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劝学情景默写含答案

劝学情景默写含答案

1.《劝学》中用蚯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强却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来证明用心专一的好处,用相
反的事例“,”来揭示用心不专的坏处。

2.《劝学》中,作者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中的“假于物”在文中分别是
指“”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用“”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4.《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5.荀子的《劝学》中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最接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释了学与思的关系。

7.荀子在《劝学》中阐述了广泛学习与不断思考的关系,他指出君子只有通过
“”,才能达到“”的效果。

8.古人议论喜用对比。

比如荀子的《劝学》中将螃蟹的“”与蚯蚓的“”相比照,强调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9.《荀子·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0.《荀子·劝学》中以在顺风中呼喊为喻,形象阐明学习能借助外物提高自己的道理时说,
“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并没有加大,“____________________”。

11.《劝学》中,荀子以“,”和千里马一跃也达不到十步远构成对比,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

12.《劝学》中荀子指岀,螃蟹的身体虽比蚯蚓强健,但它们“” ,这是螃蟹“”的缘故。

1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
“”一句,则说明了君子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原因。

14.(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舟为例,设喻,说明君子禀赋与一般人并无二致,只是善于借助外物而已。

15.荀子《劝学》中以车马为喻,来说明君子资质与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假舆马者假舟楫者
3.用心一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4.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8.用心躁也用心一也
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10.顺风而呼而闻者彰
1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3.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