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带输送机施工方案汇总

皮带输送机施工方案汇总

目录1 工程概况: 02 主要编制依据 03 开箱检查 04 基础检查 05 滚筒安装 (1)6 托辊安装 (1)7 拉紧装置安装 (2)8 卸料车及清扫器的安装 (2)9 皮带的连接 (2)10 皮带机试运转 (4)11 质量控制措施 (5)12 HSE措施 (6)13 主要施工机具及手段用料 (6)14 主要施工劳动力安排 (7)15 工程验收 (8)16 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目标管理流程图 (8)17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18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控制程序 (11)1 工程概况:2 主要编制依据2.1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

2.2 皮带机安装图及厂商随机资料。

3 开箱检查3.1 皮带输送机安装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3.1.1 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应齐全;3.1.2 按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要求,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书。

3.1.3 变形、损伤和锈蚀;包装应良好;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3.1.4 构件应有规定有焊缝检查记录和预装检查记录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4 基础检查4.1 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和有关基础、支承建筑结构的实测资料,确定连续输送主要设备的纵向和横向中心线以及基准标高点,作为设备安装的基准。

站房、基础、预埋件、预埋螺栓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表4-1的规定:4.2 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基础实际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20mm。

4.3 组装头架、尾架、中间架及其支腿等支架应符合下列要求:4.3.1 机架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4.3.2 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偏差在任意25m长度内不应大于5mm;4.3.3 在垂直于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平面内,机架横截面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两对角线长度平均值的3/1000;4.3.4 机架支腿对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

4.3.5 中间架的间距,其允许偏差为±1.5mm,高低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1000;4.3.6 机架接头处的左右偏移偏差不应大于1mm;钢筋混凝土站房、基础、预埋件、预埋螺栓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表4-15 滚筒安装组装传动滚筒、改向滚筒和拉紧滚筒应符合下列要求:5.1 滚筒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2mm;5.2 滚筒轴线与输送要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5.3 滚筒轴线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5.4 对于双驱动滚筒,两滚筒轴线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0.4mm;6 托辊安装6.1 组装托辊应符合下列要求:6.1.1 托辊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6.1.2 对于非用于调心或过渡的托辊辊子,其上表面母线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且相邻三组托辊辊子上表面母线的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2mm;6.1.3 组装皮带式输送机时,托辊、滚轮和辊子装配后,其转动均应灵活。

7 拉紧装置安装7.1 拉紧滚筒在输送带联接后的位置,应按拉紧装置的形式、输送带带芯材料、带长和启、制动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7.1.1 垂直框架式或水平车式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应全行程的20%~40%,其中,尼龙芯带、帆布芯带或输送机长度大于200m的,以及电动机直接启动和有制动要求者,松动行程应取小值。

7.1.2 绞车或螺旋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100mm。

7.2 绞车式拉紧装置装配后,其拉紧钢丝绳与滑轮绳槽的中心线及卷筒轴线的垂直线的偏斜偏差均应小于1/10。

8 卸料车及清扫器的安装8.1 卸料车、可逆配仓输送机、拉紧装置的轮子均应与轨道面相接触,但允许其一个轮子与轨道面有间隙;卸料车、可逆配仓输送机其间隙不应大于0.5mm,拉紧装置其间隙不应大于2mm。

8.2 刮板清扫器的刮板和回转清扫器的刷子,在滚筒轴线方向与输送带的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带宽的85%。

8.3 带式逆止装置的工作包角不应小于70°,滚柱逆止器的逆转角不应大于30°,安装后减速器应运转灵活。

9 皮带的连接9.1 输送带的连接方法均采用硫化胶接法进行连接,其硫化接头的型式、尺寸和硫化工艺,以及所用胶浆均应按橡胶输送带制造厂的规定选用。

输送带联接后应平直,其直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输送带接头的直线度允许偏差9.2 热硫化法应符合下列要求:9.2.1 应将接头部位的纤维层和胶层按下表的形式和尺寸剖切成对称的阶梯,亦可根据带宽和加热器的型式剖割成与胶带长度方向相垂直的线,并应涂以胶浆使其粘着,然后,应用液压或螺栓施加1.5~2.5Mpa的压力,并应在电或蒸汽加热到144.7±2℃下保温,经过硫化反应使生胶变成硫化橡胶,且其强度应达到输送带本体强度的85%~90%。

胶带接头的剖割尺寸要求(mm)9.2.2 接带芯用的胶浆应分为稀浆和稠浆两种,稀浆应为一份橡胶料浸入六份汽油内溶解成的稀糊状胶浆;稠浆原料应与稀浆相同,但其汽油的数量应改为三份。

接头时应先涂一层稀浆,待干后,再涂稠浆接头处覆盖胶的配方应与本体覆盖胶一致。

图-1 硫化连接剖割1——上覆盖胶;2——纤维层;3——下覆盖层;4——运行方向9.2.3 保温时间宜符合下列要求:⑴当输送带总厚度小于或等于25mm时可按下式计算:T=1.4(14+0.7i+1.6A)式中T-----保温时间i------纤维层数A-----上胶与下胶的总厚度⑵当输送带总厚度大于25mm时,可按下式计算:T=1.4(17+0.7i+2A)⑶在正式硫化前应进行试验,并应校正温度和时间两个参数。

9.2.4 硫化连接所需增加的输送带附加长度L0可按下式计算:L0=1/2B+S(I-1)式中:L0-------需增加的输送带附加长度(mm)B--------输送带宽度(mm)S---------剖割阶梯长度(mm)i----------纤维层数10 皮带机试运转连续输送设备试运转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试运转应由部件至组件,由组至单件,由单机至全输送线;且应先手动后再机动,从低速至高速,由空负荷逐渐增加负荷至额定负荷按步骤进行。

10.1 连续输送设备试运转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0.1.1 各润滑点和减速器内所加油、脂的牌号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10.1.2 连续输送设备的输送沿线及通道,应无影响试运转的障碍物;10.1.3 所有紧固件应无松动现象。

10.1.4 电动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制动装置、操作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均应经模拟或操作检查,其工作性能应灵敏、正确、可靠。

10.1.5 盘动各运动机构、使传动系统的输入、输出轴旋转一周,不应有卡阻现象;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输送机运转方向就相符合。

10.2 空负荷试运转: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0.2.1 当输送带接头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10.2.2 拉紧装置调整应灵活,当输送机启动和运行时,滚筒均不应打滑;10.2.3 当输送带运行时,其边缘与托辊侧辊子端缘的距离应大于30mm。

10.2.4 驱动装置的运行应平稳;10.2.5 所有滚轮和行走轮在轨道上应接触良好,运行平稳。

10.2.6 运动部分与壳体不应有磨擦和撞击现象;10.2.7 减速器油温和轴承温升均不应超过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和密封应良好。

10.2.8 空负荷试运转的时间不应小于1小时,且不应小于两个循环;可变速的连续输送设备,其最高速空负荷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全部试运转时间的60%。

10.3 负荷试运转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10.3.1 整机运行应平稳,应无不转动的辊子;10.3.2 清扫器清扫效果应良好,刮板式清扫器的刮板与输送带接触应均匀,并不应发生异常振动;10.3.3 卸料装置不应产生颤抖和撒料现象。

11 质量控制措施11.1 根据工程情况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加强现场作业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

图9-1 质量保证体系11.2 认真组织施工人员熟悉皮带机的安装图纸和皮带机安装施工规范,严格按照安装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控制各项安装偏差。

11.3 严格执行安装工序交接制度,严把每道工序的合格关,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偏差,做到上一道工序不合格,绝不进入下道施工工序。

11.4 认真贯彻执行技术交底制度,主要工序均应有详细的切实可行的书面交底,使班组清楚任务,明确技术要求,规范标准以及作业程序。

11.5 认真详细的做好工程原始资料的记录,正确、及时的编写整理交工资料,确保工程质量跟踪有据可查。

11.6 皮带连接过程中要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特别要注意胶浆的选用、配比和保温温度、时间等技术参数,皮带粘贴后要特别注意皮带连接的平直度。

12 HSE措施12.1 坚持周一的安全活动及每天班前的安全提示,教育全体施工人员遵守公司的各项HSE规定;遵守业主的有关安全规定,遵守本工种的操作规程。

12.2 在技术交底的同时也要进行HSE交底。

各级管理人员在安排和检查工作时,要讲HSE,为班组提供一个安全、文明、整洁的作业环境与休息条件。

对现场出现的不安全隐患和违反HSE管理规定的操作应及时加以制止,并要求责任人整改。

12.3 皮带机安装过程中,散件较多,所以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个零部件堆放整齐,避免零件丢失。

12.4 皮带机托滚安装过程中,一定要将托辊放好,并放置障碍物,以免托滚在安装过程中从栈桥滚落,砸伤下方施工人员。

12.5 现场用电应由专人统一管理,禁止非专业人员随意接电,电工人员应经常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使之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设备就位后必须立即进行静电接地。

12.6 班组操作人员在施工中,要相互照应、相互提示,遵守HSE条例,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人伤害。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为他人创造良好的HSE环境。

12.7 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不得穿拖鞋。

2m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并张挂安全网。

吊车吊装设备时,现场设专人指挥,吊臂下严禁站人。

12.8 HSE监督员要做好巡检工作,及时纠正各种违章行为,消除事故隐患;搞好现场搭设的脚手架材料选用、搭设、验收、使用、拆除等各环节的控制管理。

12.9 施工人员做好材料、设备、施工机械布置,保持作业现场文明整洁。

13 主要施工机具及手段用料13.1 主要施工机具见表13.1主要施工机具一览表表13.113.2 主要施工手段用料见表13.2主要施工手段用料一览表表13.214 主要施工劳动力安排主要劳动力计划安排15 工程验收15.1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完毕,必须经空负荷及负荷试运转合格后,方可办理工程验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