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肝胆肾膀胱PPT课件
15
3、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1)在志为怒
怒,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气血上逆,阳 气升泄,故《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 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 如: 大怒——肝的阳气升发太过——故说“怒伤肝” 。 肝阴血不足——肝的阳气升泄太过——稍刺激, 即易发怒
16
(2)在液为泪
泪有濡润眼睛,保护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
肝│过 亢│妄行│甚或突然昏迷(气厥)
疏│
失│
│胸胁两乳
常│
│经气不舒│或少腹胀痛
│疏 肝│
│泄__气│
│不 郁│血行障碍│胸胁剌痛肿块
│及 结│
6
2)促进消化吸收
脾胃的消化吸收饮食物的功能 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助小肠化物)
与肝的疏泄有密切关系
生理:
肝主疏泄 ——气机调畅 ——协调脾升胃降 ;调节胆汁分泌与排泄——促进消化吸收
头胀 面红目赤
藏│ │
口苦 急躁易怒
血│ │血液妄行:吐血 衄血 呕血
失│
女子月经过多崩漏
常│肝血│两目干涩昏花
不足│筋脉拘急屈伸不利肢体麻木
│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
14
主疏泄 正常
气机调畅,血运通达 肝血充足,肝木得养
主藏血 正常
病理:
肝失疏泄 气机逆乱 血随气逆--藏血失调
肝失藏血 阴不制阳 肝阳亢盛--疏泄失调
不足│
色枯少泽甚变形脆裂
│目失:两目干涩 视物不清
所养 甚则夜盲
20
肝经风热__目赤痒痛 热伤__肝风__ 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津血 内动 目斜上视 肝经湿热__目黄
21
4、胆的生理功能
贮存、排泄胆汁
生理:
肝的精气--生成胆汁----------助消化
疏泄功能--控制调节胆汁--排泄
《灵枢·本输》称“胆者,中精之府”, 。《东医 宝鉴》说:“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
如:肺主呼气宣发 脾主升清 主吸气肃降 胃主降浊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 平衡失调,称为“气机不畅”。
4
生理:
肝主—主升--气机--气血—经络通利 疏泄 主动 调畅 和调 脏腑器官协调
5
病理:
│血随│胸胁胀满头昏胀痛
│疏 肝│气逆│面红目赤急躁易怒
│泄__阳│ │失眠 多梦
│太 上│血液│吐血咯血月经过多
疏:疏通、疏导
泄:发散、宣泄
指肝具有主升、主动的生理特性,有保
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面:
调畅气机 调节情志 促进消化 影响排精、月经
3
1)调畅气机 指肝的主升、主动特性,能疏通、畅达 气机,协调气血运行。
气机--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脏腑 功能活动形式的概括。
先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即 生殖之精,是构 成生命的原始物 质
先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即 生殖之精,是构 成生命的原始物 质
29
先天之精--藏于肾,是人体生命
肾
补
的原动力
藏 资充
组成肾中
精助
精气
后天之精---除供机体活动外,
其余藏于肾
爪--即爪甲,为筋之延续。“爪为筋之余”
爪甲赖肝血营养,视爪甲之荣枯可测知肝血 之盛衰。
18
(4)开窍于目
指肝的经脉上联于目系,目的视力有赖肝 血的濡养。
生理:
│筋得:强健有力 肢体运动自如 肝血│血养 爪甲坚韧 红润光泽 充足│
│目得血养:视物正常
19
病理:
│血不:关节屈伸不利肢体麻木
肝血│养筋 手足震颤爪甲软薄
精气的生理功能。
精的含义: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本物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7
广义之精:
泛指一切精微物 质,包括肾所藏 的精气、脏腑之 精、水谷之精、 气、血、津液。
狭义之精:
是指肾中所藏的 精气中的一部分 具有生殖能力的 物质。又称“生 殖之精” 。
28
肾所藏的精又分:
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肝气太过--胆汁外溢:口苦 黄疸
25
五、肾与膀胱
1、肾的解剖形态和概况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 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 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 本”。肾在五行属水。
26
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肾藏精--指肾具有贮存、封藏
第二章 藏象
肝与胆
肾与膀胱
1
四、肝与胆
1、肝的解剖形态和概况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肝 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肝在五行 属木,主动,主升。所以《素问·灵兰秘 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 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 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2
2、肝的主要生理能
(1)主疏泄
7
病理:
肝失 疏泄
气机 不畅
脾胃--脾不升清:眩晕 纳呆
升降
腹胀 泄泻
失常--胃不降浊:呕恶 嗳气
脘腹胀痛
胆汁--胆汁郁滞:胁肋胀痛
分泌
纳呆
失常--胆汁外溢:口苦 黄疸
8
3)调节精神情志
指肝的疏泄功能有调节精神、情志活 动的作用。
生理:
有利于
肝主--气机调畅 脏腑功能 精神愉快 疏泄 气血和调 协调平衡 心情舒畅
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
在病理情况下,可见泪液的分泌异常:
肝的阴血不足——两目干涩,实质上即 是泪液的分泌不足; 风火赤眼,肝经湿热——可见目眵增多 ,迎风流泪等。
17
(3)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
筋--即筋膜,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
络关节、肌肉的组织。 筋膜有赖肝血滋养,才能活动灵活、有力。
22
病理:
肝气__胆汁__胁胀痛 厌油腻
肝疏泄 郁结 郁滞 腹胀 便溏
失常
疏泄_ 胆汁_上逆:口苦吐黄苦水
太过 外溢
黄疸
23
5、肝与胆的关系
一脏一腑通过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两者在生理、病理上互相联系
生理上:
肝疏泄--- 胆汁生成、正常排泄 -----助 消化
24
病理上:
肝气郁结--胆汁郁积:胁痛 肝失疏泄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 的功能
12
生理:
濡养自身,制约肝阳--保证疏
│贮藏
泄正常
│血液 防止出血(另收摄血液)
肝│
藏│
活动 情绪激动 气温上升
血│
│
│调节 └需血量↑─肝排血─供机
血量
体需要
┌需血量↓─部分血藏于肝
│
休息 情绪稳定 气候寒冷
13
病理:
│肝不│不能制约肝阳--肝阳上亢:
肝│藏血│
9
病理:
肝失 疏泄
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
肝升太过 肝阳上亢
精神抑郁 沉闷不乐 多愁善虑 悲忧多疑
精神亢奋 烦躁易怒 失眠多梦
10
4)调节排精、月经
生理:
肝主--调畅--任脉通利——月经应时 疏泄 气血 冲脉充盈 孕育正常
病理:
肝失--气血不和——经行不畅 痛经 闭经 疏泄 冲任失调 带下 不孕
11
(2)主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