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20)1 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是(C)A.动物的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生物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内因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2 在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B.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C.变异和自然选择都是定向的D.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3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比较中,错误的有(C)A.后者以种群为研究对象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C.两者都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变异的重要来源D.后者认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4 若要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生命进化的第二阶段,应选取的实验材料是(A)①海水②NH3、CH4 ③核苷酸④氨基酸⑤蛋白质⑥核酸⑦粘土A ①②③④⑦B ①⑤⑥C ②③④D ①②⑤⑥⑦5 在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过程中,第二阶段形成的物质是(D)A NH3、CH4B 嘌呤、嘧啶C 单糖、核苷酸D 原始的蛋白质、核酸6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论”已为广大学者所认同,这一假说与“自然发生论”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点是(B)A 生命都是从非生命物质中突然产生的B 生命都是从非生命物质产生的C 生命是在目前条件下从非生命物质产生D 生命发生是与宇宙中某些星球的生物相关7原始大气的成分中不含有的气体是( B)A.水蒸气和氢气 B.氮气和氧气C.硫化氢和氰化氢 D.甲烷和氨气8 目前在生命起源过程的研究中,经实验证明完全有可能的阶段是(A)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C.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少子体系D.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9 第一位系统阐明生物进化思想的是(C)A 达尔文B 布丰C 拉马克D 杜布赞斯基10 内共生说较好的解释了(A)的起源A 细胞器B 细胞核C 细胞膜D 以上所有11 真核细胞的祖先可能是(B)A 真细菌B 古细菌C 贾第虫D 双滴虫12 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A )A.化石证据 B.胚胎发育上的证据 C. 解剖证据 D.结构方面的证据13 在生物分界学说中,能较好地说明生物进化阶段和进化关系的是(C)A.三界说 B.四界说 C.五界说 D.二界说14 所有爬行类直接或间接的均为哪类动物的后裔( A )A.杯龙类 B.鱼龙类 C.翼龙类 D.鸟龙类15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 B.功能由低等到高等C.形态由小型到大型 D.结构由简单到复杂16 (B)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A 古生代B 中生代C 新生代D 太古代17(C)是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繁盛的时代A 古生代B 中生代C 新生代D 太古代18 下列不属于恐龙的是(A)。
A 翼龙B 霸王龙C 禄丰龙D 禽龙19 全世界的人同属于一个物种,是因为(D)A.肤色、鼻型相同 B.发色、发型相同C.眼色、面型相同 D.彼此可以通婚,且后代可育20 某一鸟类种群由于自然原因而被分割成两个群体,它们分别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经过600万年后,如果把这两个群体的后代放到一起,它们最可能(C)A.具有同样的交配季节 B.陷入对相同资源的竞争中C.彼此产生了生殖隔离 D.形成种内互助的合作关系21 区分单型种和多型种的标准是看物种层次中是否具有( C)A 半种B 姐妹种C 亚种D 变种22 适于解释化石记录中存在缺失的是(C)A 遗传平衡B 渐变论C 间断平衡D 遗传漂变23 澳大利亚有袋类(如袋狼)和其它大陆的真兽类(如狼)形态和生活习性非常类似,它的这种现象称为(B)A.趋同 B.平行 C.辐射 D.分歧24 在第四纪的更新世,一次大冰川将一群棕熊从主群中分离出来,它们在北极严寒环境中进化成北极熊,这是(D)的结果。
A.趋同 B.平行 C.辐射 D.分歧25 下列核苷酸替代速率最低的是(B)A 同义替换位点B 非同义替换位点C 内含子区D 5’非翻译区26 如果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较近,具有共同祖先的话,那么它们很可能(C)A 身体结构无差异;B 有相同的染色体变异;C 有相同的蛋白质结构;D 有相似的DNA 序列27 对生物生存制约性小的分子进化速度( C)A.慢 B.不快不慢 C.快 D.恒定28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猿分化的时间约为(C)A 200-300万年前B 400-500万年前C 600-700万年前D 1400万年前29目前大家普遍认为人类起源于( C )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澳大利亚30 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距今440万年前的“阿尔迪”化石属于(B)阶段A 南方古猿B 始祖地猿C 能人 D直立人31 在我国四川发现的距今200万年前的巫山人化石为( B)化石。
A 南方古猿B 能人C 直立人D 智人32 下列哪种人的化石距现在的时间最近(D)A.云南元谋人 B.北京猿人C.广东马坝人 D.北京山顶洞人33 化石材料最丰富,研究得最全面的是(C)A.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直立人 B.非洲的直立人C.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 D.欧洲的直立人34 下列哪项是南方古猿所具有的特征(C )A.会制造工具 B.会人工取火C.能直立行走 D.会用骨针缝制衣服35 从古猿到人的过渡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D)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B.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C.大脑逐渐发达,产生了语言D.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36 下列关于现代人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生物分类学家把所有人类都归于同一物种B.生物分类学家把所有的人类分为三个人种C.生物分类学家把所有的人类分为四个人种D.人类学家把所有的人类归属于同一个人种37 全世界潮间带的生物群落非常相似,原因是这些环境中的生物(B)A 具有共同祖先B 发生了协进化;C 大规模相互迁移造成D 受到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二填空(30)1、现代人类生存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第四纪人类世)2、植物登陆成功和有颌类的出现是发生在(志留)纪的最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
3、(裸蕨)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陆生植物。
4 在(二叠纪)晚期,全球发生了地质历史中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
5、(白垩)纪是恐龙由鼎盛走向完全灭绝的时期6、新生代有(2)个纪。
新生代的(第四)纪是人类出现并迅速发展时代。
7、化石按保存的特点可以分为(遗体化石、模铸化石、遗物化石、遗迹化石)8、(甲胄鱼)是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的化石;(鱼石螈)是最早的两栖类化石;(蜥螈)是最早的爬行动物化石。
9、哺乳动物起源于(兽孔)类。
10、生物进化的动力主要是(自然选择)。
11、(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标志,(环境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条件12、根据物种形成的地理特性可分为(异地种形成、邻地种形成和同地种形成)13、根据种形成所需的时间和中间阶段的有无可将物种形成分为(渐进式)的种形成和(骤变式)的种形成。
14、(物种)是宏观进化的基本单位。
15、亲缘关系较近的生物间的特化式进化表现为(分歧、辐射和平行)16、构成进化趋势的两个分量是(表型)趋异和(谱系)趋异。
17、(线系)反映的是微观进化趋势,(谱系)反映的是宏观进化趋势。
18、在细胞水平上,遗传系统的进化体现为(染色体)的进化;在分子水平上,遗传系统的进化就是(基因)和(基因组)的进化,以及与之相应的(蛋白质)与(蛋白质组)的进化。
19、致同进化的机制主要有(不等交换)和(基因转换)20、建立(分子系统学)的前提是分子进化速率的恒定性。
21、(基因水平转移)是指遗传物质在不同物种的基因组之间的转移。
22、形成新基因的途径有(基因重复、基因延长和外显子改组)23、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基础是以生物大分子(进化速率恒定)为前提24、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双脚直立行走),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是(地猿)。
25、人类进化的第二个阶段是(南方古猿阶段)。
26、(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27、生态系统进化的动力是(灾变)和(替代)28、特化式进化包括(分歧、辐射、平行和趋同)29、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30、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原始生命诞生的时间(37-38亿年前后)31、形态结构进化的方向有(复杂化、简化)32、形态结构进化的总趋势(复杂性的提高和多样性的增长)33、鹰鸽比为8:5时的混合对策是(ESS)34、微观进化的基本单位是(无性繁殖系和种群)三判断(10)1 三叶虫化石为寒武纪的指相化石。
×2 鱼卵化石属于遗迹化石。
×3 通过杂交可以形成新物种。
√4 通过多倍化可以形成新物种。
√5 通过杂交和多倍化形成新物种是典型的量子种形成方式。
√6 姐妹种间有完善的生殖隔离。
√7 继承式物种形成属于渐进式种形成。
√8 人类的进化表现为高速进化。
√9 一种核酸分子或其上某一区域所受的功能制约越多,其核苷酸替代率就越低。
√10 木村资生否认存在有利突变和有害突变。
×11 选择性剪接可以重组编码各种蛋白质结构域的序列从而创造新的嵌合蛋白质。
×12 某基因组DNA含量大小说明了其生物进化的程度和遗传复杂性的高低。
×13 内含子的进化速率要高于非同义替换,甚至接近同义替换的进化速率。
√14 转座、复制滑移均可导致基因组的扩增。
√15 基因家族各成员一般表现为致同进化。
√16 同源转座元件的重组可导致基因的缺失或重复。
×17 假基因没有转录活性。
√18 表观遗传引起的表型变异不能遗传。
×19 人猿分界的标准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
×20 尼安德特人为晚期智人。
×21 山顶洞人为早期智人。
×22 克罗马农人代表欧洲的早期智人。
×23 现代人为人科中唯一现存的物种。
√24 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和信息总是从组织化水平高的部分向低的部分流动。
×25 生态演替是生态系统在中等时间尺度上的变化。
√26 生态系统的进化是周期性的、可逆的变化。
×四简答(2)1、简述原始细胞的演化过程①小分子到形成杂聚合物②无序的杂聚合物到多核苷酸③多核苷酸自组合成为分子准种④分子准种形成超循环组织⑤分隔结构的形成⑥原核细胞生命的形成2、影响生物进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①遗传系统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②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素材③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3、请分别描述下面各图的进化趋势A:无表型趋异,无谱系趋异,从而造成没有进化的趋势B:有表型趋异,无谱系趋异C:有谱系趋异,无表型趋异D:有表型趋异,有谱系趋异4、什么是灭绝?你如何理解灭绝的生物学意义灭绝就是物种的死亡,物种总体适合度下降到零,是种形成的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