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村消防站建设方案

社区村消防站建设方案

社区(村)消防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我镇社区(村)消防安全工作,有效遏制社区(村)火灾事故发生,全面提升社区(村)整体抗御火灾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消防工作有关规定,结合全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印发〈加强城市社区(村)消防工作意见〉的通知》(公通字[2005]10号)精神,坚持“分步推进、整体提高”为原则,全面推进社区(村)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努力构筑“政府统一领导、社区(村)全面管理、单位安全自负、消防依法监督”的社会化消防工作新机制。

二、组织领导成立由______长任组长,________任副组长,各社区(村)分管消防工作负责人为成员的东升镇社区(村)消防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社区(村)消防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建设任务(一)加强社区(村)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在各社区(村)成立由社区(村)居委会主任任组长,社区(村)民警、治保员、义务消防队队长等为成员的社区(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不低于8名青壮年组成的义务(志愿)消防队伍,成立由老干部、老教师、老退伍军人为成员的志愿消防宣传巡防队伍,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建立健全社区(村)消防工作制度要结合实际,在各社区(村)制定完善居民防火公约、社区(村)消防器材设施维护保养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社区(村)消防宣传教育制度、社区(村)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制度等社区(村)消防工作相关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抓好工作落实。

(三)全面落实社区(村)消防工作任务要指导督促各社区(村)按照《广东省城市社区(村)消防建设标准》要求,对辖区企业单位、居民住宅楼及居民住户的消防安全进行定期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和消防安全提示,发现和纠正消防违章行为;指定专人管理维护辖区消防设施、器材;制定居民防火公约,对辖区居民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受理群众消防举报,开展消防咨询服务;建立辖区消防基本情况档案、消防检查巡查档案、消防设施器材档案、消防会议记录等。

(四)完善社区(村)消防器材设施要在各社区(村)建立专(兼)用公共消防器材室(悬挂社区(村)义务站标牌),配备消防战斗服(含头盔、消防靴、腰带)5套、消防水带(卡式接口)5盘、消防水枪1支、消火栓扳手1把、救生绳2根、4KG干粉灭火器10具、照明手电5把、扬声喊话器1个、消防斧1把。

设立消防器材架,室内悬挂张贴社区(村)消防道路水源图,社区(村)消防组织网络图及社区(村)消防管理相关制度(包括消防工作职责、消防宣传教育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制度、消防器材设施维修保养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等)。

(五)加大社区(村)消防宣传力度要指导督促各社区(村)进一步加大消防宣传力度,在社区(村)设立居民防火公约牌、消防宣传栏,在居民楼道内设立消防警示牌。

要充分发挥社区(村)义务消防宣传队作用,利用社区(村)活动室、社区(村)文化站、社区(村)广场开展好消防宣传工作。

四、实施步骤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确保三年内全部社区(村)达到建设标准。

其中,2014年内确保14个社区(村)达到建设标准,具体名单为:五、工作要求(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社区(村)消防建设一直是我镇消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深入推进社区(村)消防工作,对提高社区(村)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实现社区(村)消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社区(村)、有关部门(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入、扎实开展社区(村)消防建设工作,积小安创大安,为我镇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精心组织、严格责任。

各社区(村)要对照本方案,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社区(村)消防工作,要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员,划分工作任务,逐一抓好落实。

镇公安消防大队要加强对社区(村)消防工作的指导,推进此项工作开展。

镇社区(村)消防建设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对各社区(村)消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对于工作开展不力、进度滞后的单位将予以通报批评。

(三)加入投入,狠抓落实。

各社区(村)要创新方法、多点筹措,进一步加大社区(村)消防建设的投入,按照《广东省城市社区(村)消防建设标准》及本方案建设内容,狠抓社区(村)消防建设工作,确保按步骤完成年度社区(村)建设达标任务。

附件:1、社区(村)消防建设相关制度(参考)2、社区(村)消防建设工作台账(参考)3、社区(村)消防站消防器材配备明细表二O一一年四月十二日附件1:社区(村)消防建设相关制度(参考)一、社区(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制度(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广东省消防条例》等有关消防法律法规,组织、领导、协调开展社区(村)消防工作;将社区(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制定社区(村)消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社区(村)消防工作会议。

(二)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与物业管理企业、社区(村)单位、居委会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并组织进行考核评比。

(三)组织开展社区(村)消防宣传教育,开设社区(村)消防宣传阵地,不断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四)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认真处理群众消防举报,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五)指导、督促社区(村)消防工作站、物业管理企业开展社区(村)消防工作。

(六)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社区(村)消防档案。

(七)组织扑救初期火灾,维持火场秩序,保护火灾现场,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实火灾损失。

(八)积极开展以安装简易水喷淋、逃生设施、疏通楼道、改造厨房和老化电线为主的老式居民住宅楼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工作。

二、社区(村)消防设施、器材维护保养制度(一)要对管辖范围内或受委托管理的公共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进行维护保养,保障其完好有效。

(二)社区(村)要督促物业管理企业做好对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

(三)维护管理人员应熟悉简易水喷淋、消火栓、火灾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灭火器材、逃生设施等消防设施的原理、性能和维护要求。

(四)每年对市政水源供水能力进行一次测定;每季度对水喷淋管网上的阀门、喷头和压力表作一次检查,并打开末端放水阀,释放锈水,防止管网腐蚀而影响喷淋头正常工作;每季度对火灾报警设施联动功能进行一次检测和试验;每季度对消防水带、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泵、灭火器材等进行一次维护检查。

(五)消防设施发生故障,需停水抢修时,物业管理企业应做好防范措施,并告知居民。

(六)每次检查、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器材都要进行记录,并对灭火器材的品种、数量、购置时间、有效期限等登记造册,建立档卡。

(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圈占、埋压、拆除、损坏、停用、挪用消防设施或器材。

三、火灾隐患整改制度为有效消除火灾隐患,落实整改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一)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二)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1、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2、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3、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4、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5、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6、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7、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的情况以及改正情况应当有记录并存档备查。

(三)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社区(村)义务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根据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意见。

(四)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五)在火灾隐患消除之前,社区(村)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进行整改。

(六)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四、居民防火公约1、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服从社区(村)消防安全组织的管理。

2、爱护消防设施和器材,不得挪用、圈占、埋压和损坏。

3、严禁在楼道内堆放杂物,严禁占用、堵塞楼院消防通道、出口。

4、居民家庭不得存放汽油、油漆、酒精、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严禁乱倒液化气残液。

5、居民家庭不得乱接乱拉电线,不准用铁丝代替保险丝;6、教育儿童不玩火,不在禁放区域和禁放期燃放烟花爆竹,不在阳台上燃放烟花爆竹7、居民外出或睡前要检查电源开关、燃气灶开关是否关闭。

8、家庭装修时,要安全铺设电气线路,安全使用涂料、油漆等装修材料,防止火灾发生。

9、家庭发生火灾时,不要因为贪恋财物而耽误疏散逃生时机。

10、发现火灾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或社区(村)义务消防队值班室电话*******,主动向公安消防队和社区(村)消防队报警。

五、社区(村)消防宣传教育制度(一)社区(村)委应建立社区(村)消防宣传阵地,通过在社区(村)内设立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栏、消防宣传橱窗及在居民楼道设置消防警示牌等形式,营造社区(村)消防宣传氛围。

(二)社区(村)委会每月要组织一次社区(村)居民广泛参与的消防宣传活动;每季度要对辖区列管单位从业人员进行一次消防教育,每半年要组织一次消防灭火和逃生演习。

(三)加强学习放假期间的消防安全教育,并根据季节特点,定期向居民家庭发放消防宣传资料,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四)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组织好本辖区每年一度的“119”消防宣传日活动。

(五)社区(村)委会定期组织群众到消防站参观,开展火场逃生演练,提高群众的消防素质。

(六)社区(村)要督促辖区单位法定代表人及重要岗位从业人员积极参加消防培训,实行持证上岗。

(七)社区(村)居委会要定期组织消防管理人员、义务消防人员学习消防业务知识,提高消防业务技能。

六、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制度1、社区(村)委会对社区(村)内单位每月不得少于一次。

防火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火灾隐患的整改及防落实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2)单位、部位或场所施工,使用或开业前,有关消防审核,验收或者检查手续。

(3)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4)单位员工的消防宣传教育和消防培训情况。

(5)灭火器材的配备和维护情况。

(6)燃气、火源、电源的管理情况。

2、防火检查应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应在检查记录上签名,发现问题应及时督促单位整改,较大火灾隐患或者解决不了的火灾隐患应及时上报辖镇公安消防机构查处。

3、社区(村)居委会对居民住宅楼院,居民住宅道的消防巡逻,每周不少于一次,对居民家庭应随时进行防火提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