低迷,漫漫熊途,分档建仓法进去也是会被套。

大盘股波动小,业绩弹性小,不适合分档建仓。

3、如果在牛市,由于分档建仓4-5只股票,仓位3-4成,获取收益有限。

不过牛市也不是一路上涨的,如果在底仓成本之下档也可建仓。

我之所以不买大盘股的原因就是现在大家都在羡慕格力电器、苏宁电器、贵州茅台等上市之后涨了多少倍的价值股,谁无想到这些公司也是从上市的小市值公司逐渐才成长到目前的大市值公司的。

我们现在唯一做的就是要追求后期能够成长为大市值公司的小公司,然后和这些企业一路成长。

这就要看自己怎么去研究了,像对于大部分中小投资者而言,选出好公司是投资过程中经常会有的事情,但是持有到最后达到自己当初预期目标的人却很少。

于是经常会有一卖就涨甚至错过10倍股的投资者,后面我也就不说了,就是一个字“悔” !其实我也有坚持不下来的时候,比如这次买腾信股份,当时买入底仓目标市值就是120亿,但是后期这厮短期价格一路狂涨,我又受到一哥贵州茅台股价所左右。

于是在93亿市值对应的145元就全部出货了。

不过我也不后悔,因为市场当中没有“后悔”二字。

只能当做买经验了。

股市当中操作的思路是操作容易行动难,那些投资格言大家都很清楚,但是能做到的没有几个。

而最终能坚持下来的都是成功的人士。

看到有些人说赚了多少多少收益,我只想说的是,行情好的时候,每个投资者都是股神,谁进去都会有收益,但是还是有好多投资者收益甚微或者说无收益,我只能想说都是这些投资者经常换票的结果。

而那些赚了很多收益的投资者在这点上就有优势,因为他们要么是短线高手要么就是能拿的住票子的投资者,不过也不能太乐观,除非自己从此远离股市,如果方法不当,迟早会还回去的。

如果投资者都是给自己投资犯错去找借口,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那样怎么会有进步,又怎么会在错综复杂的股市当中获取高额的收益呢。

投资犯错乃兵家常识,但是一定要去面对,而不是躲避。

更何况,投资大师们还都会犯错。

我想说的还是那些话,股票还是那个股票,只是每天的账面公允价值在变化。

每个人买入股票都会被套,没有不被套的票子,只有被套住的是自己的心。

买股票不是为了解套而买的,是为了让公司给自己赚取更多的利润,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

屁股一定要坐的稳,一定要把选对的股票拿住、如果前期买入被套,忍不住要割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