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客家文化
1930年1月,著名的古田会议后,毛 泽东率部途经宁化时,曾写下光辉的 词章《如梦令· 元旦》:“宁化、清 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 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 红旗如画 。
宁化红色历史文化 content
宁 化 革 命 纪 念 馆 宁 化 红 军 医 院 旧 址
客家人结婚历来有闹洞房的习俗, 又称搞新娘。婚礼闹房连续三天, 这三天内不分大小,男女老幼均 可参加。而客家闹房,还受一种 观念的支配,认为越闹越吉祥。
宁化红色历史文化 content
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 石壁是 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红军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毛 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宁化进行过 革命实践活动
2008年宁化石壁客家祭 祖习俗入选福建省第三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宁化石壁客家祭 祖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
宁化客家祖地 content
宁化石壁客家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1995年落 成后,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并 将每年公历10月定为“祭祖月”,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 一届。宁化石壁客家祖地被海内外客家人公认为客家人 的“麦加”,客家人的“朝圣中心”
宁 化cont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 道菜。酿豆腐是中原传统饮食习 惯与迁徙地特殊产生生活方式相 结合的典范食品。
“汀州八大干”之一的宁化老鼠干 是用捕获的山、田鼠,剥去皮毛, 置糠入铁锅,将鼠架其上加盖薰成 干。有滋补功能,以猪肉、冬笋、 大蒜炸炒田鼠干,香酥适口,为下 酒名菜
宁化 客 家 婚 嫁 content
开伞出门是由新娘的亲兄弟
开伞,无亲兄弟的由其他亲属代替。 开伞者站在大门口左边,打开伞后, 由陪娘拉上新娘从伞底下穿过。走到 轿门前新娘有点假意不愿进去,还流 泪哭唱,甚至用脚踢轿门,陪娘就用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或者回去早生贵 子的吉利话劝她上轿。
宁化 客 家 婚 嫁 content
宁 化content 饮食文化
烧卖是宁化客家传统小吃。把芋子煮烂,剥皮,捣成 糊状,掺入地瓜粉反复揉搓,切成小圆团,捍成圆形 的皮,再用葱、香菇、瘦肉丁、萝卜等做馅,包成圆 锥形,放入蒸笼约20分钟,取出装盘,洒上麻油、酱 油,趁热食用,有嫩、香、鲜的美味。
宁 化content 饮食文化
宁化客家擂茶是一种饮料。将茶叶(淮山茶叶或大茶叶)、青草 药、茶油、放入擂钵,擂烂,再倒入煮熟的绿豆(或赤豆)、猪 小肠、花生、炒米、粉皮、粉干混合而成后,即可食用。擂茶味 道鲜美,既可解渴,又可充饥,且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之功效 福建省第二批非遗保护名录:客家擂茶制作工艺”
目录
一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二
宁化客家文化简介 宁化客家饮食文化 宁化客家酒文化 宁化石壁客家祖地 宁化客家婚嫁文化
Add your title 三
Add your title 四
五 Add your title
六
宁化红色历史文化
宁化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 麓,为闽赣两省交界县之一。这 里是三江(闽江、赣江、汀江)源 头之一。至今已有1280年历史。 2011年底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 国分部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 产——千年古县”。 中原的优秀文化随客家辗转南迁 而陆续传人,直接影响和促进当 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形成较为 独特的客家方言、民间文艺、风 俗习惯和传统意识,产生了客家 文化。
宁化 酒 文 化 content
客家酒酿为宁化特产。自古至今,宁化客 家人盛情好客,远近闻名,客来必以家酿 酒浪相待。饮酒必到尽兴,欢乐而散客家 娘酒是客家原住民用糯米酿造的一种酒, 属于黄酒。客家米酒主要原料是糯米,以 天然微生物纯酒曲发酵而成,不加酒精和 任何添加剂,是纯天然绿色饮品,可以直 接饮用,也可与鸡等一起煲。有活气养血、 活络通经、补血生血以及润肺之功效 宁化客家人但凡婚嫁、寿宴等都热衷 于大办筵席请客,小则十几桌大则几 十上百桌,形成了独特 酒文化现象。 宁化客家人办酒席,喜欢大鱼大肉, 以吃饱为上。在农村要大块红烧肉配 饭。城区一般习惯“八大碗”即:鸡、 面、燕、肉,后续四道时鲜菜,最后 甜汤散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