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大学法理学复试真题

南京大学法理学复试真题

法理学一、法学导论二、法的本体1.法律意识2.调整性法律关系3.一般法 *24.法的渊源 *35.法律心理6.法律规范的结构7.法律部门 *28.法律规范的溯及力9.特别法10.不成文法11.强行性规范12.成文法13.部门法体系14.法律责任 *215.法的预测作用16.法的规范性17.权义复合规则18.法的强制作用19.法律规则20.法的意志21.法律效果22.法律义务23.法律效益24.派生性法律关系25.构成新规则 *226.法的效力来源27.法律行为 *228.法的实效29.法律位阶30.判例法 *231.法律概念32.法律关系33.法的形式34.法律原则 *235.权力36.法律权利37.衡平法38.授权性规则39.法的一般作用40.法律事实41.应有权利42.法律关系客体43.实体法44.法律事件45.简述法产生的集中具体形式46.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干系如何47.简述法律关系的内容48.划分法的部门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49.简要说明法律意识的分类50.简述法的适用的特征51.什么是法的强制作用,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52.法的规范作用有哪些53.为什么说法是规范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54.试论法的溯及力的概念及其适用规则55.简述法的分类56.试论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及认定57.简论判例法对成文法的意义58.试论法的规范性特征59.试论法律关系的特征60.阐述权利与义务在结构功能上的相互关系61.如何理解法律体系的概念及其意义62.如何理解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63.试论法律事实与一般事实之间的区别及其意义64.试述法律适用的概念及基本要求65.试述影响法律效力发生实效的相关因素66.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评析67.结合西方学者的研究,谈谈你对法律责任本质的理解68.试论法律行为的构成69.试论法律责任的构成70.试论法律的规范性特点及意义71.试述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核心范畴 *272.举例分析法律规则的分类及其意义73.结合相关案例,阐述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的原则74.结合相关实例,论述法律责任的理论根据75.试论自然法学家对‘法'的定义76.试论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办法77.试评权力的“法无授权即物权”78.试述法的效力的范围79.试述法律权利的特点80.试述法律原则的适用特点与条件81.举例说明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82.试述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83.举例说明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84.法的局限性85.政党法律程序的意义三、法的起源和发展1.法的历史类型2.法的继承 *33.法系 *34.法的起源5.法的移植 *26.法的继承性7.英美法系8.原始习惯9.法与原始习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0.试论当代世界主要法律体系的特点11.原始习惯转变为法律有哪几种主要方式和途径12.试述法的起源的不同学说13.简述大陆法系的形成、法律分类、起源及其特征14.简述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15.试论法的移植16.如何理解当代中国法的创制过程中的“法律移植与本土化”问题17.大陆法系特征概述18.结合法律移植否定论和肯定论理论,谈谈为什么法律移植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19.试论法律在起源上与宗教规范的关系20.试论法律全球化的内容21.试论英美法与大陆法系的区别 *222.试述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四、法的运行1.法律调整机制2.立法体制 *23.法的实现 *24.法的现代化5.法的适用6.法律草案7.无效解释8.职业法律意识9.立法原则10.立法程序11.法律推理12.授权立法13.法律执行14.法律案的表决15.外部法律监督16.法律方法17.价值分析方法18.法解释 *219.司法体系 *220.实证分析方法 *221.法律职业 *222.立法体制23.法律解释24.执法体系25.法的历史解释 *26.狭义的执法27.法的体系解释28.法律论证的外部证成29.类比推理30.执法31.法律论证32.论述法律监督的意义及其实现途径33.如何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保障机制34.试论法律解释的必要性35.试分析“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中“事实”和“法律”的含义36.简述法律监督的构成要素 *237.简述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式38.谈谈你对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理解39.试论法律创制的原则40.试分析法律解释的特征41.试从成文法的特点来理解法律解释的必要性42.试述司法、司法权、司法制度三者之间的关系43.试述执法的正当程序原则44.试述法律职业的概念与特征45.试述我国立法的民主原则46.试述法律职业思维的特点47.试论阶级分析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意义及其不足48.试述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及其国情依据49.试述立法的合理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50.略51.结合中国实际,阐述立法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原则52.试述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53.试述法律职业共同体对我国的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54.试述法律事实监督的功能55.如何劣迹“一个公正的法官是一个冷冷的中立者”这句话56.试述法律确认和保障自由的原则57.结合实例他他那守法的根据和理由58.结合实例谈谈我国司法的原则59.司法权行使的原则60.科学的实事求是和法律的实事求是的区别61.法律职业伦理的道德性五、法的价值1.法的价值 *22.人权的法律化3.法律上的自由4.简述法的自由价值 *25.试论法的正义价值观6.试论法的秩序价值 *27.试论法律与自由8.试论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9.试论法律对人权的保护10.试述法的价值体系的特征及其构成11.结合实例谈谈解决价值冲突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六、法与社会1.法律文化 *72.法的社会性3.法的概括性4.法律文化的结构5.法治 *36.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如何7.试论社会主义法和共产主义道德的相互作用8.试论法在规范微观经济方面的作用9.试论法律文化的结构10.试论现代法治国家的特征11.辨析法治和德治的关系1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是社会性和民主性的统一13.要建设法治国家,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法制改革14.中西法律文化主要存在哪些差异15.试论法不溯及既往作为法治原则的意义16.试论法与民主政治的一般关系17.请根据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谈谈你对将“见危不救”纳入法律调整规范的理解18.评议法治优于人治。

2018 年一、名词解释1.法律规则2.法的效力3.法律方法4.司法5.法律部门6.法律推定二、论述1.如何理解“法无禁止即自由”2.试论义务和责任的关系3.试论法律继承的内容4.试论正当程序的价值5.试论法律原则适用的限制6.结合实例论法的作用的限度2016 年一、名词解释1、权利能力2、司法权3、法律继承4、行政法规5 、权力6、依法治国二、论述题1、立法者的意志能否被还原。

为什么?请结合实例说明。

2、试述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举例说明。

3、“正义有着一张普陀米修斯的脸”这句话出自哪位法理学家,法理学含义是什么?4、试述法对自由的确认保障的一般方式与原则。

5 、有人说,法无授权即禁止,这种论断你是否同意。

6、法律原则的适用。

2013 年法理学真题名词解释法的一般作用1、法的溯及力2、法律部门3、立法解释4、执法5、简答题法律原则适用的特点和条件1、权利义务是法律的核心的原因2、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点3、举例说明法律价值冲突与解决原则、4、法律确保自由的原则、5、6、分析“在一个法律体系中,法律能比较容易得到人民的服从是最主要的而强制性的手段只能是次要或辅助的。

(亚里士多德)”所蕴含的法理学原理。

2012 年名词解释1、衡平法2、法律原则3、法律行为4、历史解释5、类比推理6、法的继承性简答题1、论述法产生的一般规律2、试述法的效力范围3、法与民主政治的一般关系4、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谈谈你对将“见死不救”纳入法律调整范围的看法。

5、论述法律权利的特点、6、简述“争议不仅应当被实现,而且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这句话所蕴含的法理学原理。

2011 年名词解释1、构成信规则2、法律权利、3、判例法4、法律文化5、法律论证的外部证成6、立法体制简答题1、试述发的效力价值冲突及其解决方式2、试述法的秩序价值、3 、试评:权力的“法无授权即无权”4、试述法律实施监督的功能5、你是如何理解“一个公正额法官是一个冷冷的中立者”这句话的?6、阅读下列名言,阐述其中的法理韵味“一个人不可能服从或无法依循的法律是无效的,并且不算是法律因为人们不可能从前后矛盾(的规则)或依其行事”2010 年名词解释1、实证分析方法2、法律原则3、权力4、狭义的执法5、法的体系解释6、人权的法律化简答题1、试述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区别2、结合相关实例,试述法律责任的理论根据3、试述自然法学家对于“法”的定义4、试述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5、试述法律职业共同体对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6、阅读下列名言,阐释其中的法理意蕴:“无论是谁做出的判决,如果他没有让其中一方当事人陈述自己的意见,哪怕判决事实上是正义的,他的行为也并非不当。

”2009 年名词解释1、法律概念2、法律关系3、法的形成4、执法体系5、法治6、法的历史解释论述题1、试述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核心范畴2、举例分析法律规则的分类及其意义3、结合相关案例,阐述法律原则的认定和归责的原则4、结合中国实际,阐述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原则5、试述法的价值体系的特征及其构成6、阅读下列名言,阐述其中的法理意蕴:“法律所尊重的东西,在我看来就是神圣的。

如果出于权宜之计的考虑,即使是为了公众的便利,突破了法律的防线,我们将不再有任何确定的东西。

仅仅是因为处于改革的时代就以其为理由牺牲法律原则是不值得的。

”2008 年名词解释1 、法系、2、判例法3、法律位阶4、立法体制5 、司法解释6、法律文化简答题1、试述法律责任的构成2、试述法律行为的结构3、试述法的规范性特点及意义4、试述执法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5、试述法对人权的保护作用6、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第 64 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试述其中法理意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