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的乘法口诀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总课时编号:14
教学内容:
课本第25~2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2.进一步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口诀的意义,会背口诀,并会用它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教学难点:
理解口诀的含义,初步掌握口诀的编写方法。
自主学习方案:
一、读一读、想一想:
二、记一记:
先读一读上面的乘法口诀再记一记
三、学一学:
认真读一读第25页
四、想一想:
(1)通过预习我还想知道。
(2)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在《自主学习方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三、交流提升
1.全班交流
提问:通过课前的学习,你记住了哪句口诀?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相机板书说出的口诀。
(板书:一二得二、二二得四等)
2.交流“2”的乘法口诀
出示例题3主题图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哪些信息?
1×2=2表示什么意思?2×2=4呢?
全班交流:1×2表示一个跷跷板坐2人,即1个2;2×2表示二个跷跷板上坐4人,即2个2相加。
提问:你觉得算式后面的乘法口诀和前面的算式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口诀的前半部分别是算式中的2个乘数,口诀的后半部即是算式的结果)一起看着算式再读读相对应的口诀。
(板书前面没说出的口诀)
追问:2×1=□用哪句口诀?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2×1和1×2的乘数相同,因此可以用同一句口诀来计算,即一二得二。
在编制口诀时,通常将小的乘数先说。
3.探讨“3”的乘法口诀
出示例题4主题图
提问:你能像刚才一样,结合图说说每道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吗?算式后面的口诀和前面的乘法算式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一只小船坐3个人,我们可以写出这样的乘法算式1×3=3,编出的口诀是“一三得三”;2只小船坐6人,它表示2个3相加,可以写出算式2×3=6,口诀“二三得六”;三只小船坐9人,表示3个3相加,可以用3×3=9表示,口诀“三三得九”。
(相机板书缺少的口诀)
小组里记口诀
全班交流:你记住了哪句口诀?师生可以对口诀(师说前半句,生对后半句)一起看着算式再读读口诀。
课件出示想一想:3×1和3×2
提问: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了解可以用刚才学的口诀)
小结:将乘数按照从小到大的方式和乘得的结果串联起来,便形成了乘法口诀。
并且,乘数相同,乘数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只需要一句口诀。
比起前面用加法算乘法算式的结果要方便的多。
4.研究“4”的乘法口诀
谈话:知道了乘法算式和口诀之间的联系,想不想自己也试着编口诀?
出示例题5主题图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表格
指出:用表格可以清楚地记录出几节车厢的人数。
(学生直接口答:一节车厢坐4人,两节车厢坐8人等等)
提问:口诀可以怎样编呢?
学生自学例题5(第26页)
全班交流:你学会了什么?(说说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几个4相加,以及口诀与前面乘法算式的联系等)能接着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
相机板书: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提问:观察4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游戏:对口诀。
5.完成“想一想”和“试一试”。
强调:1×1=1,口诀是“一一得一”。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将课题板书完整:1—4的乘法口诀。
四、巩固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读题,明确题目要求:①看算式摆小棒;②把算式填写完整;③把口诀填整。
学生独立作业。
同桌互相检查摆小棒和填写的情况。
强调:口诀中的数字要大写。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检查。
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看图同桌两人中一人用铅笔指着卡片,另一人说得数和口诀。
完成后再交换。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先根据得数想口诀,熟练后再根据口诀想得数。
5.“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用3句话描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提醒:算式后面要加单位。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谈话:回家后和爸爸妈妈玩2、3、4的乘法口诀“对口令”游戏。
板书设计:
1~4的乘法口诀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