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测试(二)
(测试范围:七年级下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得分:
一、识记性默写(20分)
1. ,至今已觉不新鲜。
,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赵翼)
2.,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3.苍苍竹林寺,。
,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散人》)
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6.故园东望路漫漫,。
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7.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李白《峨眉山月歌》)
9. ,。
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10.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
二、理解性默写(80分)
1.《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
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诗句:,。
2.《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诗句:,。
写诗人活动的两句是:,。
3.《峨眉山月歌》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4.《春夜洛城闻笛》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诗句:,。
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诗句:,。
5.《逢入京使》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
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诗句:,。
6.《滁州西涧》一诗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或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句子:,。
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诗句:“,。
”
7.《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诗人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的两句是:,。
通过写景表现晚景凄凉,国家由繁盛转为衰落的句子是:,。
8.《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是:,。
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的两句是:,。
9.《约客》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或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的句子):,。
用对偶句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
10.《论诗》说明文学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诗句:,。
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的诗句:,。
11.《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20分)
(1)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
(2)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
(3)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
(4)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5)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6)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7)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
(8)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9)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
(10)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的名句是:,。
12. 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成语“刮目相看”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13. 《口技》:最能表现口技者表演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赞扬口技人摹仿声响无所不有的语句是:,。
强调舞台、道具简单的语句是:。
任意默写一句《口技》中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句子有:。
14.《伤仲永》:表明作者写作目的的语句是:,,,。
点明仲永才能衰退原因的语句是:
写出仲永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的语句是:
15.《狼》:议论点题的句子是:。
最后一段说“狼亦黠矣”,文中表现了狼的“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