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路建设概况公路建设概况至2000年底,全省综合交通线路74245公里,综合交通网密度达到53.18公里/百平方公里。
其中,公路通车里程6535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8343公里(高速公路达到467公里,一级公路达到301公里,二级公路达到7575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6013公里,三级以上航道达到695公里;港口泊位1424个,港口吞吐能力12837万吨,其中长江主要港口泊位137个,吞吐能力3635万吨;拥有6个民航机场和联航机场,各类对外开放口岸9个。
一个以合肥为中心,高速公路、干线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骨架,二级公路和内河航道为干线的综合交通网布局正在形成。
合宁高速公路简介合宁高速公路(合肥~南京)是国家规划的“两纵两横”国道主干线上海至成都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安徽境内全长133公里。
1985年5月经李鹏总理批准修建,被列为交通部和省重点建设项目。
合宁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控制出入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全线设合肥、全椒两个管理处,下辖两个机械化综合养护队、8个收费所,进行全天候24小时收费营运管理,采用先进的磁卡收费系统,一车一卡,一卡到底,在出口处依据车型和行驶的里程,一次结算通行费。
全线配备现代化的收费监控系统,形成“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多功能配合,科学高效”的工作体系,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和高效营运。
1993年该工程荣获了交通部颁发的“全国十大公路工程”称号,199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安徽‘八五’十大重点工程”称号。
合巢芜高速公路简介合巢芜高速公路(合肥~巢湖~芜湖)是安徽省通往苏、浙、沪、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干线公路,全长100公里,起自肥东,经西山驿,柘皋,夏阁至沈家巷。
合巢芜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控制出入的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路基宽24.5米,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
全线有牛屯河特大桥一座,隧道两座(高山隧道,试刀山隧道)。
合铜公路简介合铜公路是安徽省规划的南北贯通线徐州~屯溪公路的中段。
北起省会合肥,经肥西、庐江、枞阳等县,南至铜陵长江大桥桥头,全长123.6公里。
合铜公路按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路基宽12米,混凝土路面宽11米。
该路建成通车后使合肥至铜陵的行程减少了100公里左右,改善了安徽中部的路网结构,加强了各中心城市间的联系,是直通皖南旅游风景区的一条捷径。
全省国道简介途经省内的国道有G104(京福线)G105(京珠线)、G106(京广线)、G205(山广线)、G206(烟汕线)、G310(连天线)、G311(徐峡线)、G312(沪伊线)、G318(沪聂线)等九条,国道总里程(包括国道主干线)为3050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206公里,一级公路108公里,二级公路1775公里,三级公路493公里,四级公路468公里。
近年来,国道的路面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至1998年底,高级路面里程为900公里,次高级路面里程为2059公里,中级路面里程为91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占国道总里程的97%。
国道中互通立交桥梁为1623米/10座,特大桥为5253延米/6座,大桥为14746延米/75座,公路渡口有三处,全为机动渡口。
104国道简介G104京福线在我省境内里程209.77公里,起自泗县的许庙,止于来安县的汊河集,途经宿县地区、蚌埠市和滁州市三个地区(市)的五个县(市),是我省东部的一条重要干道。
近年来,交通量增长较快,从1994年起全线在老路的基础上进行拓宽补强,现已全部改为二级公路,并通过了交通部文明样板路的验收。
205国道简介G205山广线在我省境内分为两段,北段起自天长市泥沛湾,止于天长市的于家洼,长29.70公里;南段起自马鞍山市安东,止于休宁县的桃林,途经马鞍山、芜湖、宣城、黄山四个地区(市)的十二个县(市) ,长370.42公里。
天长段新建汽车专用一级公路29.70公里已于1996年底建成通车。
南段汽车专用一级公路22公里,二级公路211.3公里,其余为三、四级公路,主要集中在黄山市境内。
318国道简介318国道沪聂线在我省境内里程488.54公里,起自广德县的界牌,止于岳西县的操家岭,途经宣城地区、芜湖市、池州地区、安庆市等四个地区(市)的九个县市。
其中二级油路117.1公里,三级油路216.2公里,四级油路132.4公里。
312国道六叶段简介312国道六安至叶集段一级公路,起自六安市,止于与湖北省接壤的叶集镇,全长70.977公里,路面宽24.5米,双向四车道,于1998年8月建成通车。
312国道合六段改建工程312国道合肥至六安一级公路全长58.891公里,混凝土路面,双向四车道,两侧各有5米宽的慢车道和1.5米宽的绿化带,1998年7月开工,于1999年9月竣工。
沪蓉高速公路工程简介沪蓉公路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家“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的组成部分。
该路为全封闭、全立交、控制出入的双向双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26.5米,沪蓉公路高界段全长109.8公里,途经安庆市的怀宁、潜山、太湖、宿松县及国家级风景区--天柱山,己于1998年底建成通车。
合肥至安庆段153公里正在建设中,在2000年竣工通车。
合徐高速公路工程简介北京~福州国道主干线安徽合肥~徐州高速公路全长272。
8公里,其中合肥~西泉街段长104.8公里,西泉街~朱维子段长168公里。
项目建设总投资分别为20亿元和41.5亿元人民币。
设计行车速度为12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
沿江公路沿江公路起点于马鞍山慈湖,终点于池州大渡口,全长246公里,二级公路,其中新建路段90公里,己于1998年12月全线通车。
206国道简介G206烟汕线在我省境内里程622.32公里,起自宿州市董山头,止于东至县的白泥塘,途经宿县地区、蚌埠市、淮南市、合肥市、六安地区、安庆市、池州地区等七个地区(市)的十二个县(市),是贯通全省南北的一条主要干线公路。
全省省道简介全省省道共计65条。
其中:省会放射线5条,北南纵线31条,东西横线29条。
全省省道总里程为71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8公里,一级公路44公里,二级公路3412公里,三级公路1806公里,四级公路1746公里,省道中二级(含二级)公路里程占总里程的49.6%。
省道的路面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至1998年底,高级路面里程873公里,次高级公路里程5552公里,中级路面里程683公里,低级路面里程31公里。
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占省道总里程的89.9%,省道中互通式立交桥91延米/2座,特大桥6585延米/7座,大桥23524延米/142座,隧道5111米/7处,公路渡口有四处,全为机动渡口。
省道101简介省道101合相路全长411.56公里,起自肥东县合蚌路口,止于砀山县马良,是由省会合肥通往皖北地区及我国北方省份的一条重要干线,途经合肥市、滁州市、蚌埠市、宿县地区、淮北市等五个地区(市)的十个县(市)。
合蚌段为省级文明样板路。
其中二级公路313.56公里,三级油路84.4公里。
省道103简介省道103合黄路全长371.27公里,起自肥西县的官驿,止于黄山市的屯溪区,是我省合肥至黄山的重要连接线,途经合肥市、巢湖地区、安庆市、铜陵市、池州地区及黄山市6个地(市)的9个县(市)。
其中:合肥——铜陵段135公里为汽车专用二级公路,9米宽的油路面,铜陵市内16公里为二级公路。
省道203简介省道203淮六路全长262.10公里,起自濉溪县的海孜,止于六安市,途经淮北市、阜阳市、淮南市、六安地区四个地区(市)的六个县(市)。
淮北市境内长38.80公里。
其中二级油路223.3公里,三级油路21.8公里。
省道215简介省道215宣黄路全长222.90公里,起自广德县的碾子湾,止于黄山市的岩寺,是皖南山区的一条重要干线,途经宣城地区和黄山市的五个县(区)。
宣城地区境内长196.5公里。
其中二级油路127.4公里,三级油路95.5公里。
省道202简介省道202萧淮路全长261.77公里,起自宿县地区的萧县,止于阜南县的洪河桥,是我省西北部的一条重要干线,途经宿县地区、淮北市、阜阳市三个地区(市)的七个县(市)。
全省县乡公路简介截止1998年底,全省县乡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8801公里,四级以上县乡公路26441公里。
全省有1871乡镇,除皖南山区特困路段5个乡和3个长江江心洲未通车外,全省乡镇通班车率达99.94%,全省已有56个县、市已实现了乡乡通油路。
全省旅游公路简介我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遍及全省的风景名胜区共有262处,特别是举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和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风景区吸引着国内外的大批游客,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这给旅游公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通往黄山,九华山等风景名胜区的公路等级不断提高,路容路貌不断改善,黄山、九华山均修建了盘山公路,既解决了上山难的问题,又构造了新的山区公路风景线;太平湖的湖面上已建成一座直通黄山的太平湖大桥,九华山后山公路也即将建成,这将大大缩短黄山至九华山两大风景区的距离,全省的风景区已连片成网,形成了四通八达、快速方便的旅游网络,为我省旅游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该桥的建成不但使全省的南北交通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同时,对于实现省委、省政府“一线两点”的发展战略,促进沿江经济和黄山旅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位于103省道上,是省境内400公里长江上的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桥。
该桥于1995年底建成通车。
桥型为预应力双塔双索面扇型斜拉桥,全长2592米。
其中主桥长1152米,最大跨径为432米,是世界上目前同类型第三大跨径桥梁,索塔高153.65米,引桥长1440米,全桥桥面宽23米,设4车道,桥面两边各有2.5米人行道。
桥下按一级航道通航标准设计,通航净高24米,平时可通过万吨级船只。
大桥建设总投资为5.4亿元。
淮河公路大桥蚌埠淮河公路大桥位于101省道上,是我省境内淮河上第二座特大公路桥梁,于1989年建成通车。
该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全长752米,其中主桥长452米,桥面全宽19.5米,其中行车道宽15米。
该桥的建成结束了蚌埠市内车辆行人往返两岸依靠渡船的历史。
五河淮河公路大桥位于104国道上,是我省境内淮河上第一座特大公路桥梁。
大桥于1977年建成通车,全长1031.3米,由主桥、南、北引桥三部分组成,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T型钢构,桥面行车道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5米,该桥是我省首次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组织施工修建的。
凤台淮河公路大桥位于102省道上,该桥建于1990年,桥型为连续弥应力斜拉桥。
全长759米,共分15孔,其中主桥长452米,引桥长307米,最大主跨为224米,桥面宽20米,其中行车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