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9章 催化策略(刘建华)解析
第9章 催化策略(刘建华)解析
Ser 195的侧链与His 57的咪唑环形成氢键,咪唑环的 NH又与Asp 102形成氢键,活性位点氨基酸残基这样 的排布称为 催化三联体。
这种排布使Ser 195特别活泼。组氨酸残基定位Ser残基侧链,极 化Ser侧链的羟基(去质子)。底物存在时,His 57侧链接受Ser 195侧链羟基的质子,因此His 57是碱催化剂。Ser 195丢失氢离 子,产生烷基氧离子,其亲核性比羟基大得多。Asp 102协助 His57定位,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使His 57更能接受Ser 195 的质子。
第7步: His 57作为酸催化剂,提供质子导致四面体 碳原子崩溃,断裂形成羧基。
第8步:释放羧酸产物和游离酶。
图9.8 胰凝乳蛋白酶水解肽键的催化反应 可以解释共价催化和酸碱催化机制。反应过 程包括8步:(1)底物结合;(2)丝氨酸亲核攻击肽键的羰基碳原子;(3)四面体 崩溃;(4)氨基组分释放;(5)分释放。虚线表示氢键。
图9.2 胰凝乳蛋白酶具有一个高度活泼的丝氨酸。用 DIPF 处 理,胰凝乳蛋白酶分子28个丝氨酸残基中 195位丝氨酸 与DIPF 反应,导致胰凝乳蛋白酶失活。
图9.3 颜色底物。胰凝乳蛋白酶水解 N-乙酰-L-苯丙氨酸-p-硝基 苯酚酯 产生 黄色产物对硝基苯酚。在pH7.0,对硝基苯酚解离。
Berg • Tymoczko • Stryer
Biochemistry
Sixth Edition
Chapter 9: Catalytic Strategies
( 催化策略 )
Copyright © 2007 by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国际象棋和酶都使用策略,国际象棋通过比赛发展策略,而酶则通 过进化建立酶促反应机制。右边是能够酶切肽键的活性位点,由三 个氨基酸残基(化学键是白色)构成。用黑色化学键表示的底物分 子如同左边比赛中已经落入圈套的国王,面临被裂解的命运。
胰凝乳蛋白酶促水解反应的两个步骤涉及酶与底物的共价结 合(图9.5)。第一步,底物的酰基与酶共价结合,同时释放 对硝基苯酚或胺类(如果底物是酰胺键)。酶-酰基复合物称 为酰化酶中间物。第二步,酰化酶中间物水解,释放底物的 羧酸组分和游离酶。酶酰化并释放对硝基苯酚的速度很快, 但是水解酰化酶“恢复”游离酶的速度很慢。
第3步,四面体崩溃产生酰化酶。His57的正电荷侧链给 要断裂肽键的氨基提供质子(酸催化)。
第4步,断裂肽键的氨基成分离开酶
第二阶段是酶的脱酰反应。
酰化酶酯键的水解反应基本上是重复第2至第4步。
第5步:水分子占据先前底物氨基成分所在的位置。
第6步:His 57(作为碱催化剂)的咪唑环吸收水分 子的质子,产生的OH-离子攻击酰基的碳原子,形 成四面体碳原子。
每类酶的催化机制能解决各种化学反应所面临 的问题。
•蛋白酶:将缺乏催化剂和pH 7.0几乎不发生的反应 (蛋 白质水解)进行下去。
•碳酸脱水酶:将化学反应加速到能够与其他快速生理 过程融合的水平。
•限制性内切酶:实现酶切反应的高度特异性。
•NMP激酶:把磷酸基团从ATP转移给另一个核苷酸( 而不会转移到水分子)。
停留法(stopped-flow method) 检测反应的起始状态,能够在毫 秒范围内混合酶和底物、跟踪毫秒时间内的反应结果。结果显 示起始状态迅速形成一种颜色产物,随后缓慢(即进入稳态) (图9.4)。这些结果提示:酶促反应过程有两个步骤,第一步 很快,第二步很慢。
图9.4 胰凝乳蛋白酶催化的动力学。酶水解N-乙酰-L-苯丙氨酸p-硝基苯酚酯有两个阶段:快速(稳态前)阶段和稳态阶段。
图9.5 共价催化。胰凝乳蛋白酶水解有两个阶段:(A)酰化形 成酰化-酶中间体;随后(B)去酰化释放游离酶。
图9.6 1967年 David Blow 解析了胰凝乳蛋白酶的三维结构。
球状、三条多肽链、二硫键连接在一起。
酶促活性位点有Ser 195,位于酶表面的裂缝中(图9.6)。活性 位点的结构说明Ser 195特别活泼(图9.7)。
酶采用的几个基本的催化原则
底物与酶结合启动催化。结合能是酶和底物 之间形成大量弱相互作用所释放的自由能。 这种结合能 既可建立底物特异性,又能增 加酶促效率。当底物转化成转化态,底物与 酶之间完全互补。因此底物和酶之间的相互 作用稳定转化态,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自由 能。结合能对底物和酶分子的结构变化都有 促进作用,使它们相互间匹配度更高(诱导 匹配),有助于催化反应。
酶催化效率高、特异性强、条件温和。 这些特征的基础是什么?
介绍四类酶促反应的机制:丝氨酸蛋白酶、碳 酸脱水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核苷单磷酸 激酶。前三类将水分子加成到底物分子上,第 四类避免水分子的加成。
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包括蛋白质结构测定、 定点突变),发现:酶的催化机制基本策略是 结合能、诱导匹配、和一些特殊的催化策略, 协助底物形成转化态
第一阶段反应(酶的酰化):
第1步:底物与酶结合。
第2步: His57 (碱催化)接受Ser 195质子,后者的氧 亲核攻击目标肽键的羰基碳原子,使这个碳从平面结构 转化成四面体结构。羰基碳原子的四面体结构不稳定( 因为羰基原来的氧原子带有负电荷),但是氧负离子与 酶蛋白的氧负离子洞的NH基团(图9.9)相互作用稳定 ,从而稳定羰基碳原子四面体(转化态)。
4. 金属离子催化。金属离子起催化作用的方式有几种:有的是配 位作用产生OH-离子(亲核试剂);有的本身是亲电试剂,稳 定带负电荷的中间体;还有的作为底物与酶结合的桥梁,增加 结合能、将底物置于酶分子合适位置适于催化。
蛋白酶能促进非常难于发生的反应
图9.1 胰凝乳蛋白酶的特异性。裂解芳香氨基酸或大的疏水氨基 酸(已经用桔色涂出)C-端肽键(用红色标出)。
酶通常采用下列一种或几种策略催化特定化学反应。
1. 共价催化。共价催化的活性位点有活泼基团,通常是很强的亲 核基团。在酶促过程中亲核基团能暂时性共价连接底物。胰凝 乳蛋白酶就采用这种策略。
2. 酸碱催化。酸碱催化中,水分子之外的物质提供质子或接受质 子。
3. 接近催化。很多酶有两个不同的底物,将两种底物置于一个酶 分子的同一结合面能显著增加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