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过程与考核规范管理办法

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过程与考核规范管理办法

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过程与考核规范管理办法
为落实学校强化本科课程教学过程管理精神,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与考核工作,根据学校和学院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过程规范
第一条建立任课教师课堂随机点名制度。

每门课程要求任课教师随机点名至少6次(上课单元数少于6次者每次上课均须点名),作为到课考勤,记入平时成绩。

缺课1/3者取消其参加该课程考试的资格。

第二条建立任课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制度。

每门课程要求任课教师至少布置作业2次,并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分,记入平时成绩。

学生如有缺交作业1/2者取消其参加该课程考试的资格。

第三条建立课堂教学互动常态化机制。

每门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课堂讨论、提问、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课堂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总结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四条建立学生评教制度。

由学院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采取匿名方式评选每学期课程教学最优秀教师和最需要改进的教师。

如果一位教师师连续两年被评为最需要改进的教师,学院将要求该教师停课一学期,全程听取学院指定的优秀教师的一门完整课程。

二、教学考核规范
第五条同一学期同一课程必须统一考试。

当有多个老师讲授同一门课程(课程名称和课时相同)时由责任教授或责任教授指定教师负责确定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评分标准、计分比例。

第六条所有必修课程必须卷面考试。

因课程特点不能采取卷面考试的,需课程责任教授提出申请报告说明原因,并由主管院长签字。

第七条课程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30%-50%。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超过30%的,课程责任教授在征得同一课程其他任课老师同意后可以通过学院教管中心在中南大学教务管理系统调整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比例。

第八条课程考核成绩分布要求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各区间(等级)比例建议按照如下要求执行:90分以上(优秀)占15%左右;80-89分(良好)占40%左右;66-79分(中等)占35%左右;65分及65分以下(及格和不及格)占10%左右。

学院将在成绩管理系统中对每门课程学生成绩分布情况进行检查,对严重偏离正态分布的要求任课老师提交书面说明,无充分理由的将视为成绩评定不规范扣除相应工作量。

第九条无论平时成绩占比多少,任课教师必须结合课程特点,设计评价项目(考勤、作业、课题讨论、提问、课程设计等),据此综合确定学生平时成绩,评价原始记录由任课教师存档备查。

第十条学院每学期在全院随机抽取10位任课教师所授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评定的原始资料,经院本科教学督导委员会审核认定考试成绩或平时成绩评价随意、无依据可查的,记为成绩考核评价不规范,扣除任课老师该课程教学工作量的10%。

三、院系领导听课规范
第十一条学院规定每学年学院领导以及各系正、副主任听课次数不少于6次,并要求保留相关听课材料。

三、考试巡考与舞弊处理
第十二条建立商学院考试巡考制度。

巡考小组成员由学院教学副院长、学工副书记、教管中心主任、学工办主任、各系正副系主任、年级辅导员、班导师组成。

巡考中发现学生舞弊,巡考人员应当即终止学生考试资格,收缴其考试试卷交学院教管中心备案处理。

第十三条考试中如因为学生舞弊被学校确定为重大教学事故,学院将扣除以上相关巡考人员每人次1000元。

对于舞弊学生,视情节严重情况,采取退学、留校察看、取消保研资格、重修课程、取消本年度评奖评优资格等处罚措施。

中南大学商学院
二○一三年十月一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