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的身体与健康地生活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章末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既能预防佝偻病,又能预防夜盲症的最佳食物是()A.辣椒和菠菜B.柠檬和香蕉C.猪肝和鱼肝油D.牛奶和粗粮2.天天只吃白面的人,时间长了易患()A.坏血病B.脚气病C.夜盲症D.佝偻病3.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要多喝牛奶、多吃瘦肉,主要是因为()A.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这是青少年正常成长所必需的B.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无机盐C.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青少年生长发育旺盛,需要较多的蛋白质D.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这是青少年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4.小张近来一段时间皮肤干燥,一到黄昏就看不清东西,他的体内可能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5.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其中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在正常情况下,糖类主要来自我们日常膳食中的()A.米饭B.蔬菜C.肉类D.肉汤6.某人经常下肢麻木、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医生诊断为脚气病。
该患者应多吃一些什么食物?()A.含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B.含维生素B1较多的食物C.含维生素C较多的食物D.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7.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A.维生素B.水C.蛋白质D.糖类8.芝麻、花生等硬果类食物中,含量较多的营养物质是()A.蛋白质B.脂肪C.维生素D.糖类9.下列物质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一组是()A.水、葡萄糖、氨基酸B.脂肪、蛋白质、淀粉C.葡萄糖、麦芽糖、淀粉D.氨基酸、水、淀粉酶10.以下对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认识,合理的是()A.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B.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C.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小肠能吸收氨基酸、麦芽糖等物质,是吸收的主要场所11.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12.消化道中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A.唾液、胰液和肠液B.胆汁、肠液和胰液C.胃液、胆汁和胰液D.唾液、胃液和肠液13.下图表示人体的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14.右图表示某种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这种物质是()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水15.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16.经常酗酒的人,最直接受到伤害的消化器官是()A.胃B.小肠C.大肠D.胰腺17.能吸收维生素的消化器官是()A.食道和胃B.口腔和小肠C.小肠和大肠D.胃和大肠18.试管中有少量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 ℃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植物油不见了。
实验中配制的消化液最合理的一组是()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胆汁C.胆汁、胰液、肠液D.肠液、胰液19.下列消化道既无消化功能,又无吸收功能的是()A.口腔B.食道C.胃D.大肠20.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一位母亲对其孩子提出了合理膳食的要求,其中不科学的是()A.少吃油炸的食物B.多吃蔬菜和水果C.每天早上喝一袋牛奶D.多吃精制面粉和大米21.以下有关食品卫生与平衡膳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检测出“瘦肉精”的肉类食品,加工成火腿肠后即可食用B.受污染的新鲜蔬菜必须经过腌制才可食用,这样还能降低癌症的患病率C.我国的食品卫生总体上是安全的,每天应坚持各类食品的合理搭配D.保证居民有均衡营养的前提是食品必须安全,因而食品的种类尽可能少为好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吃水果不用洗,简单擦擦就可以B.把发芽的马铃薯的芽炒着吃C.吃用瘦肉精喂养大的猪的肉D.吃蔬菜要充分浸泡,去掉上面附着的农药23.下列关于合理营养的说法错误的是()A.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B.高血压患者应少吃盐,尽量少吃肥肉和荤油C.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要多吃鱼、肉,少吃水果、蔬菜D.素食和荤食要搭配着吃24.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每日三餐中,午餐的热量和油脂量应是最高的B.饭后立即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会抑制消化C.腐败的食物必须经回锅蒸熟后才可食用D.未去掉芽、芽眼及芽眼周围部分的发芽马铃薯不能食用25.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超量使用容易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列可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A.炒菜时添加少量味精B.腌制豆角时添加适量的食盐C.果汁中添加塑化剂D.果冻中添加胡萝卜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8分)下图是消化道某部位的解剖图,据图回答问题。
(1)你能说出这是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吗?(2)在这个部位中有几种消化液?各是什么?(3)皱襞与绒毛有什么作用?(4)这个部位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7.(10分)下面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如右图):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色。
结果分析:(1)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2)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什么?(3)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什么?实验结论:淀粉在人的消化道的部位就开始被消化。
28.(12分)右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
请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丙曲线表示的消化过程。
(2)乙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最终被分解为。
(3)甲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需要经肝脏分泌的乳化后才能被消化。
(4)食物在图中的(填字母)处,最终都分解成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29.(12分)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试管编号1号2号3号馒头形态等量馒头碎屑等量馒头碎屑等量馒头块清水或唾液2毫升唾液2毫升清水2毫升唾液振荡后保温(37 ℃水浴中保持10分钟),加入碘液2滴结果不变蓝变蓝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2)分析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
30.(8分)右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表示的消化过程,Y表示的消化过程。
(2)淀粉从开始消化,蛋白质从开始消化,脂肪从开始消化。
(3)基本无消化作用的是;D代表的是,含哪些消化液?第二单元我们的身体与健康地生活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参考答案1.C 解析:缺少维生素D可使人患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可使人患夜盲症。
既含维生素D又含维生素A的一组食物是猪肝和鱼肝油。
2.B 解析:谷类、麦类的外皮和胚芽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麦类在被碾制成精面的过程中去掉了外皮和胚芽,使得精面中含维生素B1比较少。
所以,天天吃白面的人,时间长了可能会因体内缺乏维生素B1而患脚气病。
3.C 解析: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摄入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等来构建人体组织、细胞,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而牛奶、瘦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4.A 解析:皮肤干燥、一到黄昏就看不清东西,是体内缺乏维生素A的表现;缺乏维生素B1会患神经炎;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容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5.A 解析:米饭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6.B 解析:缺乏维生素A可导致夜盲症、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等;缺乏维生素B1可导致神经炎、脚气病等。
7.C 解析:维生素不参与构成细胞,首先排除A项。
水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但不是基本物质。
蛋白质虽然也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主要作用是构成细胞。
8.B 解析:不同植物的种子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不同,芝麻、花生等硬果类属于油料作物,含量较多的营养物质是脂肪。
9.A 解析: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可直接被人体吸收,脂肪、淀粉、蛋白质需经消化后才可被吸收,脂肪→甘油+脂肪酸,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
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一种特殊蛋白质。
10.C 解析: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消化酶的参与。
胃内含胃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肠液和胰液中含消化蛋白质、脂肪、淀粉的酶,胆汁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可以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
麦芽糖被消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
11.A 解析: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中的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但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
12.A 解析:本题考查各种消化液的功能。
在唾液、胰液和肠液中均含有淀粉酶,能够消化淀粉,在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酶具有专一性,因此胃液只能消化蛋白质;胆汁中不含有任何消化酶,不能够进行化学性消化,只能将大块的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增大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
13.A 解析:已知⑤为肠液,则④为胰液,因为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多种酶,④、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①只能消化淀粉,则①是唾液,将淀粉初步消化成麦芽糖;②只能消化蛋白质,则它是胃液;③只能消化脂肪,则它是胆汁,不含消化酶。
X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则X是小肠。
14.A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从图中曲线获取解题的信息。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营养物质是从口腔开始进行消化的,在小肠内完成最终的消化过程。
我们知道淀粉是从口腔内开始进行消化的,蛋白质是从胃内开始进行消化的,而脂肪的消化只在小肠内进行。
故这种营养物质是淀粉。
15.C 解析:蛋白质在胃中进行初步消化,脂肪从小肠开始消化,因此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的部位应是胃。
16.A 解析:酒精在人体内被胃吸收,胃吸收酒精后,会造成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