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练习题和答案

2020届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练习题和答案

金属和金属材料
1.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铁是一种铁的单质 B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C.钢是一种混合物 D .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2.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生铁 B .钢 C .黄铜 D .C60
3. 下列环境中,铁钉表面最容易产生铁锈的是( )
A.在稀盐酸中 B .在潮湿的空气中 C .在干燥的空气中 D .浸没在植物油中4.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Cl+NaOH===NaCl+H2O B.2KMnO 4==△=== K2MnO4+MnO2+O2↑ C.H2+CuO==△=== Cu+H2O D.2Mg +O2=点==燃== 2MgO
5. 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 B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 .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6. 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
B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 D .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7. 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
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
铜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8. 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H2 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B .甲的反应速度比乙快
C.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D .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9. 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 2AgNO3 M(NO3) 2+2A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金属M可能是铝
C.M的金属活动性比Ag 强
D. 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改变
10. 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 下列预测可能不正确的是( )
A.铁钉表面将产生气泡
B. 铁钉表面将很快出现铁锈
C.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D. 溶液质量将增加
11. 利用铝合金代替铝制钥匙,主要利用铝合金的大.
12. 向AgNO 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 粉和Cu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的滤液。

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
能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提示:HCl +AgNO
3===== AgCl ↓+HNO3);③滤渣中一定有Ag ;④滤液中一定有Cu(NO3)2,可能有Mg(NO 3)2。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个。

13. 火药起源于唐朝。

为使烟火产生耀眼的白光,可在其火药中加入( 填一种金属名称) 。

14. 我国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中蕴含的湿法冶铜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5. 十八世纪,化学家们研究发现某些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被喻为“会制造水的物质” ,对上述反应原理的认识加快了推翻燃素学说的进程。

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制造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现代以来,人们对金属的认识不断深入,助推多种新材料的研制与使用。

我国首架试飞成功的大型客机C919 使用了多种新材料,其中有锂铝合金,在飞机制造中使用该材料说明其具有的优点有(填序号)。

①硬度大②密度小③易导电④耐腐蚀
17.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1) 保温瓶胆壁上的金属是____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是___;
(2) 在某些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铝粉可以有效防止锈蚀,由此可知“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 ,原因是
18.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
广泛的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如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 (至少答两点);
(2)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
(3) 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 ;( 多选) A.陶瓷碗 B .不锈钢炊具 C .橡胶手套 D .铜质水龙头
(4) 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带中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 的
化合物,又知钴(Co) 和铁都有+2、+3 价,且在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 ;
(5) 某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稀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
19. 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
(2) 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l 2+2NaBr===2NaC+l Br2,I 2+Na2S===2NaI+S↓,Br2+2KI===2KBr+I 2
由此可判断:
①S、Cl2、I 2、Br2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 。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____ 。

A.CI2+2NaI===2NaC1+I 2 B .I 2+2KBr===2KI+Br2
C.Br2+Na2S===2NaB+r S↓ D .CI2+K2S===2KC+I S↓
20. 现有 A 、B 两种银白色的金属,某同学想要探究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

【设计实验】取大小相同的两块金属,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操作与现象如下:
【思考结论】
(1) 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__ B(填“>”或“<” )
(2) 假设其中的一种金属是铁,除观察到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外,还能观察到反应后的溶液呈( 填“浅绿色”或“黄色” ) 。

(3) 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
(4) 如果两种金属是镁和铁,还可以用镁和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该化合物可以是( 填化学式)。

21. 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现有含 1.6 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
算:
(1) 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 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
答案:
1---10 ADBCD BDABB
11. 硬度
12. 1
13. 镁
14. Fe+CuSO4===FeSO4_+Cu
15. 2H2 +O2=点==燃==2H2O
16. ①②④
17. (1) 银汞
(2) 不正确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铁制品不被氧化。

18. (1) 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 含碳量不同
(3) B 、 D
(4) 硫酸、硫酸铜
19. (1) Cu +2AgNO 3===2Ag +Cu(NO 3)2
(2) ① Cl 2>Br 2> I 2>S
②B
20. (1) <
(2) 浅绿色
(3) 去除表面的金属氧化物 (或氧化膜 )
(4) FeCl 2 或 FeSO 4
(2) 设消耗的铁粉的质量为 x ;
Fe +CuSO 4===Cu +FeSO 4
56 160
x 1.6 kg
56 x
160=1.6 kg 答: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为 0.56 kg 21.
解: (1) 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64 64+32+16×4
×100%=40% x = 0.56 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