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思想方法(上)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思想方法(上)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思想方法(上)在建立“倍”的概念的过程中体现了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是指从特定的原型出发,充分运用观察、实践、操作、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模型的一种思想方法。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倍的概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例题:1.一个养禽专业户养鸡980只,比鸭的只数的2倍还多20只,他养鸭多少只?2.松鼠弟弟摘了4个松果,松鼠哥哥给了松鼠弟弟4个松果,这时松鼠哥哥的松果树就是松鼠弟弟的20倍。

请问:原来松鼠哥哥有多少个松果?3.缸里有35条黄金鱼和6条灰金鱼,要使黄金鱼的条数是灰金鱼的50倍。

请问:如果灰金鱼条数不变,需要增加多少条黄金鱼?4.小高今年8岁,明年爸爸的年龄就是他的5倍。

请问:爸爸今年多少岁?5.李大爷家养了60只鹅,养的鸭比鹅多23只,养的鸡是鸭的3倍。

李大爷家养了多少只鸡?6.铅笔有68支,钢笔有30支。

请问:铅笔和钢笔同时拿去多少支,铅笔的支数正是笔的3倍?7.(1)第一行中的数量是的几倍?(2)给第二行的三角形涂上黑色和白色,使黑色三角形的数量是白色三角形的倍数,可能是多少倍?借助小棒理解倍数关系,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示意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线段图法也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1.把这些小棒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捆()支,是()支。

2.(1)下图中的涂色部分表示615.请问:整个图形表示的是多少?(2)下面的大长方形代表768,那么涂色的部分表示多少?3.张爷爷去家具店买了1张床和3个床头柜,一张床的价钱是1个床头柜的4倍,一个床头柜是190元。

请问:张爷爷一共花了多少元?4.明明从家到学校要走500米,欣欣家到学校的距离是明明的3倍,凡凡家到学校的距离比欣欣少280米,凡凡家到学校有多远?(画出线段图并解决问题)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长是宽的4倍,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画出线段图并求解)6.写出下图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分数7.张爷爷靠一面墙用篱笆围了一块长18米、宽12米的长方形菜地。

篱笆可能有多长?(靠墙不围,接头处忽略不计)一位数与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这里体现了对应思想。

1.2.(1)下面图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①长方形②等腰梯形③平行四边形④等边三角形(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①1②2③3④4⑤无数(3)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①30°②60°③90°④180°3.下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请在括号里画“√”。

()()()()()4.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的计算方法,可以类推出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甚至是更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的计算方法,这里体现了类推的数学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巧用类推法。

42×2313×3307×6=360×8=1.份是(3.在一块菜地的74种西红柿,73种黄瓜。

种西红柿和种黄瓜的面积共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运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方法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渗透了类比思想。

43×248×2123×2这一4.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

41873261探究48×4的算法可以由以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方法迁移过来。

在迁移过程中要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它们之间的不变和变化,感受知识的迁移过程。

48×248×41、△○△○△○……△○,在这组图形中,○有38个,△有多少个?2、将一根木料锯5次,可以锯成多少段?3、把◇和◆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如果◇有16个,◆最多有多少个?最少呢?4、小红爬一层楼需要30秒,她从一楼爬到八楼,一共需要多少秒?5、一条公路的两边每隔4米有一根电线杆,从头到尾共有182根电线杆,这条公路长多少米?0和几相乘就表示求几个0相加的和是多少,如0×5=0+0+0+0+0=0;2×0=0+0=0。

通过观察这些算式,可以得出“0乘任何数都得0”这个结论。

渗透了归纳的数学思想。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

1.125×0表示()个0相加,得数是()2.探索除数是4且没有余数的算式特征。

(列出竖式)560÷4=636÷4=216÷4=744÷4=812÷4=908÷4=(1)计算上面各题,看看得到的结果有没有余数。

(2)用上面算式中被除数的末尾两个数除以4,你发现了什么?(3)你能用3、2、4这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除以4没有余数吗?3.(1)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规律?66÷2÷3=960÷4÷2=900÷3÷2=66÷6=960÷8=900÷6=我发现(2)运用上面发现的规律,把下面的计算过程补充完整。

72÷12=72÷()÷()=90÷15=90÷()÷()=4.根据算式填空。

(1)43×6+2=260260÷6的余数是()(2)203×4+3=815815÷4的余数是()(3)107×9+8=971971÷9=()……()(4)130×7+5=915915÷7=()……()运用列出表格来分析思考、寻书思路、求解问题的:方法叫作列表法。

这里运用表格,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两个概念加以区别、比较,简洁明了。

2.今年小红6岁,小平12岁。

当两人的年龄和是30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列表法或者列式法解决问题)4.小红和小芳比赛跳绳,下表记录了她们第一次跳的成绩。

小红第二次跳的成绩正好是第一次的2倍,小芳第二次跳的成绩比第一次的2倍少26下。

根据这些条件把下表填写完整。

第一次第二次小红56下小芳61下图形长宽周长长方形7分米5厘米边长8米正方形48厘米解决间隔排列的实际问题时,可以分步思考:一看:物体排列的特点;二想:它们的数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三算: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

两个物体间隔排列,其中一个物体最多比另一个物体个数多1,最少比另一个物体个数少1。

1.(1)学校有一条长15米的道路,计划在道路一侧种树,每隔3米种一棵。

如果只有一端种树,需要种()棵;如果两端都不种树,需要种()棵;如果两端各一端种树,需要种()棵。

(2)学校有一条长84米的道路,计划在道路一侧种树,每隔4米种一棵。

如果只有一端种树,需要种()棵;如果两端都不种树,需要种()棵;如果两端各一端种树,需要种()棵。

(3)一个圆形池塘边栽有30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有一棵桃树,一共有()棵桃树。

(4)25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做操,每相邻两个小朋友相距2米。

从排头到排尾有多长?2.(1)如图,这根木料一共锯了()次,被锯成了()段,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

如果锯一次要4秒,锯成这样的木料需要()秒。

如果锯这根木料一共需要18秒,锯一次需要()秒。

(2)如果锯10次,这根木料要被锯成多少段?(3)将一根木料锯成4段,一共需要24秒。

照这样计算,将这根木料锯成7段,一共需要多少秒?从问题开始,把问题分解成几个间接问题,再通过几个简单的一步计算求出结果,这就是在解题过程中常用的分析法。

例1今年小红6岁,妈妈30岁。

两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解析:要求两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就要先求出两年后妈妈和小红各是多少岁。

已知今年妈妈和小红的年龄,可以求出两年后妈妈和小红的年龄。

本题通过分析问题发现,必须先求出两年后二人的年龄。

解答:30+2=32(岁)6+2=8(岁)32÷8=4答:两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

1.明明今年5岁,妈妈33岁,2年后妈妈的年龄是明明的几倍?2.小军今年8岁,奶奶今年64岁,去年奶奶的岁数是小军的几倍?3.张亮今年14岁,弟弟今年4岁,两年前张亮的年龄是弟弟的几倍?3.甲数是54,且是乙数的6倍,丙数是乙数的473倍。

丙数是多少?解决问题1.一条裤子的价格是18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一套这样的衣服共用多少元钱?2.一部电梯的核定重量为500千克,现在有平均体重为60千克的9人要同时乘坐电梯,行吗?4.6.一块长方形地靠着一面墙,用篱笆围一个长50米,宽25米的长方形地,有几种围法?分别要用多长的篱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