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安全保障体系及安全制度
7.1.1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人身财产安全,项目部成立由业主、监理单位领导,施工方组织实施的安全保障体系(如图7-1),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图7-1 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图
7.1.2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并通过宣传及实行奖惩制度来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7.1.3施工前应对危险工序编制专项安全防护措施,经监理工程
师审批后实施;技术负责、专职安全员和兼职安全员随时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杜绝安全隐患。

7.1.4项目部成立安全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或委派一名专职安全员,对整个项目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Ⅰ、Ⅱ、Ⅲ个施工段各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各段施工的整个安全工作,各施工班组均设置一名兼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的具体安全工作;明确各安全员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7.1.5特种工种应持证上岗,如钢筋焊接、电气设备操作、机械设备操作、高空作业等必须持有效证件并经查验无误后,才能进行施工操作,对专业化程度较高或危险程度较高的工序必须全部选用熟练的技术工人,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禁违章作业。

7.1.6电动施工机械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并采取接地措施,各种电器设备必须搭设兩棚,防止被兩淋湿。

定期检修施工机械设备。

7.1.7建立并完善劳动保障制度,定期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随时检查其安全性;随时监督检查施工人员对安全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

7.1.8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采取封闭施工,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场地;设置专职电工负责现场施工用电,用电线路应按规定高度架空,严禁胡乱拉线接电;爆破用炸药、雷管必须分开放置,并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加强防火、防电管理。

7.2施工安全措施
工程安全事故大多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因此,应充分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严格控制各工序施工安全。

7.2.1土石方开挖施工安全措施
土石方开挖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石方开挖和挡土墙、排水沟、蓄水池、涵洞等基槽、基坑土石方开挖。

施工前应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并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明确安全事故易发点及应急措施。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施工过程中,安全员必须全程跟踪,进行安全监护,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土石方开挖利用机械开挖时,每天开工前,必须检查施工机械的安全性,机上人员操作机械时,须听从施工员和安全员的指挥;机械施工噪音较大,施工过程中,沟通方式以打手势为主,机械操作人员须与安全员和施工员经常沟通,双方应明白各种手势意思;机械力所不及的地方,采用人工开挖,人工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开挖尽量不采用爆破方式,若确需使用,必须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的爆破方案,经技术负责、安全员审核过关后实行,爆破方法采取松动爆破,并严格控制药量,设置爆破安全哨,引爆前通知施工场区内所有人员,确定飞石范围内无人时再引爆。

7.2.2脚手架施工安全措施
脚手架主要在蓄水池模板支设和混凝土浇筑时应用。

脚手架所用
钢管、扣件材质必须坚硬,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搭设前应认真仔细检查钢管和扣件,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钢管不得使用,扣件有脆裂、变形、丝扣滑丝现象的严禁使用;脚手架基础应坚硬牢固,不能有积水、沉陷现象,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由施工员统一指挥,安全员现场监督,上下呼应、互相协调;搬运钢管架杆时,不得将钢管竖立,以防触及架空电线或将电线挂断,发生触电事故。

脚手板铺设时,应顺序密铺,板头伸出脚手架横杆不得大于20cm,并应用铁丝固定在横杆上,不能有滑动现象,有横向裂纹或节疤较多的脚手板不得使用,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7.2.3混凝土施工安全措施
混凝土工程主要包括模板支设、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等。

7.2.3.1模板支设与拆除
本工程模板包括踏步混凝土用模板、蓄水池混凝土用模板,模板均采用组合钢模板。

运输模板时,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互相呼应,不得从高处向下抛扔;支模过程中间歇休息时,应将已就位的钢模板或支承件连接牢固,不得架空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松扣的钢模板、支承件拆除运走,放到安全地带,防止滑落伤人或人员扶空坠落。

安装组合钢模板,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模板就位后,要及时安装好U型卡,同时用钢管或方木支撑,保证模板整体稳定;拆除模板时,则自上而下进行,拆除的模板不得将乱堆乱放,操作人员的
操作工具要随手放入工具袋,不便放入工具袋的要拴绳系在身上或放在稳妥的地方。

模板拆除要等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进行,拆除时要用手锤敲击板体,使之与混凝土脱离,一般先拆顶模,后拆侧模,拆除的钢模板,严禁向下抛掷,应由人工搬运,互相接应,防止伤人。

7.2.3.2钢筋制作与安装
钢筋进场后,应按规格型号堆放整齐。

钢筋场内运输
人工搬运钢筋时,要步伐一致,上下坡或转弯处,要前后呼应,步伐稳慢,注意钢筋头尾摆动不要碰撞物体或弹至人身,特别注意不要碰挂周围和架空电线,上肩或下放时要互相打招呼,动作一致。

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场地要平整,加工机械设备要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装置,并搭设雨棚。

钢筋除锈、拉直时,卡头要卡牢,地锚要结实牢固,防止回弹伤人;操作人员要戴好安全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并将袖口扎紧,拉筋沿线2m区域内禁止行人;钢筋弯曲时,要握紧板手,站稳脚步,防止钢筋折断或松脱。

钢筋焊接时,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眼镜、帆布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焊渣飞溅烫伤,焊接应在通风处进行,防止焊烟熏烤。

7.2.3.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主要有蓄水池混凝土及路面和台阶混凝土,其主要工
作步骤分为: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等。

混凝土搅拌及运输
混凝土搅拌机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技术和安全培训,搅拌机的齿轮、电源等部分,均应装设防护罩,搅拌机应定期检修、保养,经常检查钢丝绳、刹车等关键部位,遇突发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进行检修。

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平整,及时清理散料和沿路撒落料,以防滑倒,清理搅拌机料斗坑底的砂、石时,必须与司机人员联系,将料斗升起并用挂钩扣紧后,方能进行。

混凝土搅拌上料前,应确定搅拌机电源关闭,机械处于停止状态,上料人员不得慌乱抢上,整个施工场面紧张而不混乱;确定混凝土干料全部上完后再开机搅拌。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混凝土浇筑用电线路应架空,并有一定高度,防止浇筑过程中挂、碰;混凝土需夜间浇筑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使用振捣器前,检查电源线路有无破损漏电,机具各连接部位应紧固,旋转方向正确;中间间歇休息时,应切断电源;振捣器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粘结在电动机外壳上妨碍散热,发现温度过高时,应停歇降温后方可使用;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电源线应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电源线要由人工悬空移动,不得随地拖拉,注意避免电源线与地面和钢筋相摩擦以及被车辆辗压;经常检查电源线的完好情况,发现破损应立即进行处理;振捣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
胶鞋和绝缘手套;振捣作业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好清洗、保养工作。

7.2.4砌筑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砌筑工程主要包括:挡土墙砌筑、排水沟砌筑、涵洞砌筑,其主要工作步骤分为:石料运输、砂浆搅拌、砌筑等。

材料运输
挡土墙、排水沟定位放样后,应规划好砌体材料堆放场地和材料运输路线,以缩短运距,减轻材料运输负担。

材料运输主要靠人工用胶轮车,或人工直接搬运,因块石一般较重,装料、卸料时应将胶轮车扶好,并慢装满卸,防止块石滚落伤人;块石运至砌筑现场后,严禁整车倾倒,并将块石放在不易滑落、滚动的位置,基坑边1m以内不准堆料;严禁用抛掷方法传递块石等材料。

砂浆搅拌
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制,搅拌机应定期检修、保养,皮带轮应设防护罩,电动机应采取漏电保护和接地措施,并注意防水,电源线要架空,并有一定高度;开机前应试机。

搅拌上料时,应相互配合,做到紧张而不混乱。

砌体砌筑
砌体砌筑前均应在堆料场用水润湿并清除附着物,不应将块石运到砌筑现场才进行,以免造成场地湿滑;雨后应清扫现场内积水,待地面稍干后再施工,以防滑倒;基槽内砌筑时,应经常注意检查槽壁稳定情况,看是否有无崩裂和塌陷现象,槽内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
帽,基槽外要有明显标志,警示槽内有人施工;不准站在砌体上划线、清扫墙面等;块石取用时,应先取高处后取低处,防止上方块石滑落伤人;砌石使用的工具、材料应放在稳妥的地方,每天收工前应将脚手板和挡墙上的碎石、灰浆等清扫干净,防止掉落伤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