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下抛石施工技术措施抛石施工受水位、流量、流速、流向、冲距、航运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抛投块石的进度和质量,拟采用定位船分区分段进行网格抛投,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将块石用驳船运至施工现场抛投水域范围后采用人工抛投,由专职施工人员进行抛投指挥,同时搞好安全施工。
每个断面从江心向岸边,先脚后坡,但对崩坍较快的地段宜由近至远,先坡后脚,连续施工,突击完成。
1、水下抛石施工程序如下:抛石前准备→抛石前测量→抛投试验→定位船定位→抛石船挂档→人工抛投→抛后测量检查→合格后移到下一抛投位置。
2、抛石前准备①测量仪器:经纬仪、GPS、全站仪、回声仪、流速仪、测绳、皮尺、标旗等;②定位器材;500T定位驳船2艘、铁锚、钢丝绳、铰车和铁丝等;③安全设备:救生圈、救生衣、导航标、灯、扩音喇叭等和其它一些必需设施。
3、水下地形测量采用GPS全球定位测量系统及海洋成图软件对抛石区水下地形测量后,绘制出水下原始地形图,其水下断面测量的比例为1:200,沿堤轴线方向40m测量一横断面,测点的水平间距控制在5m内。
根据测量成果对抛投区进行划档分格,绘制小区抛投网络图,抛石网格拟采取10m×10m的小网格比较合适。
且能够满足一次性抛投到位的要求。
局部岸线不顺直的地方可采用变网格,但其网格大小不能超过20m×10m,各网格的抛投量应根据图纸按网格上下断面方向的平均值求得按抛投断面计算出每个抛投小区的抛石数量,并对小区进行统一编号,报监理工程师核实后,作为抛石施工依据。
4、抛投试验用流速仪和回声仪测量施工部位的水流流速V和水深H,并对试抛块称重W,量测出石块的落距S,点绘S与VH/w1/6的曲线,推算出冲距公式S=kVH/W1/6中的系数K值。
5、定位船定位定位船的稳定性是定位作业的关键。
可采用同一抛石区使用一艘定位船定位,于岸上设地锚的方法进行;根据抛区水深、流速、抛投试验确定的冲距参数计算出每一抛投小区的抛石提前量,得出石料船水面定位坐标,采用GPS全球定位放样,建立水中浮标,在岸边每隔一定距离埋设坚固的地锚,用以锚固船体。
放样结束后,将施工定位船(趸船)拖到施工地点进行抛锚定位。
用全站仪测出定位船至断面杆的距离,以确定抛石船的位置。
定位船的抛锚顺序为:外上游主锚→里上游锚→里下游锚→外下游锚。
定位船定位的具体要求如下:①所采用的定位船为长50m,宽20m的长方形结构。
船舷上每5m 设一挂环。
②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确定抛投断面后,在岸上插两根花杆(用于定位船初步定位),在两根花杆中心线上埋设地锚。
③定位船在准备抛投的断面上垂直水流方向停泊,抛外上游锚、里上游锚、外下游锚和下游中间锚。
④通过全站仪测定,同时调整锚揽,使定位船的船舷位于准备抛投的断面线上,该50m长的船舷做抛石船(石驳)挂档抛投的基准线。
6、抛石船挂档(就位)①由验方组对运石船只进行编号排档验收,杜绝虚方,拒收风化石和不符合设计规格、质量要求的块石,经监理验收合格的方可进入抛投区域依次抛投。
②待定位船定位后,将抛石船按指定位置垂直挂于定位船。
挂靠时抛石船船身垂直于定位船。
抛石船在定位船的挂环位置固定好后,在船尾下锚,以防止船尾摆动。
固定后即开始抛投。
③抛石移位抛石船在定位船下舷就位,各抛石船船位相互错开,以保证抛石均匀。
7、人工抛投抛投石料采用人工抛投的方式进行。
遵循“先远后近,先上游后下游、先点后线、先深水区后浅水区”的顺序,循序渐进,分层抛投,不得零抛散堆。
8、抛后测量每次抛投完成后及时进行一次1:200断面水下地形测量,和抛前测量的数据对比,以供抛投施工质量检测和缺陷部分及时补抛,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9、开始下一抛区抛石①在开始下一个断面施工时又重复前一个施工断面程序。
在施工过程中防止漏抛、重复抛和区域外抛。
②整个施工段采取一次抛投方案,即每个细小网格单元一次抛投达到设计方量,确保块石到位的准确性、均匀性和密实性。
③搞好全过程资料收集、整理,作好施工验收准备。
采用图表随时记录方格抛方量,作移位的依据。
统计抛石进度,写出抛石日志,其内容包括:日期、水文、气象、桩号、水位、流速、漂距、定位型式、船次、数量及验收、移位情况等。
使抛投作业达到“抛足、抛匀、抛准”质量要求。
10、抛石质量控制①用于抛投的石料,应会同监理工程师船上验方,剔除不合格石料,并认真收方,不得有虚方、少方现象。
②每个小区抛投作业时,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海洋成图软件配合,随抛随测,直至抛投合格。
③抛石质量标准:“抛匀、抛足、抛准”。
二、水下抛石施工安全控制1、施工安全管理目标:无职工死亡和重伤事故;无船舶水上交通责任事故;无重大机损责任事故;无车辆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无火灾、爆炸及治安责任事故;外协单位及外租船舶、机械设备全部纳入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2、安全管理体系:现场安全管理体系贯彻项目经路为第一人,在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并有一名主管安全的负责人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现场设有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工种持证情况、安全标志、安全设施和劳保用品佩戴情况的监督、检查,主持每月一次的安全例会、每周一次的安全检查。
3、施工安全措施3.1 本工程投入一定的安全保证资金,做到专款专用;3.2 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项目部和现场组织安全小组,第一管理者亲自抓安全,现场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工地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
3.3 对每个职工要进行岗前教育,并召开班前安全会议,检查劳保用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4 严格检查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劳保用品情况,并严格执行我公司安全奖罚制度。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夜间作业时要保证充足的照明。
3.5 施工水域安全:施工作业前办妥航行通知,对施工水域进行调查,明确电缆、管线等级施工现场相对位置。
明确施工作业范围及临时锚地位置,并通知各施工船舶;3.6 所有进入水工区域的人员均需穿好救生衣和佩戴安全帽。
施工船舶需配备足够的救生设备;3.7 制定人员落水救援演练,一旦发现有人落水后,现场人员迅速向落水者下游方向抛投救生圈和救生绳,准备带钩的长竹竿,下水救生员作好准备,并观察落水人员状态,警戒船装载救援人员和设备快速驶向落水人员处进行施救,同时报告项目部和有关部门。
积极调动一切救援力量赶赴出事现场,积极救人。
通知陆上人员备车送往医院。
3.8 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对所有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检验,分别为日检、周检、季检和年检。
3.9 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的场所设置警告、警示标志及电力安全标志。
三、抛石施工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控制抛石施工的施工材料比较单一,主要为块石质量要求:1.1 要求石质坚硬,遇水不易破碎或水解,湿抗压强度大于50Mpa,软化系数大于0.7,比重不小于2.65t/m3。
1.2 不允许使用风化石、泥岩和薄片、条状、尖角等形状的块石。
1.3 块石的粒径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好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往往错误地认为抛投的块石越大越好,越稳定。
根据多年抛石施工经验总结,抛投的块石只要能抵卸水底最大流速的冲击,能保持在河坡上的稳定即可,小粒径级配适宜的抛投块石可以增加覆盖层次,减少孔隙,防止河床泥砂淘刷,增强对河床的护岸效果,抛填块石粒径选择不小于0.25m。
块石装船前要到国家专门机构(CMA)认定的试验室做试验,符合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使用。
2、施工中应做好材料质量、运输、验收等工作的落实2.1 严把材料质量关:施工前,立即派出物资部有关人员至各采石场落实块石的供应。
选择符合施工要求的块石及落实供应量等事宜,并将信息反馈至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根据石料的要求及供应量等情况,将任务下达到各供料单位。
石料上船前,需经我项目经理部派驻各料场码头的质检员检查,经检查符合石料质量要求及规格要求后方可装船。
2.2 船舶运输:各运输船(队)提前将航政部门核定航运薄上交我项目部的物资部。
由专人负责查验确定船(队)的装载吨位,并复核船舶吃水线,查验船只有无积水、压舱货等。
对查验合格的船只统一编号,发放专用运输旗帜。
2.3 石料验收方法:施工现场设置量方小组进行石料的检查验收工作。
石料的检查验收采用我公司长江护岸工程管理制度中有关验收方法。
查看航政部门核定的吨位,与该船相对应,确定是否小船大薄子;查看吃水线是否到位;丈量石方体积,折算吨位,按实收验;卸完货后,查看船舱内有无积水、压舱货,如发现有,则扣除相应吨位,并取消其运输资格。
2.4 验收组织程序:抛石施工验收由验收小组验收员、记录员、施工员组成,共同负责验收工作,具体程序如下:先由验收员按《施工验收规定》进行初验,提出主导意见;验收员及时将验收意见告知验收小组成员,如无异议,则报请监理复查、抽查;验收员将验收结果通知各运输船(队),并编号发往定位船施工;凭验收单在定位船安排卸货。
卸货前,再由定位船施工员进行复检,确认无误后,由档位记录员排档抛布。
块石抛完后,由施工员负责查看船舱有无积水和压舱货。
确认无误后,签发回单。
3、抛填区域内,露出杂草或其它漂浮杂物,立即予以清除。
4、每天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包括水文、气象、块石冲距、定位船定位、移位、施工桩号、抛石船舶号及载石量,当天船只数,过磅船吨位及数量抛石船抛石档位图及总抛石量等原始施工记录。
5、抛石护岸施工进度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进度要求分段、分区实际控制,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提前结束抛填或改变区域抛填,一单元抛填结束后,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同意后方可移动定位船进行下一单元施工。
附投入船只部分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