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经验及其借鉴_叶瀛舟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经验及其借鉴_叶瀛舟
风貌保护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经验及其借鉴
叶瀛舟 厉双燕
The Experience and Model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Home and Abroad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cholars and experts are paying attentions to conservation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in- dustr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district func- tion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rea. The waterfront of Yangpu was the cradle of Neo-industry. Recently, this area is fac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experience fro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both home and abroad, also fixes the proper method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reuse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Yangpu. It's expected to be of the benefit of the sustainable de- velopmen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the im- provement of city function of Yangpu.
这种模式的优点不仅在于有效利用社会资金达到对工 业遗产改造的目的,另外,由于是对整个区域的整盘出让, 使得建筑商站在区域的角度规划建筑,有利于保持区域的 整体风格,提高改造的成功机率。
4 上海市杨浦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未来 目前,上海市杨浦区滨江带工业区(图 1)正面临着
产业转换升级,区域改造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节点,
(3)加拿大与美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加拿大的工业遗产保护始于 1980 年代的 Welland 与
Lachine 运河项目,政府斥资数百万,兴建了沿河的线性 公园,并且帮助了周边邻里振兴。美国的工业遗产保护运 动几乎与此同时开始,国家公园官方机构 NPS(National Park Service)于 1969 年建立美国历史工程档案 HAER (Historic American Engineering Record),登录了国内近 2,000 处工业建筑、遗址和构筑物。 2.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实践
1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 利用的理论研究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外就
已开始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 研究。1978 年,在瑞典召开了第三届 产业纪念物保护国际会议,会上成立 了有关产业遗产保护的国际组织,即 国际产业遗产保护联合会(The In- 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n- ser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 简称 TICCIH)。从这时起,产业遗产 保护的对象开始由产业“纪念物”转 向产业“遗产”。荷兰在 1986 年开始 调查和整理 1850 年到 1945 年间的产 业遗产基础资料;法国从 1986 年开 始制定搜集文献史料及建档的长期计 划。此外,还有专门的法规出台,如 2003 年 7 月在俄罗斯召开了 TICCIH 第 12 届大会,通过了《有关产业遗产 的下塔吉尔宪章》,该宪章是有关工 业遗产保护的最为重要的国际宪章。
【关键词】滨江带 工业遗产 保护与再利用
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往往面临 着产业的“退二进三”,而产业的转型 就涉及对工业用地和建、构筑物的再 开发、再利用问题。目前,普遍地把 这部分工业建筑空间称为工业遗产, 而广义的工业遗产则包括一切承载了 工业生产历史文化的建构筑物、设备 和场地。如何对这些工业遗产进行保 护和利用是当前热议的课题,上海市 杨浦区杨树浦 15.5 公里长的滨江岸 带,自 19 世纪 80 年代后,逐渐形成 了现代机器大工业区,分布着十余家 工业老厂。目前,多数工厂已处于半 停产或停产状态,面临着产业转型的 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的理论研 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对杨浦区滨江段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探讨。
2 国内外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的实践 2.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实践
(1)英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自 1970 年代开始建立各
种基金会,如遗产彩票基金(Heritage Lottery Fund)、遗 产更新基金会(Regeneration Through Heritage)和 SITA 环境信托基金,对国家、区域和地方各个尺度的遗 产保护项目进行资助,寻找、修复历史建筑,并为其引入 新的功能。
工业遗产的投资价值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 系,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的普遍认识,实际决定着购买力 的未来动向。由于土地区位价值的变化造成级差地租的现 象,直接反映在建筑物的功能转变上,考虑到稀缺的滨水 资源与工业遗产相结合,其价值内涵必将远远大于普通的 内陆工业遗产。如美国巴尔的摩内港的港口广场在荒废了 的水际地区展开了以商业设施为主的滨水地区开发,在完 成后的 10 年内共接待了约 2 亿来宾,被认为胜过迪斯尼 乐园一筹。因此,从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出发,杨 浦区的滨江带工业遗产资源可以赋予工业旅游和城市休闲 相结合的功能。 4.2 开发建议
(2)德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德国在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
验。弗尔克林根炼铁厂(Voelklingen)位于德法边界德国 萨尔州弗尔克林根市。该厂建于 1873 年,20 世纪 80 年 代末至 90 年代初改建为工业博物馆,将原来的模具房、矿 石堆场、动力机房、高炉改造成地方大学的实验中心、摄 影和图片艺术展厅和 望台。埃森(Essen)是历史上最重 要的煤炭—焦化厂,1847 年煤井开始运行,2001 年 9 月 该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改造后主要功能为工业艺 术 / 现代设计产业中心。包括博物馆、学校、设计类公司、 公园(溜冰场、滑雪场、摩天轮、 望塔等)。
国内的工业遗产在保护利用方面,操作较成功的是重 新引入现代城市功能,一般有城市开放空间、博览馆与会 展中心和创意产业园几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交叉和融 合。如中山岐江公园是国内将工业用地改造成城市开放空 间的经典案例之一,原为粤中造船厂,始建于 1953 年, 2001 年改造为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改造过程中利用厂 区遗存,例如烟囱、龙门吊等,同时掺插现代景观环境小 品。而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将老厂房改造为创 意产业园区,如北京 798 工厂是上个世纪 50 年代苏联援 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入驻了一批全新的创意 产业,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 化行业,而上海的创意产业园有遍地开花之势,上海市已 建成 18 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 347.2 亩,建筑面 积 20.66 万平方米。这 18 家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 建筑、艺术、设计、电影录像、互动休闲软件、时尚设计 等几个门类。
3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经验总结 3.1 国内外工业遗产典型保护模式
根据上述分析,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模式占 较高比例的是:
(1)主题博物馆模式;(2)公共休憩空间模式;(3) 创意产业园区模式;(4)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 式;(5)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开发模式。 3.2 国外工业遗产典型开发模式
仅繁荣区域经济,凝聚人气,更重要的
是形成规模,与众多上海已建的创意产
业园区形成差异化战略,提高园区建设 的成功率。
图 2 十九世纪维也纳建造的煤气包(左)被改造成为住宅、旅馆等(右)
(3)滨水地区生态重建——重在公共开放绿地 优美的滨江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游人,滨水地区的
Key words: Waterfront district,Industrial heritage,Conservation and reuse
【摘要】近年来,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得到国内越来越多专家 与学者的关注,工业遗产的转型、功能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区域的发展方向。上 海市杨浦区滨江带工业区是我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近期也是面临转型与 改造的关键时期,从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出发,探讨适合杨浦区区情的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以期实现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杨浦城市 功能。
52
SHANGHAI NO.3
上海城市规划 URBAN 2007
PLANNING 总第 74 期 REVI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的
支撑,而一个产业的经久繁荣离不开完
整的产业链。可以利用已建的知识产权
园,建立一批创意产业的原材料供应、
设计、生产、交易等各环节的产业链。不
从开发运作模式来看,主要是公私合作进行开发,政 府加强对工业遗产区域的直接干预,基本采取政府购买,
51
风貌保护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经验及其借鉴/叶瀛舟 厉双燕
建设基础设施,而后出卖给开发商,由私人资本进行建设 的模式。例如 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成立直接隶属于政府 环境部的城市开发公司,作为以内(旧)城区域更新为宗 旨的一种特殊的发展机构。由环境部统筹管理全国所有的 城市开发公司,并提供公共资金的支持。
(1)发掘工业旅游资源——重在配套建设
图1 上海市杨浦区滨江带工业遗产
滨江带工业区内有 16 家大中型企业,只有杨树浦发电厂 机器设备尚在正常发电运转,其余大部分工厂已处于停产 或半停产状态,如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处于半生产状 态,上海第五毛纺织厂的大部分厂房、老建筑都已经出租。 如何实现这一滨水地带的改造重建,如何注入新的功能与 活力,通过上文对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理论 研究和实践的总结,借鉴其成功经验,杨浦区的滨江带工 业区可以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从功能定位、开发模式等 方面进行重点把握。 4.1 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