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员工管理心理契约管理(第四讲)

知识员工管理心理契约管理(第四讲)

知识员工管理
西安邮电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0/10/5
1
主要内容
知识员工管理概述 准确挑选你需要的知识员工 管理与使用知识员工 知识员工的激励 如何留住知识员工
2
管理与使用知识
一天,有一个人正在佛 像前烧香、磕头。突然,他 听见大理石地板在叹息:
2020/10/5
唉,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哪! 一天到晚,这些人都在我的身上踩 来 踩去,往我身上扔垃圾,吐唾沫。 佛 像大哥,你跟我一样,也同是大 理石做的,为什么他们就会对你顶 礼膜拜,尊敬无比呢?
4
这时,烧香者听见佛像也开口说 话:
唉,地板老弟,你还记得吗?一 年前,我们取自同一座山,取自同一 块大石头。工人们一开始是准备将你 那边雕成佛像的,可是你太坚硬,轻 轻一敲,一点渣都不掉;敲重了,你 一掉就是一 大块。
12
心理契约概述
心理契约的三层涵义
❖ 1)既然是契约,就应该是双方之间签订的。 ❖ 2)既然是心理的,就应该是雇佣双方默认的、
内隐的交易(心理互动) 。 ❖ 3)心理契约除了包含经济利益以外,主要是
为促进员工实现个人追求、社交欲望,保持良 好的团队关系和工作氛围,最终形成组织文 化——共同愿景和共同使命及共同价值观。 从这个角度说,心理契约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 基石和内核。
18
交易—关系结构研究表
The research about the transaction-relation
13
心理契约概述
企业管理者与 员工间的交换
交换中的契约
物质层面 的交换
精神层面 的交换
经济契约
心理契约
14
经济契约&心理契约
经济契约描述的是一种交换关系,员工付出时间、 才智和能力,得到工薪和适当的工作环境。
心理契约则是经济契约的一种补充,对员工心理 方面的参与作出了一些规定:向组织贡献忠诚、 创造能力及其他相关的心理努力,作为交换,员 工也要求一些非物质的报酬,如工作的安全感、 公平合理的待遇(人的尊严)、与同事之间的友 谊以及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机会等等。
2020/10/5
后来,工人就决定不雕你那边,而改 雕我这边了。你被简简单单切了几刀,于 是就变成了地板。而我呢,你知道吗?在 接下来一整年的时间里,每天都有无数的 工人在我身上“凿”,在我身上“锤”, 在我身上“打”,在我身上“磨”,整整 一年哪,我才有今天……
5
做“地板”,还是做“佛像”?
2020/10/5
6
心理契约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 :1996~2003年世界上200家大型 高科技企业战略性人才的年平均流 失率为18%,三年后仍留在原企业 的员工比例仅约55%。高科技企业 中员工的忠诚度之所以如此低,原 因固然很多,但与高科技企业中员 工心理契约的破裂(breach)和违 背(violation)所造成的组织文化 的“硬伤”是密不可分的。
2020/10/5
7
“虽然它并没有明确写出,但它却是 组织中行为的强有力的决定因素。”
——施恩
2020/10/5
8
引言
当员工进入组织以后,就会与组织之间形成一定的社会交换关系,这种 关系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外显的、明确的经济契约,另一种是无形的 、模糊的心理契约。当员工与企业签订了一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时,就明确 界定了双方的劳资关系,确定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这就是正式契约,但 这份劳动合同并不能将员工和企业间的社会交换关系,即双方的相互责任 和义务完全界定清楚。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及竞争的加剧 使组织所处的环境变得高度不稳定而复杂,雇佣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 变化,传统上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各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如由于竞争的压力 ,组织或是没有能力,或是不再愿意与员工保持长期的、稳定的社会交换 关系,变革过程中组织往往通过裁员提高柔性,或通过减少对员工的投资 ,减少对员工的责任履行而降低成本。此外,在高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组 织也不可能事先预见到所有可能的变化,并将期望员工履行的责任都一一 在正式契约中进行具体而明确的规定,甚至原先清楚界定的岗位职责、工 作描述都面临着随具体环境而不断变化的挑战。
2020/10/5
10
心理契约
1
心理契约概述
2 心理契约的功能、类型与建立
3
影响心理契约的因素
4
心理契约违背
11
心理契约概述
心理契约源于组织行为学研究,1960年,心理契 约概念由阿吉里斯Argyris首次使用,而后被其他学 者得以推广。施恩Schein(1980)将心理契约定义为 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 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 。虽 然这不是有形的契约,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 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与发展愿望,并尽量 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 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愿望。其意思可以描 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 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 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
2020/10/5
9
这种情况也促使员工改变了对相互责任的认知,在员工的内心深处,对自 己应该为组织付出什么,付出多少,组织应该为自己回报什么,回报多少等 都有明确的认识,这些内容同样也是影响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如果一个企业只重视正式契约,忽视了员工的心理契约,员工往往会产生失 望感甚至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到工作绩效;如果企业重视员工的心理契约, 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心理契约,则会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水平,为 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心理契约的实现能使员工在不断变动的环境条件下持 续保持与企业的良好关系,充分激发出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保持企业的可 持续发展。
15
广义的心理契约
广义
责任 主体
组织 雇员
心理契约的感知主体
组织
雇员
组织感知的组 雇员感知的组
织责任
织责任
组织感知的雇 雇员感知的雇
员责任
员责任
狭义的心理契约
狭义
心理契约感知主体 雇员
责任主体
组织 雇员
雇员感知的组织责 雇员感知的雇员责


16
经济契约&心理契约
17
心理契约的模型
1 •交易—关系结构模型 2 •现实—发展结构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