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管理创新三题
邹绍宁天津市实验小学一、关于教研创新关注课堂教学,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幵展行动研究,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新形势下,校本教研是架设在新理念、科研成果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
教师应研究如何将新理念和科研成果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实践中, 研究如何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上来。
一教师应主动参与教研传统教研的方式是教师以听为主,被动接受,而新课改条件下校本教研的新内涵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根据这T新内涵,我校提出了教师主动参与式教研,即以典型课例为线索,以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教研、自我领悟、自我建构的积极性,使教师在各种观念的碰撞中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传统的研究课的活动程序大致是听课T评课,主讲者为了追求完美,千
方百计把课上得无懈可击,其实,研究课并非样板课。
传统的研究课活动的评课,大家往往只谈优点,不讲缺点,更不研讨问题。
其实,研究课活动的生命在于研究。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变评课为议课,不再将研究课活动的重心放在对主讲教师的评价上,而将重心转移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上。
这里所说的问题,可能是大家在教学中都会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一定是主讲教师在讲课中存在的问题。
大家通过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课才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我们的研究课教研活动,既重视有充分准备的观摩研讨,又重视随堂昕课和日常研讨既重视他评、互评,又重视自我评价看自己的课堂实录,自我分析、评价、反思,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应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正在全国蓬勃兴起。
我校正着手制订创建学习型学校三年规划,努力使教师率先踏入学习
型社会,进入终身学习的轨道。
我校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十六大文件,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自身在重大问题面前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紧要关头从容应对的能力,在困难挫折面前迎接挑战的能力,在不利因素面前谋求发展创新的能力。
我校还要求全体在岗教师2004 年能熟练操作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现代教学辅助媒体,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2005 年在岗教师100达到大学本科学历。
我校将建立单位、个人共同分担的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的投入机制
培训经费支出达到市区规定标准并根据学校经济效益情况和物价指数逐年增
加。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进修,学费按一定比例报销,对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学费全额报销,对取得研究生课程研修班结业证书或研究生学位者,学校将
予以奖励。
学校将充分发挥读书堂、电子备课室的功能,加大订阅教育报刊和购置图书资料的力度,加大订购多媒体课件、试题库资料、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录的力度,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意义上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不同层
次教师再学习的需要, 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专业环境,促进教师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关于备课创新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用课改的新理念来透视与改变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意义和内涵。
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如何备课呢?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备课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发展上来。
这是因为,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
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应是课堂创新与开发
的过程。
它是教师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放
教学的过程。
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下的备课,可以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这句话来概括。
搭台就是教师要洞察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构建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
问题情境,以便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唱戏。
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在备课设计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想着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课堂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二〉解读并超越教科书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
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科书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科书之中,进行解读和思考另一个面,教师要跳出教科书超越教科书。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
教师要摈弃唯教科书是用的本本主义, 灵活变通教科书中与学生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教师只有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 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只有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再创造,才能激活教材,使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三、关于教案创新教案是备课的文本载体。
教师要摆正写教案与备课的关系。
备课包括写教案,写教案不是备课的全部没有教案的备课过程是一个不完全的备课过程,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教课还没有什么经验,必须认真备课,写详教案。
这是了解学生的过程,也是研读教材的过程,更是设计学过程的过程。
有了这个前提,教师课上才会做到游刃有余,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案不仅见证了自己的从教过程,更是自己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一个阶梯。
有经验的教师也需要写教案,可能相对简单些。
简单不等于不写,简单也不能不认真。
教科书中出现了许多新理念、新知识、新素材,假如课前教师不好好研读的话,即使是老教师课上也会很被动。
能上课是一回事,上一堂好课又是一回事。
教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呈现出教师教学理想的追求。
无数优秀教师的经历表明,精心编写和不断修正教案,是他们成长和进步的基础。
那种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课相似的教师,肯定不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
那么,新课程条件下怎么写教案呢?一〉编写教案考虑到的情况教案不
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它给各种不确定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一一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
引自程淑华主编《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和案例》1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
编写教案时,应多考虑课堂实际,留有师生灵活操作和活动的时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40 分钟是一节课的常量,而教师和学生是变量,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总量在
写教案时应在考虑之列。
2 教师设定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 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
教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
3 教案中的教学环节一项,要重视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
这样的设计,较写下精细的提问,写下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写下每一个细小环节所需要的时间来说,留下了很多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
二教案的实质教案不是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更像一部不能划句号的手稿。
它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
‘课改反思 '或‘自我点评或‘教学后记,应作为教案的基本格式的一个重
要项目
引文出处同上教学是一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
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都可能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笔。
教师应重视写好教学后记课后反思,把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偶发事件的
处理、闪现的教育艺术的火花、教学环节的巧妙衔接等都记录下来,作为教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这也是当前提倡的教师行动研究的策略之一。
三〉提倡写个性化教案备课应该立足于已有的教学条件,充分挖掘可利
用的教学资源,力求教学效果最优化。
在指导备课时,有的教师会说我认为该••…我觉得可以••…容易忽略执教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是不可取的。
因为课最终还得是执教教师去上。
如果教学设计符合他的教学能力,他上课会得心应手,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设计不符合他的教学能力,那么,他上课时就会捉襟见肘,难以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备课时,应杜绝照搬教参的现象,应改革千篇一律的教案模式,应鼓励写个性化的教案,允许不同风格的教案并存。
学校教导处不妨种几块教案创新的实验田,例如,探索一下共性教案、
个性教案相结合模式的可行性,共性教案承载该课的基础知识点、基础能力点及基础训练点等。
共性教案每课由一人主备,在学科备课组集体教研时,大家补充,全组共用。
它可以汇聚集体智慧,减少重复劳动,有助于新教师成长。
在共性教案的基础上,教师再写出个性教案。
个性化教案要求教师针对本班班情、学情、师情,对共性教案进行调整、
补充、拓展、创新,进行凸现个人特色的、鲜活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