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法律硕士法理学冲刺必备论述题(二)
6 ,论述法在执行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作用。
7、试述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杜会作用的主要表现。
8 、论法律制定的合宪性和法制统一性原则。
9 、试论述我国立法权限的划分。
10 、试论法律体系的三大结构要素的区别。
参考答案
6 、答: ( 1 )在阶级社会中。
法除了有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这个主要作用外。
还具有执行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所谓社会公共事务,是指与阶级统治作用相对来说的。
这些事务与阶级统治并无直接关系。
而在客观上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
( 2 )在各个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共事务相关的法律性质、作用、范围不尽相同。
但总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维护人类基本的生活条件。
这些基本条件包括最低限度的公共治安。
绝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食品卫生、生态平衡、交通安全等。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公共安全法、人权法规、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交通法都是为达这种目的而制定的。
其二。
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
包括确定生产管理的一般规则,确定各种交易行为的根本规范。
确定基本劳动条件等。
如产权法、合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
这些方面的法是为了减少生产和交换过程中的偶然性和任意性,提升确定性和连续性。
增加交易安全。
减少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提商生产和交换的效率。
其三。
组织社会化生产。
随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
生产的社会化水准越来越高。
以致壮会只有集中众多的资金、技术、劳力才能完成诸如水利,能源、交通、航天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国家通过法律对之实行组织,管理和实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须。
其四,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以及相关产品、
劳务、质量要求的标准,以保证生产安全。
防止事故。
保护消费者的
利益。
这些领城中的法律规范往往包含了人类在自然交往的过程中,
对各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解和经验总结,是技术规范的法律化。
其五,推动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教育、科学和文化是关系一个
民族乃至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
特别最近代以来。
科学技术成为社会
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各国都通过立法来保障和推动教育、科学和文化
事业。
相关义务教育法、科技振兴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法律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 、答: ( l )阶级对立的社会中。
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这是法的社会作用中的核心作用:其二是实行社会管理的作用。
( 2 )在维护阶级统治作用方面。
法作为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其目的就是维护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杜会秩序。
在经济、政治、思想进德领城使统治阶级的意志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杜会意志。
当然在阶级社会中。
因为被统泊阶级的斗争。
统治阶级可能在自己的
法律中也规定一些保护被统治者利益的条款,以期暂缓各阶级矛盾。
此外。
为保护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
法律也会对统治阶级中个别成员
的犯罪行为为实行惩罚。
( 3 )除了维护阶级统治这个核心作用外。
法还具有管理、组织社
会的作用。
也就是实行社会管理的作用。
大体来说,主要表现为:维
护人类基本生活条件,比如制定相关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交通通信
等法规:维护生产和交换的基本秩序。
如制定产权法、公司法、海商法、信托法等,组织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确定相关技术规范等。
随着社
会的持续进步。
法的社会管理作用将持续增强。
( 4 )法律在维护阶级统治和实行社会管理两方面的作用上是相互
依存、缺一不可的。
二者作用的大小会随着时代、情势和国家任务的
不同而发生变化。
此外。
执行杜会管理方面的法吕。
因为在不同的杜
会制度下。
也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
所以有较多的借鉴愈义。
8 、答:法律制定合宪法原则是指法律制定必须符合宪法精神和
规定。
包括立法主体的合宪性、内容的合宪性和程序的合宪性等。
立
法主体的合宪性是指在所有法律的制定过程中。
法律制定主体都必须
有宪法赋予的权利或经特别授权。
其制定的内容必须是属于该职权范围,不能超越权限侧定法律。
凡没有法定职权或未经授权制定法律的
行为,均属无效行为。
内容的合宪性性经过法律制定产生出来的法律
内容要合乎宪法原则。
宪法精神和宪法具体规定。
不得有同宪法原则、宪法精神。
宪法规定相违背、相冲突。
相抵触的内容。
程序的合宪性
是指所有法律制定过程要在法定程序实行。
法律制定的统一原则是立
法合宪性原则的继续。
它要求立法机关所创设的法律内部和诺统一做
到各个法律体系内各项法律,法规之间衔接和相互一致,相互协调。
首先,必须统一立法尺度。
一切法律制定都须以宪法为报据。
不能违
背宪法,地方法规不能与中央法规相抵触。
其次。
应注意各个部门法
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配合。
但又要防止重复。
最后,应避免不同类
别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
或同一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
9 、答,相关法律制定的权限划分所形成的制度结构被称为立法
体制。
它既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机关关于立法权限划分的制度。
也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之间及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之间关于法律制定权限
划分的制度。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一种”一元、两级、多层次”的
立法体制。
所谓“一元”是指根据我国宪法规定。
我国是一个单一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我国的立法体制是统一的、一元化的。
全国范围内只存有一个统一的立法体系,不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立
法体系:所谓“两级”是指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立法体制分为中央立
法和地方立法两个等级;所谓”多层次”,是指根据宪法规定。
不论是
中央级立法。
还是地方级立法。
都能够各自分成若干个层次和类别。
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
我国立法权限的划分如下:
( 1 )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权限:A、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有权修改宪法。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
改变或撤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