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储罐结构与建造由于全容罐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LNG储存越来越大型化并且对储存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全容罐得到更多的采用也是必然的。
下面就大型全容罐,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沿海新建LNG接收站广泛采用的16×104m3的全容式储罐的结构与建造作一介绍。
一、全容罐的结构及发展(一) 全容罐的结构地上式全容罐一般为平底双壁圆柱形。
与LNG直接接触的内罐为9%镍钢,外罐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罐顶有悬挂式绝热支撑平台,内外罐之间用膨胀珍珠岩、弹性玻璃纤维或泡沫玻璃砖等材料绝热保温。
1. 设计条件(1) 内罐设计温度:-170~+60℃;设计压力:29kPa(真空1.5kPa)。
(2) 外罐安全经受6h的外部火灾;承受地震加速度0.219;承受风力170m/s;抗渗性:当发生内罐LNG溢出时,外罐混凝土墙至少要保持10cm厚不开裂并保持2MPa以上的平均压应力。
日最大蒸发率≤0.05%(质量)。
(3) 设计标准储罐的基本设计规范为BS7777。
其他相关规范有API620、ACI318、NFPA 59A等。
2. 内罐(1) 板材内罐壁板材料为含镍9%的合金钢板,如广东大鹏LNG接收站采用ASTM A 553M Type 1,其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见表4-5和表4-6[2]。
表4-5 9%镍钢板(ASTM A553M Type 1)化学成分 %表4-6 9%镍钢板(ASTM A553M Type 1)机械性能(2) 罐底罐底铺设两层9%Ni钢板,厚度为6mm和5mm。
底板外圈为环板,两层底板中间为保温层、混凝土层、垫毡(zhan)层和干沙层。
(3) 罐壁罐壁分层安装,分层数按板材宽度而定。
对于容积16×104m。
以上的全容罐一般有10层。
最底层壁板厚度24.9mm,最上层壁板厚度12mm。
内罐外壁用保温钉固定绝热保温材料。
(4) 罐顶内罐顶部为悬挂式铝合金吊顶,以支撑罐顶膨胀珍珠岩保温层。
3. 外罐(1) 罐基础全容罐的基础应按储罐建造场地的土壤条件,通过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后确定。
一般可以采用坐基式基础或架空形基础。
坐基式基础内罐底板直接坐落在基础上,为防止罐内液体的低温使土壤冻胀,坐基式基础需要配置加热系统。
架空形基础可以不设加热系统。
(2) 罐墙壁全容罐的外罐墙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制成。
容积为16×104m3左右的全容罐外罐内径约80m、墙高约50m。
混凝土墙体竖向采用VSL预应力后张束,两端锚固于混凝土墙底和顶部。
墙体环向采用同样规格的钢绞线组成的VSL预应力后张束,环向束每束围绕混凝土墙体半圈,分别锚固于布置成90度的四根竖向扶壁柱上。
墙体内置入预埋件以固定防潮衬板及罐顶承压环。
(3) 罐顶罐顶盖为钢筋混凝土球面穹顶,支承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圆形墙体上。
球面穹顶混凝土由H钢梁、顶板及钢筋构成加强结构,顶面上设有工作平台,放置运行控制设备及仪表、阀等。
混凝土穹顶内设有碳钢钢板内衬,施工时作为模板,使用时可用以防止气体渗漏。
(二) 全容式储罐的发展典型的全容式储罐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外层罐和9%Ni钢内层罐组成,罐顶为钢筋混凝土制成。
随着全容罐需求的不断增加,储罐结构设计和材料应用的不断改进,一方面储罐的容量越来越大,容积达20×104m3的地上全容罐已在建造;另一方面设计和建造技术的发展,储罐建设费用下降,建造周期缩短。
(1) 储罐内罐材料9%Ni钢板的制造、焊接、检验技术进步迅速:日本已可制造50mm厚度的钢板;焊缝NDE检验采用可记录数据的AUT方法,比现用的RT检验在安全性、质量可靠性、缩短检验时间等方面优点明显。
(2) 预应力外罐材料采用60MPa高强度混凝土,是通常混凝土强度的1.5倍,减少壁厚30%左右,从而减少了施工工作量。
(3) 增加9%Ni钢内罐壁板的宽度达到4.3m,减少圈数,既减少了焊接和检验工作量,也提高了板材整体性能及尺寸度的一致性。
(4) 混凝土外罐壁应用液压提升装置,滑模施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
(5) 采用多参数控制混凝土质量。
对原料质量、含水率、搅拌器载荷值等参数实时检测,及时调配。
(6) 提高预制化程度,对钢结构部分尽可能分块预制,现场拼装以减少现场安装、焊接工作量。
二、全容罐的建造(一) 外罐建造1. 墙体浇筑外罐墙体浇筑是混凝土工作量最大的部分。
按照通常钢筋混凝土施工程序,在布置钢筋,安装预应力护套、预埋件和模板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
对于近40m高的墙体,需要分层从下至上逐层浇筑。
2. 安装承压环在浇筑最上层墙体前,安装承压环。
在按照承压环结构分段预制,预埋螺栓焊接完成后,吊装于罐壁顶部组装焊接,检验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3. 气升罐顶储罐顶部是钢结构的半球形拱顶,采用大型圆柱形储罐惯用的压缩空气吹升法施工,可以减少高空作业工作量,所需施工机具和设备少,对施工进度和安全有利。
罐顶结构在罐底预制完成后与罐壁密封,为防止气升过程的倾斜、偏移,罐顶上均布平衡钢索,一端固定在罐底中心,另一端固定于承压环上。
使用鼓风机鼓风,在空气压力下,罐顶匀速、平稳升起。
罐顶到位后,与预埋于墙体的顶部承压环固定、焊接。
4. 罐顶建造罐顶为球面结构,H型钢作为钢梁,顶部铺碳钢板,顶板上焊接预埋螺栓,升顶后固定于浇筑在混凝土罐壁顶部的承压环上。
同时在罐底预制铝合金吊顶,吊顶杆用螺栓连接于罐顶钢梁上,然后将预制好的铝合金吊顶提升与吊顶杆连接。
气升前,将罐顶上的人孔、接管、电缆托架等附件一块安装上去,以减少高空作业工作量。
布钢筋完成后,分两次浇筑混凝土。
5. 罐壁预应力张拉混凝土墙体浇筑、养护完成后,将钢绞线穿进预埋于墙体的护套中,竖向钢绞线两端锚于混凝土墙底部及顶部;墙体环向的钢绞线每束围绕混凝土墙体半圈,分别锚固于布置成90度的四根竖向扶壁柱上。
用液压设备拉伸到设计应力后,固定两端,进行水泥灌浆。
(二) 内罐建造1. 罐底内罐底部有两层底板,均为9%镍钢。
按照从下而上、由内而外、由四周到中间的顺序施工。
先进行第二层罐底环板安装、焊接完成后,进行底板铺设。
焊缝搭接采用手工焊,为防止变形,应注意焊接顺序:环板→横向焊缝→纵向焊缝→环板与边缘板焊缝→边缘板之间焊缝→边缘板与中心板焊缝。
2. 罐壁内罐罐壁的施工由下而上,逐层安装和焊接。
每层板的卷制、坡口准备应预先加工完成。
现场吊装采用吊车和罐顶电动绞车。
第一层壁板安装时,要确定在环板的准确位置,可以用专用卡具及辅助工具以调整位置保证组装质量。
底板与壁板角焊缝的焊接,至少应安装完第三层壁板及第1~2层壁板焊缝全部焊完后方可进行。
3. 保温液化天然气的低温特性要求储罐必须具有完善的保温隔热性能,以防止外界热量的漏入,确保储罐的日蒸发率控制在0.05%以内。
通常在内罐和外罐之间的环形空间填充膨胀珍珠岩。
内层罐壁的外侧安装弹性玻璃纤维保温毯,保温毯为珍珠岩提供弹性,克服储罐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收缩,防止珍珠岩的沉降。
保温毯还对储罐惰化处理过程中,吹扫气体的流动有利。
为了防止储罐罐顶的热泄漏,在吊顶上安装保温材料,铺设厚度1.2m的膨胀珍珠岩。
气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内顶保温层的安装及夹层珍珠岩的填充。
首先在内罐壁外包一层纤维玻璃棉,包扎好后用专用加热设备加热到900%,然后从顶部往下装填珍珠岩,分层装填,分层夯实,直至到顶。
最后进行顶部甲板珍珠岩的铺设。
在进行珍珠岩灌注时要注意防潮。
储罐底部保温层采用泡沫玻璃砖。
这是因为罐底保温材料除了保温性能外,还要求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上部的液体载荷。
(三) 9%镍钢的焊接对于9%镍钢的焊接是内罐建造的主要工作量,由于9%镍钢对磁性很敏感,为避免现场焊接时产生电弧偏吹,要求出厂钢材残余磁含量不超过50高斯,同时现场施工时远离强磁场,并准备消磁设备。
(1) 对于焊缝的焊接:对接焊缝,厚度大于14.7mm的壁板采用双面坡口,厚度小于14.7mm的壁板采用单面坡口;环向焊缝采用背面焊剂保护埋弧自动焊;其他焊缝采用手工电弧焊工艺。
(2) 焊材的选用除满足机械性能要求外,更重要的是焊缝金属线膨胀系数要与9%镍钢接近,以避免焊缝受热循环在低温服役时产生应力集中而疲劳破坏。
资料表明,手工焊工艺的AWS A5.11M/ENiCrMo-6;伊萨OK92.55焊条及埋弧焊工艺的AWS A5.14/A5.14M ERNiCrMo-4,法国Btihler Thyssen Thema nit Nimo C276焊丝,匹配EN760/SA FB255AC H5/Marathon 104焊剂,线膨胀系数最接近母材,并按照设计要求及BS EN ISO 15614标准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所要求的焊材化学成分见表4-7[2]。
表4-7 焊材合金成分及机械性能(3) 9%镍钢的焊接性能良好,对冷裂纹的敏感性很低。
为保证焊缝的高强度及低温韧性,焊接时要严格控制焊接参数,特别是预热、层间温度和热输入。
通常厚度小于50mm的板材无需预热,焊前温度高于10℃即可。
层间温度控制在150℃以下,以避免焊缝热影响区韧性的下降,同时焊缝金属属于奥氏体材料可避免热裂纹的产生。
热输入的控制是保证焊缝机械性能的关键,在1~3k J/mm范围,采用直焊道技术,特别是立焊不能摆动过宽。
焊缝返修对焊缝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返修操作应按照返修程序的要求进行,并且相同位置的返修仅限一次。
(四) 后续工作1. 检验储罐的检验工作主要是围绕焊缝进行的。
按照相关标准,储罐需要进行包括卵、RT、PMI和真空试验等项必要的检验。
(1) 订检验按照EN571-1的标准,对罐底环板焊缝、壁板与环板焊缝的根部焊道和盖面焊道、罐壁板焊缝进行检验。
(2) RT检验按照BS7777标准,对内罐所有9%镍钢壁板与环板的对接焊缝进行射线探伤(RT)。
要求焊缝100%检验。
(3) 真空试验按照BS7777标准,为了确保焊缝的气密性,对储罐的所有焊道进行100%的真空试验。
环板对接焊缝需要在水压试验前、后检验两次。
(4) PMI检验对每条焊缝抽检一点,进行焊缝合金成分鉴定(PMI),确认焊缝金属的Ni、Cr、Mo含量在规定的范围内。
2. 试验(1) 水压试验内罐充水,进行盛水试验,在空罐、1/4、1/2、3/4液位高度和盛满水时分别进行基础沉降、环向位移、径向位移和倾斜的测量。
水压试验完成后,对罐底板搭接焊缝、环板的对接焊缝及罐壁板与环板的T型焊缝进行第二次真空检验。
(2) 气压试验内罐盛水试漏合格后,将外罐开口大门复位合格后,进行外罐气密试验,气压试验压力36.25kPa,保持1h以上,用肥皂水检查外罐壁、罐顶。
负压500Pa检测真空阀(VSV)、安全阀(PSV)的性能。
3. 干燥与冷却采用液氮循环的方式,进行储罐的干燥和惰化,降低罐内湿度和含氧量到规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