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实验讲解

生物化学实验讲解

生物化学实验细则为了保证生物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培养同学们掌握良好、规范的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特制定以下实验细则,请同学们严格遵守。

1. 实验前应提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并复习相关知识。

2. 严格按照生物化学实验分组,分批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

非本实验组的同学不准进入实验室。

3.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

各位同学进入各自实验小组实验台后,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嬉戏,不得无故离开本实验台随便走动。

绝对禁止用实验仪器或药物嬉耍。

4. 实验中应保持实验台的整洁,废液倒入废液桶中,用过的滤纸放入垃圾桶中,禁止直接倒入水槽中或随地乱丢。

5. 实验中要注意节约药品与试剂,爱护仪器,使用前应了解使用方法,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移动实验仪器。

否则,因非实验性损坏,由损坏者赔还。

6. 使用水、火、电时,要做到人在使用,人走关水、断电、熄火。

7. 做完实验要清洗仪器、器皿,并放回原位,擦净桌面。

8. 实验后,要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一、实验记录实验课前应认真预习,将实验名称、目的和要求、原理、实验内容、操作方法和步骤等简单扼要地写在记录本上。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和数据,应该及时地直接记在记录本上,绝对不可以用单片纸做记录或草稿。

原始记录必须准确、简练、详尽、清楚。

从实验课开始就应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

记录时,应做到正确记录实验结果、切忌夹杂主观因素,这是十分重要的。

在实验条件下观察到的现象,应如实仔细地记录下来。

在定量实验中观测的数据,如称量物的重量、滴定管的读数、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的读数等,都应设计一定的表格准确记下正确的读数,并根据仪器的精确度准确记录有效数字。

例如,光密度值为0.050不应写成0.05。

每一个结果最少要重复观测两次以上,当符合实验要求并确知仪器工作正常后再写在记录本上。

实验记录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反映每一次实验的测量结果,所以,重复观测时即使数据完全相同也应如实记录下来。

数据的计算也应该写在记录本的另一页上,一般写在正式记录左边的一页。

总之,实验的每个结果都应正确无遗漏地做好记录。

实验中使用仪器的类型、编号以及试剂的规格、化学式、分子量、准确的浓度等,都应记录清楚,以便总结实验时进行核对和作为查找成败原因的参考依据。

如果发现记录的结果有怀疑、遗漏、丢失等,都必须重做实验。

因为,将不可靠的结果当作正确的记录,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造成难于估计的损失。

所以,在学习期间就应一丝不苟,努力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总结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书写应使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可使用铅笔作图或用Excel电脑打印制作标准曲线。

在实验报告中,目的和要求、原理以及操作方法部分应简单扼要的叙述,但是对于实验条件(试剂配制及仪器)和操作的关键环节必须写清楚。

对于实验结果部分,应根据实验课的要求将一定实验条件下获得的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对比,并尽量总结成各种图表,如原始数据及其处理的表格、标准曲线图以及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图表等。

另外,还应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必要的说明和分析。

讨论部分可以包括:思考题;实验的正常结果和异常现象;关于实验方法(或操作技术)和有关实验的一些问题;对于实验设计的认识、体会和建议;对实验课的改进意见等(要针对实验操作方面内容,对于应付写缺少仪器设备的不给分)。

实验报告规范格式:一、实验目的:5分二、实验原理: 15分三、实验步骤: 20分四、实验结果: 20分五、讨论分析: 30分六、改进实验建议: 10分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一、实验目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原理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

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三、器材1.试管及试管架2.滴管3.水浴锅四、试剂1.莫氏(Molisch)试剂:5% α-萘酚的酒精溶液,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并用此酒精使总体积达100mL,贮于棕色瓶内。

此试剂需新鲜配制。

2.塞氏(Seliwanoff)试剂:称取间苯二酚0.05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此试剂需新鲜配制。

3.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4.1%果糖溶液:称取果糖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5.1%蔗糖溶液:称取蔗糖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6.1%淀粉溶液:称取可溶性淀粉1g与少量冷蒸馏水混合成薄浆状物,然后缓缓倾入沸蒸馏水中,边加边搅,最后以沸蒸馏水稀释至100mL。

7.0.1%糠醛溶液:称取糠醛0.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8.浓硫酸500mL五、操作1.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溶液各1.5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约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

在二液分界2.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5mL。

再向各管分别加入塞氏试剂2mL,混匀。

将3支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注意观察、记录各管颜色的变化及变化时间。

六、思考题1.可用何种颜色反应鉴别酮糖的存在?2.α-萘酚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实验二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一、目的与要求掌握还原糖和总糖测定的基本原理,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如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

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 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0.9。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1.实验材料小麦面粉(1000 g)2.主要仪器(1)具塞玻璃刻度试管:20 mL×11 (2)滤纸(3)烧杯:100 mL×2(4)三角瓶:100 mL×1 (5)容量瓶:100 mL×3 (6)刻度吸管:1mL×1;2 mL ×2;10 mL×1 (7)恒温水浴锅(8)煤气炉(9)漏斗(10)天平(11)分光光度计3.试剂(1)1mg/mL葡萄糖标准液准确称取80 ℃烘至恒重的分析纯葡萄糖100 mg,置于小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 mL,混匀,4℃冰箱中保存备用。

(2)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称取6.5 g DNS溶于少量热蒸馏水中,溶解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入2 mol/L氢氧化钠溶液325 mL,再加入45 g丙三醇,摇匀,冷却后定容至1000 mL。

(3)碘-碘化钾溶液:称取5 g碘和10 g碘化钾,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4)酚酞指示剂:称取0.1 g酚酞,溶于250 mL 70%乙醇中。

(5)6 M HCl和6 M NaOH各100 mL。

(分别取59.19 mL 37%浓盐酸和24克NaOH 定容至100mL)四、操作步骤1. 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取7支20 mL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1分别加入浓度为1 mg/mL的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配成不同葡萄糖含量的反应液。

表1 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管号1mg/mL葡萄糖标准液(mL)蒸馏水(mL)DNS(mL)葡萄糖含量(mg)光密度值(OD540nm)0 0 2 1.5 01 0.2 1.8 1.5 0.22 0.4 1.6 1.5 0.43 0.6 1.4 1.5 0.64 0.8 1.2 1.5 0.85 1.0 1.0 1.5 1.06 1.2 0.8 1.5 1.2将各管摇匀,在沸水浴中准确加热5 min,取出,用冷水迅速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定容至20 mL,加塞后颠倒混匀。

调分光光度计波长至540 nm,用0号管调零点,等后面7~10号管准备好后,测出1~6号管的光密度值。

以光密度值为纵坐标,葡萄糖含量(mg)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

葡萄糖标准曲线光密度值2. 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1)还原糖的提取准确称取3.00 g食用面粉,放入100 mL烧杯中,先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50 mL蒸馏水,搅匀,置于50 ℃恒温水浴中保温20 min,不时搅拌,使还原糖浸出。

过滤,将滤液全部收集在100 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即为还原糖提取液。

(2)总糖的水解和提取准确称取1.00 g食用面粉,放入100 mL三角瓶中,加15 mL蒸馏水及10 mL 6 M HCl,置沸水浴中加热水解30 min, 取出1~2滴置于白瓷板上,加1滴I-KI溶液检查水解是否完全。

如已水解完全,则不呈现蓝色。

水解毕。

冷却至室温后加入1滴酚酞指示剂,以6 mol/L NaOH溶液中和至溶液呈微红色,并定容到100 mL,过滤取滤液1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混匀,即为稀释1000倍的总糖水解液,用于总糖测定。

(3)显色和比色取4支20 mL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2所示分别加入待测液和显色剂,将各管摇匀,在沸水浴中准确加热5 min,取出,冷水迅速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定容至20 mL,加塞后颠倒混匀,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比色。

调波长540 nm,用0号管调零点,测出7~10号管的光密度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