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伯努利方程教学设计

伯努利方程教学设计

合认知特点。
运用简化规律解析实验现象,由表及里。
任务
驱动
小组
合作
【任务驱动】
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结合“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从流体规律角度解析容易发生动脉梗塞的原因。
【引导】
学生围绕“流速增大,压强减小”这一规律讨论问题
【点评】
学生的分析
【分组讨论】
小组讨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能运用方程从流体动力学角度去解析人体容易发生动脉梗塞的原因;
理解喷雾器原理,能制作简易喷雾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寻求答案,尊重实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5min
从实践应用中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广度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
反思
动手
实验
感知表象
【图片展示】
1.模拟船吸现象实验
2.吸管吹乒乓球实验
【提问】
我们在实验中可以改变哪些物理量,改变后,会出现哪些变化?
【引导】
归纳实验结果,由结果引出伯努利方程。
实验1:模拟船吸现象实验
实验2:用吸管吹乒乓球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选小组派代表反馈实验观察结果:物体之间的流速增大后,物体相互靠近,甚至碰撞。增大量越大,碰撞发生越快
【播放】
1.船吸现象事例:“奥林匹克”号与“豪克”号相撞动画视频;
2.足球运动员踢出香蕉球视频。
船在水中行驶,球在空气中飞行,水和空气都有非常强的流动性,属于流体,上面的两个事例中出现了有别于常理的现象,下面让我们进一步近距离地感知这种现象。
选小组派代表反馈了解的资料
观看视频、思考
5min
由现实事例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分析与处理
我校学生用的教材《物理应用基础》属于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4月第2版)。该教材思路清晰,行文流畅,注意了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卫生职业教育特色。
本次课属第四章液体的流动及应用的内容,伯努利方程是流体动力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与实际生活,与医药专业联系紧密。为了把流体规律与人体血液流动特点紧密联系,把本章第三节部分内容与本课内容结合在一起讲授。
【应用规律】
讨论结束后,选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利用黑板进行分析。
15min
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医学现象,将学生的兴奋度提到最高点;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表达能力
拓展思维
【展示】
简易喷雾器图片
【播放】
自制简易喷雾器视频,展示喷雾效果
【布置作业】
各小组课后自制简易喷雾器,并运用所学规律解析喷雾器原理,每个小组交一份喷雾器原理报告。
《伯努利方程》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物理应用基础
课题
伯努利方程(流动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授课对象
课 型
理论课
授课人数
62人
课 时
1
授课教师
时 间
2014年12月1日第1节
教学资源
《物理应用基础》主编宋大卫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4月第二版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网站视频、托盘 乒乓球 小木条 小绳 大小吸管
10min
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亲身感知,体现主体性。
层层推导
讲授新知
【讲授】
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
【引导】
学生推导出当流体高度一致时,“速度增大,压强减小”这一规律。
1.用“流速增大,压强减小”这一规律分析船吸现象;
2. 用“流速增大,压强减小”这一规律分析“香蕉球”在空中为什么会沿弧线飞行
教学重点
伯努利方程的应用
教学难点
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
方法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全班分为8个学习小组,选好小组长;
2.用具准备;
3.上网了解关于船吸现象和足球运动中“香蕉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发思考
【提问】
什么是船吸现象?足球运动中的“香蕉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