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哲学形成性考核册

管理哲学形成性考核册

《管理哲学》作业1一、填空题1、管理哲学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2、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

3、经验管理是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主要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9世纪)。

4、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子、孟子主张以(礼)治国。

5、中国古代法家提出以(法)治国。

6、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

7、要成为管理主体,除了具有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威)。

8、管理客体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9、人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10、重视人的需要是管好人的关键。

二、选择题1、管理哲学的产生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理论基础(ABCDE)A、经验管理,即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B、古典管理理论C、“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E、马克思主义的管理理论2、管理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BCD)A、良好的政治素质B、具有专和博的知识素质C、掌握正确的哲学理论D、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E、具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理论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BCDE)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4、在管理领域,影响较大的西方几种人性假设理论主要有(ABCD)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E、W理论5、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ABCD)A、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方法B、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C、抽象和具体的方法D、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E、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思维方法6、决策的基本特征如下(ABCD)A、决策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没有目标无法进行系统决策B、决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追求目标的优化C、决策过程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最优,选择过程就是一个优化过程D、决策具有可行性E、决策具有随意性7、决策的基本类型可分为(ABCDE)A、根据决策目标,决策可分为定型化决策,非定型化决策和准定型化决策。

B、根据其重要程度,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和一般决策。

C、按决策的目标要求,决策可划分为理想决策和满意决策。

D、按决策范围,决策可分为国际决策、国家决策、集团决策和个人决策。

E、按总决策结果可分为肯定型、非肯定型、风险型。

8、组织中的矛盾关系包括(ABCDE)A、个人与组织的矛盾关系B、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关系C、集权和分权的矛盾关系D、稳定和变革的矛盾关系E、“宽”与“严”的矛盾关系9、协调的类型可分为(ABC)A、制度性协调B、沟通性协调C、利益性协调D、常规性协调E、临时性协调10、广义的管理具有如下特点(ABCDE)A、管理是面向集体的B、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假造和保持一种环境C、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命和目标D、管理的核心在于决策E、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获得社会经济绩效11、现代文明社会的三大支柱是指(ABC)A、教育B、科技C、管理D、计算机E、生物技术12、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原则(ABCD)A、生态持续B、经济持续C、社会持续D、文化持续E、文明持续13、对现代经济管理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至少有以下几方面(ABCE)A、是否尽职尽责B、是否有利于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的目标C、是否符合被管理者的需要D、是否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E、是否与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相一致14、城市土地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ABCDE)A、价值的密集性B、经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C、城市土地利用具有固定性D、城市土地在自然特性方面具有差异性E、城市土地在利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具有复杂性15、城市污染的主要问题包括(ABCDE)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C、噪声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E、气候恶化三、名词解释1、管理哲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问。

2、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有一定权威,担负管理工作的人。

3、管理客体—即管理对象,是指进入管理主体管理实践活动领域,接受管理主体协调和组织、指挥、使用的客观对象。

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4、定性思维方法—是指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四、简答题1.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的关系答: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一般哲学要概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虽然也存在于管理领域中,但没有反映管理活动的特点。

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带有管理领域的特点。

(2)联系:管理哲学受一般哲学观点的指导和影响。

管理哲学在建立自己的概念、范畴、基本理论时,要在一般哲学观点指导下进行,要吸收一般哲学的合理成分和有益的因素。

2.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答: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管理哲学研究的是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关于管理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哲学范畴。

而管理学属于具体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具体理论、具体问题,比如,管理决策、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控制等。

(2)联系: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二者之间存在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管理科学要受管理哲学的指导和影响。

管理哲学研究管理领域中更高层次、更一般的共性,它注重从管理的整体性上揭示各种管理活动中深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这些本质和规律适用于管理科学和各种管理活动。

3.管理哲学的特点答:管理哲学具有两方面特点:(1)与管理科学相比较,管理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具有较高层次的概括性。

(2)与一般哲学相比较,它的概括层次低于一般哲学。

简言之:就理论概括层次而言,管理哲学低于一般哲学,而高于管理科学。

4.管理哲学的作用答:(1)管理哲学能够把一般哲学具体化,成为联系一般哲学和管理科学、管理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发挥一般哲学的指导作用。

(2)管理哲学能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

5.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答:人之所以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看:(1)从人的作用看:有了人的作用,物和财才可能成为社会生活的因素,成为管理客体。

(2)从管好人的意义上看:在管理过程中,只有管好了人,才能通过人实现对物力和财力的管理。

(3)从人的特性上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在管理客体系统中,人的要素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管理主体的管理,不像管理客体中的物和财那样只是机械地接受管理。

五、论述题1.简述“儒”、“墨”、“道”、“法”、“兵”的管理哲学思想要点答: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以“仁”为本、“正名”、“知天命”,提倡先富后教,以礼乐为教,修己治人等。

在行政管理上主张施行仁政;在教育管理上主张以学“礼”为基本内容,并倡导“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经济管理上主张“节用”、“薄敛”、“使命以时”。

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从物质利益是一切争斗的原因这一思想出发,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尚贤”,“节用”、“尚俭”“节葬”,“天志”、“明鬼”等。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从“道”生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哲学思想出发,反对人为地制造出一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规则,主张“自然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提倡“损有余而补不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提出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从趋利避害的人性观出发,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统治术,提出“抱法处势”的管理思想。

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强调全局的重要性,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争取主动权;提出“奇正相生”的观点,着重“奇正形胜”的管理思想。

2.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答:(1)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区别与对立。

A、二者所处地位不同:管理主体处于指挥地位,管理客体处于服从地位,形成指挥与服从的关系。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二者存在着自控和受控的矛盾。

(按:教材对管理主体的自控和管理客体的受控所作的解释值得商榷。

)(2)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依赖、相互统一。

A.二者互为前提,离开一方,另一方不复存在;B.二者的区分具有相对性:(a)在管理活动中,人既可以作为管理主体,也可以作为管理客体。

(b)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管理主体,在另一时空条件下则可能成为管理客体。

(c)每一个人既可以把自己当作管理主体,也可以把自己当作管理客体。

C.二者的相互作用使管理客体不断凝结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东西,不断转变为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从而实现管理目标。

3.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答:(1)矛盾分析的思维方法:A、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B、矛盾的特殊性:每一事物的矛盾在存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个性;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A.两点论:(a)存在于同一事物的诸矛盾中,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b)在同一矛盾的两方面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B.重点论: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中要着重抓主要矛盾的解决,在同一矛盾中要着重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解决;C.两点论和重点论要相结合、相统一:在抓好主要矛盾解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

(3)联系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A.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一种客观存在;B.联系的普遍性:a、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周围其他事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c、每一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也是相互联系的。

(4)过程论的思维方法。

A.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B.事物变化和发展的状态:量变到质变;C.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管理哲学》作业2一、填空题1、对一个企业管理来说,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三种类型。

2、管理活动的共同特点,都是由计划、组织、控制三个阶段组成的运动过程。

3、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而且有社会属性,决定人的本质的是社会属性。

4、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物关系、物人关系、人际关系三个方面。

5、协调的主要哲学依据是矛盾的同一性。

6、管理更深层的目的在于追求“真、善、美”。

二、选择题1、决策的基本特征如下(ABCD)A、决策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没有目标无法进行系统决策B、决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追求目标的优化C、决策过程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最优,选择过程就是一个优化过程D、决策具有可行性E、决策具有随意性2、决策的基本类型可分为(ABCDE)A、根据决策目标,决策可分为定型化决策,非定型化决策和准定型化决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