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1、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概念。
答:信息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信息技术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信息产业指专门生产、收集、整理、传递信息,并制造各种信息设备的工业。
分广义和狭义两种。
狭义信息产业指与电子计算机有直接关联的工业。
包括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及制造、程序设计等行业。
2、谈谈你对电子政务的理解。
答:在我国基本国情和基本政治制度下,“社会治理”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代表和领导人民掌握政权、运行治权的过程,是强调在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统筹各方的格局下,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组织、人民群众各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治国理政。
“社会治理现代化”包括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层面。
其中,“社会治理体系”是保障治国理政有效运行的各项制度所构成的制度体系,“社会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
现阶段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重要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现代国家制度,更加有效地发挥国家和政府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电子政务作为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模式,对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电子政务有助于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并促进治理结构扁平化、网络化,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优化社会治理环境,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电子政务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1、电子政务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新时期,电子政务平台的发展加快了简政放权的步伐,加快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
2、使政府服务更加丰富多样传统的政府服务很难覆盖所有领域,而电子政务利用统一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为公众提供直观简便的多领域、多元化服务。
3、推动政府服务更加专业和精准电子政务可以根据用户偏好和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实现政府服务个性化定制,提高用户满意度。
比如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化政府和公众间的互动,进一步优化服务项目。
二、促进社会治理结构转型1、在强化党的领导的基础上有效推进治理结构转型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是以中国共产党统筹领导下的多方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制度体系。
电子政务通过问政平台和网络监督增强党的执政公信力和执行力,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基础。
同时,电子政务倒逼政府不断简政放权,有利于加快形成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协同发挥作用的新型治理结构。
2、通过网络渠道促进治理结构扁平化和高效化网络问政加强了高层决策者和行政执行层以及民众的直接联系,简化了行政程序和层级,扩大了管理幅度,使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
3、基于业务系统的创新加强跨部门网络化联动在电子政务环境下,跨部门联动平台的建立成为可能,进而可真正建立围绕活动连续运作的工作体制。
比较典型的是全国普遍建立的行政审批大厅和部分网络审批平台,以及可提供多部门审批的一站式服务和远程、网络审批。
三、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升级1、互联网的开放公开特性不断强化公众参与电子政务为社会其他主体参与治理提供了新型渠道,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更快捷高效地参与治理,社会治理的多元参与特征会不断加强。
2、基础数据库建设使社会治理更加客观有效电子政务的推广使政府能够获取原先难得到的各类公众信息,政府核心业务数据库和基础信息数据库不断完善,政府和公众的决策行为将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而得到优化,社会治理将更加客观有效。
3、电子政务平台使社会治理流程更加透明科学电子政务将传统的人格化管理转变为系统程序化管理,让政府工作受到同事、公众和媒体多角度的监督,杜绝可能的“暗箱”操作和其他腐败行为。
四、推动社会治理环境优化1、通过多元化平台不断推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电子政务倒逼相关体制机制不断革新,加快了相关的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变革。
如政务一站式服务带动了全国政务系统公共服务大厅的建设和推广,通过建立网络举报和监督平台、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来推进反腐倡廉和医疗体制改革等。
2、利用互联网监督转变行政工作作风电子政务有利于推动绩效管理,有效地对政务服务进行评估和奖惩。
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管理环节的业务协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网上听证等新的网络问政平台丰富了政府与民众互动的渠道,使人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得以充分体现,有利于赢得公众信任。
3、大数据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冲击答: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颠覆和变革的时代,而这并不是件坏事。
产业将会转型,大企业面临衰亡。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更快、更低价的体验,企业家们逐步对低效的企业、产品及服务进行优化及重塑,旧有的系统将会瓦解。
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的研究表明,在未来十年内,当今世界 500 强企业中将有 40%不复存在。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随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崛起,颠覆医疗、金融及保险这三个行业的时机已经成熟。
本文将就此进行简要分析。
当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对各行各业多多少少都造成冲击,而对这三个行业来说,情况尤甚。
1、医疗固有的医疗体系已经支离破碎,颠覆已如燎原之火,一触即发。
已经有成百上千家创业公司介入这一领域,让人们可以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以此作为传统医疗的补充或索性取而代之。
新型人工智能医疗应当是免费或近乎免费的,且远远胜过传统医疗,以至于人们将果断放弃传统医疗,选择前者。
这无疑会令现有的医疗体系分崩离析。
想想谷歌时代的图书馆——想想移动通讯时代的固定座机……想想优步时代的出租车……想想 Skype 时代的长途电话……我还可以说出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
那么,我们该期待什么? 奖金高达一千万美元的高通三录仪 XPRIZE 竞赛将孕育出像《星际迷航》中的三录仪那样的设备,使消费者能随时随地进行自我诊断。
厌倦上医院了?沃尔格林(美国药店连锁机构——译者注)和 CVS(美国医药电商企业——译者注)正在为成为你的个人医疗中心而努力。
我的公司 Human Longevity Inc. (HLI) 将为你的基因组的所有 32 亿个碱基对进行测序,并检测你的肠道菌群,然后将你的数据与数据库中无数其他用户的资料进行比对。
这样的数据挖掘可以使你(你的 AI 或者你的医生)提前了解哪些疾病可能对你造成威胁,使你的个人医疗变得具有主动性和预见性。
HLI 的目标是为客户度身打造定制服务,使你服的药针对你的病症。
HLI 的目标还包括为你增加 30年以上的健康寿命,让 100 岁成为新的花甲之年。
除了基因组学之外,干细胞科学领域也在酝酿一场变革,用我朋友也是 HLI 联合创始人鲍勃·哈里利的话说,将会“让人类身体内的再生式发动机焕然一新。
”我们并不想跟慢性疾病做斗争,我们所做的近似于培育备用的肺、肝、心脏和肾来替换衰老患病的器官。
基因组学和干细胞固然强大,生物传感器领域中的革命也旗鼓相当。
诸如谷歌、苹果和三星以及其他很多公司正争相对此投入大量资金。
这些传感器将持续对你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心率、血压、血糖,甚至肿瘤或心脏损伤释放出的微小分子都难逃它们的法眼。
与你的基因组相匹配,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将被无缝上传至你的健康管理app,在疾病及伤害来临之前发出预警。
那么谁来支付这笔开销呢?很可能并不是你。
也许是你的保险公司,因为当你不需要住院且寿命延长时,他们能多挣不少钱呢。
2、金融金融是另一个即将迎来巨变的亿万美元级产业。
作为中间商的财务顾问和经纪人将在未来十年中日渐式微。
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将使一切商品都变得更物美价廉,运转速度也更快。
举例而言,我在 IBM 沃森项目组工作的朋友们正致力于为沃森生态系统研发出色的各种应用。
想象一下,有某种科技可以读遍你过去几年中所有社交媒体上的帖子,通过情绪分析判断出你喜欢的东西和价值观。
比如你喜欢科技和时尚,讨厌喝酒和暴力;喜欢欧洲但不喜欢俄罗斯等等。
对千禧一代来说,个人观点就决定了一个人会从何获利。
AI 可以轻易从上万家公司中筛选并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向你推荐合你胃口的投资项目。
而且,AI 还可以监控你的社交媒体及全球市场,并以此为依据让你随心所欲调整投资组合。
另一对我们影响深远的是利用高级机器学习及数据挖掘技术在股票市场上执行算法交易的 AI 公司,这种算法交易是人类永远难以望其项背的。
更厉害的是基于大数据的 AI 贸易。
人类社会正逐渐变成一个充斥着传感器且万物互联的世界。
这将使你的 AI 变得“神一般全知全能”,你(或你的 AI)会对世间任何地方发生的一切无所不知。
我是什么意思呢?如今,已经有公司在利用卫星捕捉并计算大型超市外所停车辆的图像及数量了。
利用这些数据,无需等到季度盈利报告,便可间接得知这家企业的收入如何。
现在,将这种泛在知识的概念延伸至万物,你就会明白金融产业将产生何等变化。
3、保险保险是与概率和不完全认知打交道的古老行业。
然而在“完全认知”的新纪元中,很多事物都将不同于昨日。
我举几个例子。
健康与人寿保险今天,前进汽车保险公司为用户推出一项特别优惠,前提是你让他们在你的车里安装一个能够监测你的车速和加速度的传感器,其实也就是搜集数据来判断你是个好司机还是马路杀手。
那么,将车子想象成你的身体。
想要上便宜的保险?那就让保险公司对你的健康情况进行监测,对你的基因组进行测序。
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代表否定你的保险或是趁着你的基因不好就大敲竹杠——事实上 2008年美国已经出台了名为《反基因歧视法案》的相关法规,明令禁止因为基因问题歧视个体。
我说的创新是指在你允许的前提下,让保险公司以更为优惠的价格帮助你活得更健康长久。
这完全是一种双赢。
保险业还面临着另一种致命一击。
比方说,我的基因组相对而言不受重大疾病困扰:我不抽烟,饮食健康,每天锻炼。
经过传感器认证后,我将这些信息发布在我的社交网络上,同时写上:“嘿,有没有其他同样基因健康、饮食习惯良好且每天锻炼的人想和我一起自保险的?来吧,我们可以组成低风险合作伙伴!”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占 10%份额的最好的保险阵营退出市场,整个保险业将完全垮掉。
目前为止,这种事和“P2P 保险”还不可能发生。
我说的是目前。
“等等,”你会说,“有相关规定来阻止你这么做啊。
”是的,当然,规定是有的,但也只是目前。
正如 Uber 与出租车间的大战,规定也只能让旧秩序苟延残喘一阵罢了。
终究,随着汽车闪亮登场,马鞭制造商还是会退出历史舞台,你懂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