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永行《中国式精益化管理》心得体会通过学习《精益化管理》这本书,使我深刻的认识到精益化和精细化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细化是一种管理思想,精益化是一种生产模式。
简单地说,精细化立足于细节,立足于点点滴滴,立足于深入基层,关注的是细节,而精益化关注的则是整个流程的合理化。
强调将管理工作做到动态的永不停止的,精益求精,精了还要再精,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精益化管理是企业超越自我、超越竞争者的需要,是企业追求卓越、实现完美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确保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
精益化管理是将精益管理思想和作风贯穿于企业所以工作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将精益化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向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深层次方面发展;同时,结合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性地开展精益管理工作,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渐改变员工工作态度、工作方式、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最终改变公司的管理模式,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
学习《精益化管理》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情况,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精了还要再精,以下是我的一些认识:一、转变观念,做到事事有安排。
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干部是决定因素,因此,在推进安全生产精益化管理过程中,管理干部必须认识到位。
一要转变观念。
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精益化管理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的已经习惯于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对各项工作都是以包代管,大而化之。
二要转变作风。
单位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做到靠前指挥、深入现场,深化、细化管理,养成“细心、耐心、细致”和“勤思考、亲自干、敢负责”的习惯,要经常深入现场、深入基层,严密控制各个工作环节,理顺工作过程,细分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对每项工作、每个任务,都要安排到人,安排到位,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做到事事有安排。
三要加强学习。
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成为管理高手和本专业的内行,才能在安排工作中做到科学合理,细致周到,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完善制度,做到事事有标准管理制度是职工在工作中遵守的规定和准则,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管理制度,单位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因此,要保证单位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和精益化运作,必须具备规范的、精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才能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判断是否符合制度和标准要求。
三、强化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做事有分配激励机制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细化各种目标,明确责任,推行管理目标责任制,是我们实行精益化管理一条最基本、最有效的做法。
通过建立完善的员工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工作的量化分解,使每个岗位都有责任、各项工作层层分解,实现从单位、班组到个人,都权责清晰、责任明确。
通过目标分解,有效地调动广大管理者及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各级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企业各项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四、通过看本书特别是第三章时时刻刻关注成本和效率的研读,此章的主要内容是事情要扎扎实实地做,要一件一件地做,各种损耗要一分一厘地算,电耗要一度一度地降,如果没有这种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一切都是空话,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形象,生动的实例,受到了一次愉快而深刻的思想,管理知识教育。
进一步启迪了思维,开拓了视野,细细品味感受很多。
首先,我深刻了解到精益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还提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做起,从细微处入手。
对于企业是一样的道理,现实的工作中,需要做大事的机会非常少,多数人,多数情况下只能做一些琐碎,单调的事情,或平淡,或鸡毛蒜皮。
但这就是工作,这就是生活,每一个个体成为不可缺少的基础。
工作中往往因一件小事而导致全盘否定,就会出现100-1=0的现象。
因此,在现代管理中细节决定实体发展的成败。
其次,从自身而言,通过学习意识到,在工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合理定位,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果把企业必作“人”一样的系统,把总经理或领导层比作“头”,把中层管理比作“身体”,把基层人员比作“肢体”,如果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能合理“定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地位,干好自己应干好的工作,发挥好自己的“专长”,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不然很可能就是寸步难行。
第三,就企业而言。
认为应该加强本企业的文化建设。
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企业在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上,特别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标准越来越高的社会趋势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日见明显。
就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是种意识,观念,是种态度与文化。
因此,在企业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做每一件事哪怕是小事,都要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事无巨细,不断培养个人扎实,严谨的工作风格。
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查,时时有计划,事事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消除管理上的盲点,企业在竞争中才能步步为赢!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系统,全面地了解了精益化管理的深邃,洞悉了精益化管理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于个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深远意义。
我将把精细化管理认真的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立足本职工作,放眼未来,与广大同仁们一起,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实现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
《复命精神》读后感本书着重从个体角度培养有复命精神应具备的智慧,通过修心、修行、修文化,帮助你突破自我局限,让潜在的价值得以发挥,你终于成为你自已。
复命精神要求个体进行自我修炼:会学习、有智慧、能成功、懂经营、会管理,具备了契约意识,为组织复命,为社会复命,通过为组织和社会创造价值而得到回报,回到为自已复命,让个人的责任能力得以提升,从而实现个人成功与组织成功的和谐统一。
读《复命精神》我的体会是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做到对自我的修炼,修炼好自已,首先必须会学习,明白学习的目的拿来用的,学问本身并不怎么样,学问必须加以运用,才能发挥作用,要成为能够活学活用学问的人,你必须首先成为有实行能力的人,知识是从外学来的,能力是自已炼出来的,能量是在实践中修出来的,知慧是心灵觉悟出来的;学习是拿来转变观念的,要活得有意义,就需要有一套价值观,做事靠知识,做人靠观念,有价值观就具备了选择的能力,知道哪些是自已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做该做的称为善,止于至善。
学习是拿来预防和治疗心灵感冒的,也就是说管理好自已,让我们的思想和灵魂可以通过新知识的涤荡而得以升华,让我们的认识与境界产生质的飞跃,要端下学习态度,将我们的心胸敞开,就有新的思想和机会进来,会聆听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做好高质量的沟通,让自已变态,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放下心态,想成功就要空杯,用归零的心态,去学习,有重生的勇气,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过程,首先要注意听清、理解、还原、检验、反思。
其次是用框架式的方法,从大画面到小画面,从概况到具体的学习方法,用围棋式的方法,先点后面,灵活而方便的学习,用像棋式的方法全面系统逐步推进的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得来知慧,而智慧又高于知识,遇到问题知道怎么解决叫能力,能不能解决叫做智慧。
健康的智慧的吸引法则是如果想改变生命中的任何事,就要通过改变思想来吸引一切事物来到自己的身边,当一个人想清楚要什么时,他就成为吸引那些事物的磁铁,像日常生活中说话措辞的重要性,使用友善温和的语言,会将事物引向好的方向,而恶言恶语相对时,则会带来不好的结果,这就是意味着我们的心灵会给万物非常大的影响力,会创造出很多的新世界,人类的心灵会有非凡的力量,要有想着完美的念头,当我们看到完美就召唤它过来。
人类所有的疾苦、贫困和不幸,都是起因于不完善的想。
想成功秘诀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这是一种状态,然后必须有成功的条件,包含方向和办法,在工作中会选择正确的方向,采用有力的办法,这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体现。
再就借口是成功的羁绊,战略是成功的关键,以上四个要素是完整的成功模式。
懂经营要做好人际关系,创造价值并体现我们的使用价值,打造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是有结果。
完成了任务不等于获得了结果,做事情有结果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如创新精神与创造性劳动是实现这一超能力的唯一途径。
达成目标要有渠道,它是一种社会资源,借助渠道是一种智慧,如贵人能缩智短你奋斗的时间,众人即团队让你做大事,敌人是那些让你永不停息的激励者,同仁是价值观相同的人,亲人是你宁静休息的港湾,朋友是你的第三根拐杖,自已才是真正掌握命运舵手的人。
充分利用身边有利的条件和专业,经营好人和事,凡是小人物很会管别人,向外瞧,发现问题,经营事;而那些大人物很会管自已,向内瞧,发现高度,经营人!总之,人生修炼基本分四个层级:他人为我干什么?我为自己干什么?我为他人干什么?我带领一伙人给大家干什么?所以人生价值还不等于有意义,个人成功也不等于生活幸福。
过去认为获取了财富与地倖是有价值有意义,其实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才是最大的财富。
要成功还要会管理,做一个好的领导者,识才用人先要选对人,对部下的特点、能力、甚至个人的性格了如指掌,然后给他们能真正发挥自己特长的舞台,使其内在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比如有的人生性豁达,喜欢开门见山;有的人比较爱面子,需鼓励才能发挥干劲等等,所以根据员工的性格以及讨论的话题采取不同的策略。
就是用人之长,避人之短的用人艺术,管事易,管人难,管人易,管心难,其实最不听话的是我们自己那颗心,优秀的管理者首先要学会做一个人灵魂的雕塑家,他要懂得安其人先安其心,充分了解下属所存在的长板与短板,将长板变得更和,更有价值,而不单纯的强调让他如加长他的短板,才是一个雕塑家的真实作用。
作为管理者要打造一个有战斗力的好团队,首先要招对人,这个人认可你和你团队的人,才能产生默契,招到有能力的人和个性好的人,才能带出团队作风,认真、快、坚守承诺,去保证完成任务,决不找借口。
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就是带作风,这个作风就是赋予战斗力的灵魂,一个团队离不开英明的制度,没有制度的约束,就会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产生摩擦,使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如果制定一个与大家利益都休戚相关的制度,就会对大家的行为有一个约束,不会抱怨什么。
一个人要想幸福一生,必须常怀敬畏之心:一是对法律的敬畏,法律、法规、制度一旦制定,就必须自觉遵守,即使有些法律条文当时不很合理,你也要尽力遵守等待修订。
二是对金钱的敬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否则会祸及自身及亲人。
通过努力当你获得了财富,要更加珍惜,因为你不会理财财最终就不会理你。
三是对权威的敬畏。
要成功还得会管理,会管理体现在领导力,一是领导有力:信任力,也就是说信任是一种能力,信任完全来源于自己,与他人无关,信任是一种能掌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