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 (1)

高中语文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 (1)

高中语文第一册基础知识复习(高三专用)1.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汉字。

《毛泽东词二首》百()争流挥斥方()浪()飞舟()()正茂()茫大地书生()气怅()廓()()岁月舸、遒、遏、风华、苍、意、寥、峥嵘2.相关名句: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

②恰同学少年,;,。

③,,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④,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①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②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④一年一度秋风劲寥廓江天万里霜1.给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课文:《中国现代诗三首》)青荇()似的()罗绮()佝偻()漪沦()跫音()窗扉()踟蹰()xìng shìqǐgōu lóu yīlún qióng fēi chíchú2.相关名句:①我打江南走过,②,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①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②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外国诗三首》①《致大海》的作者是国伟大诗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和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②《篱笆那边》和《我愿意是急流》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国女诗人和(国籍)诗人。

③《孤独的收割人》和《豹》的作者依次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国籍)象征主义诗人。

①俄普希金《上尉的女儿》②美狄金森匈牙利裴多菲③华兹华斯奥地利里尔克1.给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

课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花未眠》蓊蓊郁郁()梵婀玲()袅娜()()敛裾()()纤腰束素()踏莎行()妖童媛女()静谧()佛龛()wěng fàn niǎo nuóliǎn jùxiān suōyuàn mìkān2.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语句。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③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①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②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③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文学常识填空。

《花未眠》的作者是日本小说家、散文家。

1968年因长篇小说《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

川端康成《雪国》文学常识填空。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呼吁》的作者依次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国籍)神学家、哲学家、医生。

恩格斯马丁•路德金法史怀哲课文:《〈呐喊〉自序》《胡同文化》《〈宽容〉序言》《〈名人传〉序》文学常识填空。

①《》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

②《〈宽容〉序言》选自,作者是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

③《〈名人传〉序》是(国籍)作家《名人传》的序文。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三个人的传记。

该作家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①《呐喊》②《宽容》房龙③法罗曼•罗兰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约翰克里斯朵夫》课文:《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1.文学常识填空。

①《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节选)》《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分别选自、、《战国策》、。

②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国史官所作。

③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①《左传》《国语》《战国策》②《左传》鲁国左丘明[‘③《国语》2.根据原文填空。

①当邹忌向妻、妾、客询问“我与城北徐公哪一个更漂亮”时,妻、妾、客的回答依次为:;;。

②暮寝而思之,曰:“,;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③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④群臣吏民,,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中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秋水(节选)》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哂笑()铿然()撰写()孝悌()弃甲曳兵()庠序()饿殍()跬步()驽马()骐骥()()镂空()锲而不舍()鸡豚狗彘()()shěn kēng zhuàn tì yè xiáng piǎo kuǐ nú qí jì lòu qiè tún zhì2.文学常识填空。

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秋水(节选)》四篇课分别选自、、、。

②孔子名,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名,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名,战国末期思想家;庄子名,战国中期思想家。

①《论语》《孟子》《荀子》《庄子》②丘轲况周3.根据原文填空。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高中语文第一册专题复习:文言文(课文部分)一.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以下步骤)1.整理书后练习题的“一词多意”2.整理课文中的重要实词3.高考中考察的文言虚词有限,在学习中及时整理相关虚词4.整理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尽可能多的找出与其用法相同的句子5.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句式注:在以后的专题复习中会陆续的给大家讲解高中文言文的用法和学习方法以及其规律。

烛之武退秦师(一)词类活用①军:晋军函陵。

军,意为驻军,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远:越国以鄙远。

远,意为远地、远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③贰:且贰于楚也。

贰,意为从属二主,数词活用为动词。

④阙:若不阙秦。

阙,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削减。

2.课文中重要文言句式①宾语前置例:何后之有?②判断句例: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③省略句“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点拨:“以待乏也”是个省略句,可以理解为“以(之)待乏也”。

“之”代指“皮、、舟、车”等物。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点拨:句应为“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

译为现代汉语应为: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讲和。

“寡人请更”点拨:应为“寡人请更(之)”,“更”为动词,当作“改变”讲,“改变”之后应连带一宾语为“治国政策”。

此句译成现代汉语应是: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比较常见,类型较多而复杂,可分为四种类型。

例如:省略句的类型可分为: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

1.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3.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点拨:句1“公赐之食,( )食舍肉”应译为:郑庄公赐给颖考叔酒食,(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

此句省略主语。

句2“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应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

后两个分句省略谓语“鼓”。

句3“壁上小虫忽跃落( )襟袖间”应译为:墙上的小虫忽然跳到衣袖上。

“襟袖间”前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到”。

(一)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重点:意动用法,常常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除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外,还有名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句中的名词“师”带了宾语“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用作意动,应译为“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二)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3.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劝说)4.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四)句式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重点指导:“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吾与徐公孰美?”两句的句式均为古汉语中的固定句式。

例如“吾与徐公孰美”可译为我和徐公谁漂亮呢?“吾孰与徐公美”可译为我和徐公相比,谁漂亮呢?2、‘得无……乎,如:日食饮得无衰乎?文言文中的“得无……乎”句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测度或诘问的语气。

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于“恐怕……吧?”“莫非……吧?”这样上句可译为“您每天的饮食恐怕不会减少吧?”。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4.忌不自信重点:“忌不自信”句应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在古汉语中比较常见。

可参考以下例句:沛公安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彼不我恩也《童区寄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唯奕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加“之为”将宾语提前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构成“唯……是……”格式的宾语前置5.尊称与谦称常识古人在对话时,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

如:①今急而求子(尊称),是寡人(谦称)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②苟得闻子大夫(尊称)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③老臣(谦称)贱息(谦称)舒祺,最少,不肖。

④老臣窃以为媪(尊称)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6.文言文翻译“五字法”文言文翻译“五字法”是指“增、删、调、换、留”五种方法,下面分别介绍。

1.增“增”就是增加词语。

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非常普遍,而这些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有的必须要补上才行,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例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译文:永州的郊野出产(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肤(上面有着)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木)都会死去;(假如)咬了人,没有(能够)抵御它的。

以上括号中的文字就是在翻译时加上的。

如果没有这些词语,译文就不够通顺。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句中后两个分句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译文: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便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2.删“删”就是减少词语。

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表示各种语意关系的虚词。

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有的只是表示某种语意关系,翻译时不必译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