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箱梁梁体和桥面系的钢筋加工及安装作业进行控制,使其满足设计及验标的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跨度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箱梁和桥面系的钢筋加工、绑扎及安装作业。
3、部门职责3.1、物设部负责按计划购料进库,材料进场时通知试验部门试验;3.2、试验室负责原材料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及时反馈物机部;3.3、工程部负责发放有效的施工图纸,并实施过程控制,检查其工序产品是否合格;3.4、安质部负责对工序最终产品检查,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工序最终产品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3.5、钢筋车间负责按要求配置人员、设备,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组织并实施工序作业,负责自检合格。
4、技术标准《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6《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5、资源配置5.1 机械设备①、钢筋切断机:8台;②、钢筋弯曲机:8台;③、钢筋对焊机:4台;④、交流电焊机:20台;⑤、50t龙门吊:4台;⑥、钢筋调直机:8台5.2、人员钢筋工、电气焊工、龙门吊司机需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钢筋绑扎人员需经教育培训合格。
5.3、原材料5.3.1、工程部负责提报材料计划。
5.3.2、物设部负责按计划组织原材料进场,材料进场后,及时通知试验室取样试样,同时做好原材料检验、试验状态标识。
未经检验及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允许使用。
5.3.3、试验室接到物设部通知后,及时取样试验,对于无出厂质量证明书的钢筋,可以拒绝试验,并报告安质部或总工程师。
原材料试验结果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物机部。
5.3.4、钢筋车间对领用钢筋的检验状态标识予以确认相符合后,才能领用。
无检验、试验状态标识的原材料可以拒绝领用,并上报。
5.3.5、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5.3.6、在钢筋施工中,经常可以听到多种多样的钢筋名称,这些名称有的是按钢筋在构件中的作用分类的,有的是按化学成分来分类的;还有的是按钢筋外形或钢筋强度来分类的;整孔箱梁生产采用的普通钢筋有光面圆钢筋和螺纹钢筋,Ⅰ级钢筋均轧制成光面圆形截面,牌号为Q235在图纸上用“ф”符号表示,Ⅱ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状,牌号为HRB335,在图纸上用“Φ”符号表示。
5.3.7、钢筋运到施工现场后,必须保管得当,钢筋由于保管不善,往往会发生锈蚀,从而影响了钢筋的质量,对于不同等级、炉号的钢筋,以及不合格的钢筋不能混淆堆放在一起,在钢筋堆放、保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⑴、钢筋入库,要认真验收,应对钢筋的数量、规格、等级、牌号进行验收。
⑵、钢筋应按不同等级、牌号、直径,分别挂牌堆放,钢筋保管要做到帐、物、牌三相符,凡库有钢筋均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及本厂复验报告单。
⑶、钢筋不要和酸、盐、油这一类物品在一起存放。
⑷、钢筋库存量应和钢筋加工能力相适应,避免存放期过长。
6、工序操作6.1、钢筋加工作业班组接到施工图后安排具备资格的人员进行对焊、电气焊作业,并安排班组质检人员负责检查。
6.1.1、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需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
装卸钢筋时不得从高处抛掷。
6.1.2、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先调直,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土、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得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用冷拉方法矫直钢筋时,钢筋的矫直伸长率为:Ⅰ级钢筋不得大于2%,Ⅱ级。
工序流程图6.1.3、钢筋加工前,作业班组必须做出钢筋下料单,并据此下料加工。
编制钢筋下料单时应根据梁体钢筋编号和供应料尺寸的长短,统筹安排以减少钢筋的损耗。
⑴、钢筋配料是钢筋加工前的必要步骤,其目的是根据整孔箱梁施工图,将各个编号的钢筋,分别计算出钢筋切断时的直线长度及钢筋根数。
配料中关键是钢筋下料长度的确定,计算下料长度应考虑砼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长度等。
对于弯曲钢筋的下料长度调整见表1。
弯曲钢筋下料长度调整系数表表1⑵、根据钢筋原材料长度,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进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尽量减少短头,减少损耗。
⑶、在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
6.1.4、钢筋下料前,先切掉钢筋外观有缺陷的部分。
6.1.5、钢筋弯制成型,必须严格遵照图纸进行,图纸标注尺寸系指钢筋轴线中心到中心的尺寸,钢筋端部带有弯钩者,其标注尺寸系自弯钩外皮切线与钢筋轴线交点算。
钢筋在弯制的过程中,如发现钢筋脆折、太硬、回弹等现象及时反映,找出原因正确处理。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做成1800弯钩,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 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图6.1.5-1)。
②、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直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图6.1.5-2)。
③、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图6.1.5-3)。
④、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做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做135°或180°的弯钩(图6.1.5-4);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图6.1.5-1 180○弯钩图6.1.5-2 直角形弯钩图6.1.5-3 弯起钢筋图6.1.5-4 箍筋末端弯钩6.1.6、闪光接触对焊必须由有经验、有责任心并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的工人实施作业。
每个焊工在每班工作开始时,先按实际条件(焊接电流、环境、操作方法等)试焊2个对焊接头试件,并做冷弯试验,待其结果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每个接头焊接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镦粗部分,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②、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③、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得大于4度;④、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并不得大于2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经剔出重焊后方可提交二次验收。
钢筋焊接接头需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
在同条件下(指钢筋生产厂、批号、级别、直径、焊工、焊接工艺和焊机等均相同)完成并经外观检查合格的焊接接头,以200个作为1批(不足200个,也按1批计),从中切取6个试件,3个做拉力试验,3个做冷弯试验,进行质量检验。
6.1.7、Ⅰ级钢筋的绑扎接头,在受拉区应做成弯钩,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d(Ⅰ级钢筋)或35d(Ⅱ级钢筋)且不小于300mm。
受压钢筋末端及螺纹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d(Ⅰ级钢筋)或25d(Ⅱ级钢筋)且不小于200mm。
6.1.8、定位网制作,按设计图纸规定的钢筋电焊成型,误差≯2mm,以确保张拉管道定位正确。
6.1.9、加工好的钢筋均应由作业班组根据编号分别堆放整齐,并作好防锈、防污染、防混杂措施。
6.2、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
钢筋加工允许误差表表2注:L为钢筋长度(mm)。
6.3、梁体钢筋绑扎6.3.1、考虑内模安装,箱梁梁体钢筋分为底腹板钢筋骨架和桥面钢筋骨架两块。
6.3.2、钢筋成型主要在钢筋加工车间内完成,钢筋绑扎在钢筋胎模具上进行。
6.3.3、箱梁梁体钢筋骨架的制作流程为在胎模具上分别绑扎底腹板和桥面钢筋骨架→布设预应力筋预留管道→吊底腹板钢筋骨架入制梁台座上的外模中→安装下端模→吊装内模入底腹板钢筋骨架内→安装上端模→吊装桥面钢筋骨架到底腹板钢筋骨架顶部并联结拼装。
6.3.4、钢筋骨架必须绑扎结实,并有足够的刚度,在整体吊装和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不得发生任何松动和变形。
钢筋交接点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钢筋与桥面筋两端交点均应绑扎;②、钢筋弯折角与纵向分布筋交点均应绑扎;③、箍筋接头均以绑扎;④、其余各交点采用梅花型绑扎。
绑扎采用直径0.7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方向(8字形分布)交错绑扎。
6.3.5、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保护层垫块。
保护层垫块采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或塑料制作,垫块的尺寸和形状(工字型形)必须满足保护层厚度和定位的允差(0~5mm)要求。
模板安装和灌筑混凝土前,仔细检查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紧固程度,并指定专人检查以提高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
垫块散布均匀,侧面和底面的垫块为4个/0.64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线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垫块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应相互错开,分散布置,间距按80cm布置,以克服因垫块产生的质量隐患。
6.4、钢筋骨架安装6.4.1、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②、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③、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④、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同一截面”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注:两焊(连)接接头在钢筋直径的35倍范围且不小于500 mm以内、两绑扎接头在1.3倍搭接长度范围且不小于500 mm以内,均视为“同一截面”。
6.4.2、钢筋骨架安装分别在底腹板钢筋绑扎胎架、顶板钢筋绑扎胎架上进行,成型后再用两台40t龙门吊整体吊装入模。
6.4.3、定位网片预先在固定的样板胎具上焊好,在绑扎钢筋骨架的箍筋时,将定位网片按编号及设计位置同时绑好。
定位网片的位置沿梁长度方向定位误差不得超过15mm。
6.5、预留孔道采用波纹管成孔。
6.5.1、在梁体底腹板钢筋骨架与定位网片绑扎好后,即可从骨架两端向跨中将波纹管穿入定位网片的设计坐标孔,并在跨中以长30cm的波纹管接头进行套接,且用胶布缠绕密封接缝,以免灌注梁体混凝土时水泥浆进入堵塞管道。
6.5.2、波纹管穿好后,对波纹管的方向,位置必须反复检查和调整,使波纹管顺直,无死弯,确保波纹管定位准确。
6.5.3、波纹管调整好后,将波纹管与横向支托短钢筋适当进行固定。
6.5.4、波纹管固定好后,调整梁端承压板后的弹簧圈,并固定在设计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