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思维方法有哪些创意练习方法六种常用的思维方法(1) 相似法。
现实世界中,从宇宙星系到原子内部运动都存在着种种相似之处。
例如,植物界普遍存在构造与功能相似的叶绿素;动物界普遍存在构造与功能相似的血红素。
而叶绿素与血红素之间又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叶啉络合物。
叶绿素是叶啉结合了镁元素,而血红素是叶啉结合了铁元素。
这种相似的根源来源于植物的共同祖先核前生物体。
请看,因为相似关系竟将表面看来毫无关联的不同事物连成一个完整的封闭性系统了。
又如,人类科技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很相似。
许多民族都不约而同地经过了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同时这些民族的社会也经过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几乎完全同步前进。
再如,科学理论方面也存在着相似内容。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遗传学、声学等学科,因内部构成都起源于量子,于是产生量子学的各种不同分支:量子物理学、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射电天文学、量子遗传工程学、量子声学等等。
但是,相似不等于相同。
相似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相同和变异的矛盾的统一。
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通过相似法中的相同部分看到事物前后之间的承袭关系,又可以通过变异部分看到事物前后之间的差异及发展关系。
(2)相反法。
事物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似现象,而且还存在着相反现象。
有大必有小;有强必有弱;有虚必有实;有吸收必有排泄;有吸引必有排斥;有聚合必有分离;有守恒必有不守恒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反而去剖析、反证、推理、理解、概括、设想、加深、巩固和扩展对下面知识领域的认识与把握。
(3)破析法。
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有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往往给初学者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
这么厚一大本书,怎么读呀?或者,这么多公式、定律、规律、原理,怎么记得住呀?这时,我们就应该运用破析法去对付它们。
例如,学习外语,首先找出它与汉语的一般共同点与不同点,然后再找出它在语音、语法、词汇等各个大部分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再逐步寻找出每一种具体的语音方法、语法现象、构词方式等细节方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目前流行的一些日语速成教材,普遍应用了破析法来编写,所以才能收到速成的良好效果。
(4)溯源法。
任何事物者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它的本质与规律,只有通过追溯到本源上去,才能真正掌握和船长理解。
因此,溯源法有很重大的实践意义。
有人认为这种方法似乎是很浪费时间,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弄清它的来龙去脉。
众所周知,不求甚解是学习最大的敌人之一。
在创造性思维中,溯源法往往是新的发明创造的动力。
魏格纳因为发现非洲西海岸和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彼此吻合得十分巧妙,追本溯源而创立了大陆飘移学说。
(5)宏微对比法。
许多事物在宏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但由于微观上的点点差异,往往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例如,学习外语时,因为一个字母不同,或者完全相同,但读音不同,声调不同,其词义完全不同之类的事例是很多的。
无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都有这种情况存在。
因此,在学习时,就要时刻注意将它们进行宏观与微观的对比,才能牢固地掌握其词义及形态特征。
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宏微对比往往是发现新的科研专题征的最好契机。
贝克勒尔因为注意到了放在硫酸钾铀矿石上面的照相底片有了微观变样,而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和天然放射线。
贝尔则因为注意到了电报接收机上偶然听见的微弱声音而发明了电话。
天文学家的每一次发现,几乎都是通过宏微对比的途径走向成功的。
(6)扩展、缩微法。
扩展是将已学过的知识作基础,向纵横两个方法延伸,以加深与巩固原有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
匈牙利女翻译家卡莫洛姆布就是用这个方法在二十五年中学会使用十六种外语的。
其具体实施方法就是扩展法的具体化类推法。
所谓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就是利用事物的共同性质或特征,扩展到其他事物扣去,进一步掌握新的知识。
微缩是将已学过的宏观知识作显微验证。
其具体实施方法是还原法。
还原法的实质是把认识引导到由抽象到具体。
一条定律、规律,一种原理、原则,一个公式、模式、要真正深刻理解和掌握,就必须将它作显微验证,举一反三,就像数学习题、化学实验、物理观察一样,反复进行,认真实践。
科学思维方法一、归纳与演绎法一归纳法归纳是根据对某类事务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对象及其属性之间必然联系的认识,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如研究者意欲建立一个关于患者求知需要护理的假说事先必须收集有关患者因不了解自身疾病的预防、诊治原则和护理要点等而导致得病或影响康复的相关资料和理论依据,然后从这些资料中归纳出〝应满足患者求知需要〞的一般结论。
这就是归纳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二演绎法演绎是从一般性知识引出个别性知识,即从一般性前提得出特殊性结论的过程。
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只要推理的前提正确,推理的形式合乎逻辑,则推出的结论也必然正确。
归纳与演绎二者可以互相补充,互相滲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归纳则是对个别事务、现象进行观察研究,而慨括出一般性的知识。
作为演绎的一般性知识来源于经验,来源于归纳的结果,归纳则必须有演绎的补充研究。
二、分析与综合法一分析法通过对整体中各个部分的单独研究,以了解整体的本质的思维方法即分析法。
如:1. 定性分析回答有没有、是不是。
2. 定量分析回答〝有多少〞。
3. 因果分析原因引出结果,回答〝为什么〞。
4. 可逆分析结果成为反过来的原因分析。
5. 系统分析动态的、多层次的分析。
二综合法综合法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属性、要素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进行考察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综合法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认识事务的全貌及其本质规律。
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分析向综合转化,另一方面综合还要向新的分析转化,不断研究和认识新事务、新问题,以构成和发展科学理论体系。
三、推理法推理是以已知的判断为前提,求出作为结论的新判断的思维活动过程,是一种理性认识活动。
包括:类比推理、演绎推理、辩证思维中的推理等。
如:患者跌倒可能造成新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这已是并非少见的事实,根据这种判断,通过类比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性的判断,即只有满足患者的〝安全〞需要,才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于是建立了〝安全需要护理〞理论。
四、论证法论证法是用已知是真的判断以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
五、抽象法抽象法是指人们在获得大量感性资料的基础上,舍弃其表面的、现象的成分,抽取其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成分,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全面的认识,进一步逻辑地再现事物的内在规定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
创意思维常用练习方法头脑风暴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最为人所熟悉的创意思维策略,该方法是由美国人奥斯本(Osborn)早于1937年所倡导,此法强调集体思考的方法,着重互相激发思考,鼓励参加者于指定时间内,构想出大量创意的意念,并从中引发新颖的构思。
脑力激荡法虽然主要以团体方式进行,但也可于个人思考问题和探索解决方法时,运用此法激发思考。
该法的基本原理是:只专心提出构想而不加以评价;不局限思考的空间,鼓励想出越多主意越好。
此后的改良式脑力激荡法是指运用脑力激荡法的精神或原则,在团体中激发参加者的创意。
三三两两讨论法此法可归纳为每两人或三人自由成组,在三分钟中限时内,就讨论的主题,互相交流意见及分享。
三分钟后,再回到团体中作汇报。
六六讨论法六六讨论法(Phillips 66 Technique)是以脑力激荡法作基础的团体式讨论法。
方法是将大团体分为六人一组,只进行六分钟的小组讨论,每人一分钟。
然后再回到大团体中分享及做最终的评估。
心智图法心智图法(Mind Mapping)是一种刺激思维及帮助整合思想与信息的思考方法,也可说是一种观念图像化的思考策略。
此法主要采用图志式的概念,以线条、图形、符号、颜色、文字、数字等各样方式,将意念和信息快速地以上述各种方式摘要下来,成为一幅心智图(Mind Map)。
结构上,具备开放性及系统性的特点,让使用者能自由地激发扩散性思维,发挥联想力,又能有层次地将各类想法组织起来,以刺激大脑做出各方面的反应,从而得以发挥全脑思考的多元化功能。
曼陀罗法曼陀罗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宫格图,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的八个圈内,此法也可配合六何法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逆向思考法是可获得创造性构想的一种思考方法,此技法可分为七类,如能充分加以运用,创造性就可加倍提高了。
(1)逆向蜂拥而作法-在考虑某一构想的过程中,如果努力朝着与目的相反的方向思考,反而会茅塞顿开。
(2)更上一层楼法-该构想的要点是目前认为理所当然的方法未必最好的。
进一步对其他方面也要作仔细的探索,这就是逆向思考法。
(3)顺势反击法-对于在理论上被认为是正确的事,要敢于反过来思考一下,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逆向法。
(4)形式逆向法-在考虑构想时,应该设法在形式上颠倒过来考虑一下,这样就容易得到良好的启示。
(5)调头法-例如从钢笔的重到轻、从天然材料到人造材料、从粗到细等等都调过头来,自由的进行构想,由此得到启示。
(6)现场确认法-在触及问题实质但经过多次努力仍无法突破时,如果再退一步对问题作再认识,就能意外的想出好主意。
(7)翻里作面法-推翻对某一现象的评价。
例如,反过来对被认为是最大的不足之处思考一番,这样就可以轻易地找到优秀发明的线索。
分合法分合法(Synectics)由Gordon 于1961年在《分合法:创造能力的发展(Synectics: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一书中指出的一套团体问题解决的方法。
此法主要是将原不相同亦无关联的元素加以整合,产生新的意念/面貌。
分合法利用模拟与隐喻的作用,协助思考者分析问题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观点。
属性列举法是由Crawford于1954年提倡的一种著名的创意思维策略。
此法强调使用者在创造的过程中观察和分析事物或问题的特性或属性,然后针对每项特性提出改良或改变的构想。
希望点列举法这是一种不断的提出希望、怎样才能更好等等的理想和愿望,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优点列举法这是一种逐一列出事物优点的方法,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
缺点列举法这是一种不断的针对一项事物,检讨此一事物的各种缺点及缺漏,并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检核表法检核表法(Checklist Method)是在考虑某一个问题时,先制成一览表,对每项检核方向逐一进行检查,以避免有所遗漏。
此法可用来训练员工思考周密,及有助构想出新的意念。
七何检讨法七何检讨法(5W2H检讨法)是六何检讨法的延伸,此法之优点及提示讨论者从不同的层面去思巧和解法问题。
所谓5W,是指:为何(Why)、何事(What)、何人(Who)、何时(When)、何地(Where);2H指:如何(How)、何价(How M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