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才是真得————————————————————————————————作者:————————————————————————————————日期:自然美才是真得美——人是最美的自然美对于美,是人们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
在朱熹《春日》中有: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是对自然的追求。
在《诗经·周南·关雎》中也曾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对美人的追求。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样的古句吧。
也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历史,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通过整容这样的途径来改变自身的一些缺陷。
现在我们会不时的听到人造美女的报道,但是惊人的美容费用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即使能承受高昂的美容费用,美容者也难以承受内心的压力。
当夜静更深的时候,想到自己身上这里是人造的,那里是人造的,心情会感到很沉重的,因为人的潜意识是追求自然美的。
一、事件最近听到超女王贝因为整容而将自己的年轻生命永远的留在了手术台上的报道,我们为此无不感到惋惜。
即便是有很大的风险,依然有人愿意去冒风险,究其原因:1、认为美丽我作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整形美容是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必然,既然能够通过医学的方法让自己变得更美丽,何乐而不为呢?2、变漂亮让我更有自信3、漂亮让我有更多的资本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二、美的标准大家都在说美,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美呢?这里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i.审美理解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
这就说明了每个人对美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它的定义是这样说的:审美理解是指审美中理性能力,审美心理经验中的认识性因素它的功能:(1)审美理解渗入,溶解于感知,使审美感知成为超感性的直觉能力,以把握形式结构包含的深层意味。
(2)审美理解渗入想象,规范想象的任意自由,给于它以统一、秩序(3)审美理解溶解于情感,给予情感以理性的调节、制导,是情感从盲从欲望冲动走向有一定意志的情感,而成为审美情感。
通过上述我们知道,对美的理解是建立在自身的感知,想象,情感之中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而美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
就像古代社会以“小脚”为美、唐代以胖为美一样,各个时代的美、丑标准都是相对的;而且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对美的评判标准也不同,东方人眼中的丑在西方人眼里可能就是美。
美从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大眼睛、双眼皮”是一种美,但“丹凤眼”又何尝没有它独特的韵味。
任何生命形式都有它的尊严,任何个体都有它的不可替代性,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正是因为多样性,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多样才是真正的“美”。
ii.美的形式它的定义是这样说的:美的形式是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形态特征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使人产生美感,并引起人们的想像和一定的情感活动时,就成了人的审美对象,成为美的形式。
表现为:各种富有变化而和谐的形体、面孔、声音和色彩.这其实就验证了一句话,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无论你认为自己长得有多么的难看,在你身上也有令人惊艳的发现。
因为美无处不在,而我们的存在,本来也是一种美,是最美丽的自然美。
因为我们的独一无二,所以我们要自信我们就是一种美。
iii.美的特性(一)形象性(二)感染性美的东西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就在于他体现了人的东西,尤其是人的情感生活。
(三)客观性一切美的事物都具有客观物性因素,这些物性因素在引起人的审美愉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了人们之所以选择这个事物,而不是那个事物作为美的对象通过对美的这三个特性的分析,我们知道,美是一种具有活力与灵性的事物,它具有形象性,我们可以切实的看到它,因为只有通过那种强烈的感染力,人们才能真正的关注,切实的感受到它,以及它所带来的那种心灵的愉悦,才能发现它的不一样的美。
为了更好的分析它的特性,在这里我们把美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两类:1、自然美定义:客观自然中自然生成的事物的美自然美是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自然属性,是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
自然美本身无所谓美丑,自然美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虽说自然是客观的,但是每每我们面对江河大川时,无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
因为其具有那种强烈的感染力,让我们随即产生一种情感,也就是所谓的审美愉悦。
万物生,我们也不妨认为我们人类也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物,我们对于美丑的判别,也只不过是我们人类的主观意识附加与它。
所以只要是自然的,天然的,它就有一种不一样的美。
2、社会美定义:人类实践创造的体现社会事物发展规律和丰富性,与人的实践意愿,审美理想相和谐的社会生活的美就是社会美。
社会美的主体——人的美1)形体美。
每个时代对人的形体的要求不一样,而在现代,是以瘦为主,因此我们会发现周边有很多女孩将减肥挂在嘴边。
更有甚者要通过手术达到减肥的目的。
2) 心灵美。
以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智慧才能等为内容。
因此我们会发现“温文儒雅雍容大雅雍容尔雅……”等词来形容人的内涵及品行。
这也是数千年来我们的古人和现在的人们所推崇的。
这让我们想到了《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我们并不陌生,他奇丑无比,却获得的爱情,原因很简单,他以他美好的内在感动了那女子……iv.美感特征(一)美感表现形式的个人直觉性1、个人直觉性的含义:1)个人感受的直接性、直观性;2)在美的感受中,无需借助抽象思考,便可不假思索地判断对象的美和不美,具有非概念的直觉性。
2、美感的个人直觉性具有普遍性(二)美感在个人直觉中潜藏着社会功利1、美感在个人直觉感受中是无功利的。
2、在个人的无功利中,社会功利以曲折、隐晦、复杂的形式潜藏在美感深处。
(三)美感的直觉是动情的,具有愉悦1、美感性是由生理快感与实用满足感升华而成为一种人类高级情感形态,它摆脱了种种狭隘的生理需要和实用需要,能激励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志。
2、美感区别与理智感和道德感1)理智感与求真。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局里也许人是不理智的,对于美来说,自己的身上也许有真的不一样的特点,而自己却认为是不美的,可又孰知,这也是一种美,而这种自然的才是真真切切的美。
2)道德感与求善。
对别人多一点大度,多一点赞扬,对自己多一点肯定,你会发现自己拥有不一样的美,这来自品质,来自内在,不可不说是一种大善,一种来自自然的大美。
v.美的创造(一)自然美(二)社会美1、生产劳动的美:劳动过程中渗入的美的要素和劳动产品赋予的形式(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组织过程、劳动环境)在劳动过程中所体现的那种力量与希望的结合,是一种人自然自身所散发出的美。
2、人自身的美:心灵美、行为美(服饰、仪表、姿态)、语言美(口头、书面)三、与例分析从上面的对于审美的理解、美的形式、美的特性、美感特征以及对美的创造方面的讨论,我们来分析关于整容的话题。
1、美从来就是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中方,人们对于美都没有始终不变的标准。
就现在来说吧,人们都认为瘦为美,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是美的,于是人们蜂拥而至,都去做一样的,然后我们会猛然发现,大街上那么多的美女都一样,竟然没有自己的一点儿的特色,难道这样是真正的美吗?再退一步来讲,大家都整成这个样子了,但是如果哪一天我的对美的标准变化了呢,我们是否还要继续走向手术台,继续去追求……那么这样的道路我们要走多久呢?2、在我们的这个社会上,真正的自然美女是少之又少,但是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们就不能有美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的外貌也是不是最美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弥补。
我们可以听到很多词来形容女子:气质美女,才女……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有一些美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给自己加分,当然是从内在方面入手,而不是盲目的通过外在改变,如果没有内在,我们说再美也是没有灵魂。
3、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心灵美来在于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道德,自己的情操。
因此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是我们向美的方向努力的重中之重。
而美的另一方面还来自于气质,这方面的培养可以通过音乐陶冶,绘画,舞蹈等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而这种美是无法通过手术来获得的。
四、中华民族的审美观美感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由美的对象所引起的一种美的享受,是精神得到某种满足和感受的情感表露。
我们大力倡导以真为美、以善为美和以纯朴为美的正确审美观,以达到美化社会、美化生活、美化心灵的目的。
1. 以真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科学、尚真诚。
宇宙万物,真的未必都美,但凡美必真。
这是一条美的原理。
任何虚假的东西都与美无缘。
人生亦然,真诚做人,在人生旅途的大风大浪里,坚持实事求是,不虚伪、不造作,真喜、真想、真爱、真恨,表里如一,形神一致,努力按照世界万物和社会人生的发展演变规律和物我的真性情去缔造幸福的社会,这就是人生的美。
2. 以善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教化、尚伦理。
无美不善与凡美必真相对应,这是又一条美的原理。
人世间,一切恶的东西都无资格跨进美的圣殿,而且还在美的排斥之列。
诚然,花花世界,无奇不有,貌美心善的人有之,貌美心恶的人亦有之。
然而,披着羊皮的狼与毒蛇化成的美女,只能骗得世人怜爱于一时,岂能迷惑世人于长久。
孔子论美,不但常常与善相联,而且有时还把善与美合而为一。
例如他主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赞扬里以仁为美;提出为政的前提是;尊五美,屏四恶;等,或美恶对举或仁美并论,都是把美当作善的同义语而使用。
在孔子看来,只有寓善于美、美善统一,才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
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东方美的哲学的核心,以善为美的目的在于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化人们在美的享受中,愉快地接受善的熏陶,尚伦理,讲礼仪,善化社会、美化人生、移风易俗。
3. 以纯朴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本色、尚自然。
人之初和物之初,未经人为的原始状态,就是人的本色、物的本色,质纯形朴,淡雅高洁。
庄子赞美这样的本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众美从之。
庄子以为能体现纯朴的人,应尊为大千世界的真人。
纯朴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传统美德。
就生活实践而论,家贫多扫地,同样给人以环境美的享受;贫女勤梳头;,同样给人以形象美的好感。
我们崇尚真人以纯朴为美,但并不赞成完全顺应自然的无为之美。
人类社会的美是有为的,美是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创造,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多样特性。
菩萨低眉是美,金刚怒目也是美,富丽堂皇是美,小巧玲珑也是美,雍容华贵是美,端庄俊秀也是美。
燕瘦环肥,各有千秋。
在人类现实生活中,以纯朴为美,既不排斥对自然美、社会美的适当加工和对艺术美的独立创造,也不排斥美的多样特性。
我们倡导的纯朴美乃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美的理想、美的追求和美的境界。
以真为美、以善为美和以纯朴为美,三者完全协调一致,相得益彰。
一切科学真理从来就是朴素无华,一切社会道德也从来就是朴素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