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报告申报资料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制定本《勘查报告申报资料要求》。
凡报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的勘查报告,须按本要求组织资料。
勘查工作及报告编写应符合相关规范规程要求。
特别强调:勘查野外工作必须经勘查投资人组织验收,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报告编制前应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且经过综合研究;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目的和要求、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矿业权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拟定切合实际的报告编制提纲,送勘查投资人批准。
勘查投资人应出具批准文件,做为勘查报告编制依据。
勘查报告申报资料应由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和原始资料等组成。
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包括电子版和纸介质两类(不含地形地质图等涉密资料,涉密资料纸介质带到评审会上审查,会后带回)。
纸介质要求:1、质量要求:报告形式构成、组成技术文件分类、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的格式内容以及报告的编辑、制印版式和制印质量要求,应符合《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0131—94)的要求。
2、数量要求:根据资源储量规模,大型报告,文字报告9份,附图2套,另加资源储量估算图3套;中型报告,文字报告7份,附图2套,另加资源储量估算图2套;小型报告,文字报告7份,附图2套,另加资源储量估算图1套。
大、中、小型报告的附表、附件各2套。
评审备案必备材料(第六条)2套。
电子版要求:1、格式要求:正文应提供PDF格式和WORD格式;表格应提供可读计算过程的电子表格和PDF格式;附图除电子格式外,同时提供位图(JPG、TIF、PDF等其中一种)格式(用MAPGIS成图的,应提供字库和系统库);附件和原始资料均应提供原件扫描位图(JPG、TIF、PDF等其中一种)格式。
各类电子文件格式应统一。
2、数量要求:包括正文、附图、附表、附件的电子文档,数量为文字报告数量的基础上增加2份。
原始资料电子文档3份(主审、后续、后续助理)。
报告正文、附图、附表、附件和原始资料除应符合规范要求外,结合评审中心历年报告评审情况,特强调提出以下要求。
一、正文1、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
2、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3、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
所取得的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
4、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
5、勘查报告可合并阶段进行编写,报告中应明确不同勘查阶段进行的具体工作(可列表说明),同时,将不同阶段的成果在报告中予以说明。
二、附件报告附件是收集或本单位形成用作旁证或补充说明报告正文中有关问题的技术资料和文件。
附件可以是文件、图表、索引、资料等。
报告附件一般包含有效的矿业权权属证明文件(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工业指标论证资料、矿石选冶试验报告、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报告(非报告正文的独立评价报告)、照片(插图)、与报告有关的录音带、录像带及与矿区勘查有关的其他技术资料文件。
附件应单独成册,应包括封面、题名页、附件目次页及相关附件。
(一)法律法规依据1、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申报表(加盖申请方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签章)。
2、有效的矿业权权属证明文件(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复印件。
勘查许可证需附有发证机关出具的勘查登记拐点坐标复印件。
3、矿业权权属范围与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叠合图。
4、矿业权平面投影范围内若有矿业权重叠的,应说明重叠情况,必要时提供相关协议。
5、功能区与矿权范围的关系叠合图。
6、矿权范围与本次勘查工作范围2000坐标系的转换证明。
7、矿权范围1954、1980,2000三套坐标系的叠合图。
8、矿业权人有效的营业执照(社会统一代码证)。
9、勘查单位有效的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10、矿业权人对提交资料真实性的承诺。
11、报告编写单位对提交资料真实性的承诺。
12、报告主要编制人员身份证、劳动合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
13、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单位工作背景材料及报告主编业务工作经历。
14、测绘、选矿试验等专项工作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15、有最近一次报告资源储量评审备案(审批、认定)证明的,应提供评审意见书、备案证明的复印件及本次报告与最近一次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叠合关系图。
16、勘查合同或勘查委托书或任务书;外部委托工程合同书。
17、勘查报告的初审意见。
18、煤矿勘探报告提交由设计院出具的先期开采地段的函。
以上资料均需加盖公章。
(二)反映各勘查阶段工作的附件;1、各阶段勘查设计或实施方案及矿业权人的批准文件;2、各阶段变更勘查设计或实施方案申请报告及矿业权人批准文件;3、各阶段年度工作总结;4、矿业权人对勘查单位各年度野外工作检查验收意见、专项工作验收意见等。
5、如委托其他单位(包括勘查单位)对项目验收(监理),须附法人委托书。
并提供监理方的监理验收意见、专项工作验收意见等。
6、反映本矿区工作可收集到最新的卫星图片(彩色),并将主要勘查工程在卫星图上进行标注。
7、报告编写提纲及勘查投资人对报告编写提纲的批准文件。
8、野外各种勘查手段的专项技术报告(包括钻探、测量、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测井、地震、试采等);9、各类测试分析成果原件扫描件;(三)反映各勘查阶段资金往来的附件1、项目委托方应提供资金付款方式文本依据及资金往来税务发票。
2、项目承担单位资金收讫凭证;3、样品测试分析费用支付凭证及相关发票;4、外委工程费用支付凭证及相关发票;(四)反映开发相关情况的附件1、预可研报告或可研报告2、工业指标论证报告(采用一般工业指标的,与报告同时评审。
采用工业指标与一般工业指标不一致的,需提前评审工业指标。
报告中需按照论证工业指标和一般工业指标分别圈连矿体和估算资源储量)。
3、勘查规范有要求的,应提供矿山建设设计单位出具的先期开采地段说明。
(五)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1、勘查报告评审中,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2、矿业权人或勘查报告编制单位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三、附表依据勘查阶段不同,报告附表种类各有增减,一般由成果表、登记表、一览表、计算表、统计表等组成。
表格数量过多应分册装订,但每册厚度不得超过2厘米。
四、附图由图幅标准化的图式、图例和规范化的单张、拼幅图件或图集、图册组成。
附图格式含图名、图幅号、比例尺、图廓线、图面内容、接图表(分幅时)、图例、剖面图、柱状图、图签等内容。
五、原始资料原始资料包括野外各类原始编录资料及相应的图件、野外原始地质记录;鉴定、分析、测试样品的采样记录、送样单和分析测试报告;各类典型实物标本和全部岩心照片;过渡性综合解释成果资料和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成果资料;项目专业工作检查验收意见(物探、化探、钻探);质量检查记录(包括年度原始资料检查记录小结);单项工作小结;全部数字化成果和进入计算机的文档资料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形成后,一般不允许改动。
经批准可对原始编录中的地质体代号及编号、工程编号、岩矿石名称、术语及与此有关的文字描述等进行修改,改动均不得在原始资料上涂抹修改,而应采用批注的形式进行,并注明修改原因、批注人及修改日期。
各类编号应按顺序,编号允许缺号,但不允许重号。
文、图、实物资料必须保持一致。
一般情况下,纸质记录和数值化记录均应表格化,原始资料提供原件扫描电子版。
以电子文档格式记录的原始资料应按有关汇交要求,分类建立文件夹,刻盘保存。
原始地质编录应符合《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0078-2015)的要求,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特强调提出以下要求:(一)实测地质剖面1、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
2、标本、样品登记表及送样单。
3、实测地质剖面图。
4、综合地质柱状图。
5、音像记录表。
6、岩矿石标本、样品及送样单。
7、鉴定及测试成果。
8、实测剖面小结。
9、实测勘查线剖面(二)地质填图文字记录、素描图、照相、采集分析测试的样品和标本以及地质图的测绘。
实际材料图、地质填图工作小结。
1、地质观察点记录表2、音像记录表3、标本登记表4、地质填图工作总结5、实际材料图6、岩矿石标本(实物或照片)及送样单7、鉴定及测试成果8、地质图(反映填图阶段成果)(三)槽、井、坑探原始地质编录1、音像记录表2、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3、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4、槽、井、坑探工程采样记录表及送样单(含采样位置、简单野外描述及编号)5、标本登记表6、岩矿石标本7、鉴定及测试成果8、槽、井、坑素描图9、槽、井、坑编录小结10、取样平面图(四)钻孔原始地质编录1、施工通知书、竣工通知书;2、钻孔班报表。
3、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
4、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
5、钻孔采样登记表及送样单(含采样位置、简单野外描述及编号)。
6、标本登记表。
7、鉴定及测试成果。
8、钻孔柱状图。
9、岩矿心音像记录载体。
10、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小结。
11、钻孔质量验收报告。
12、孔位坐标定测成果。
13、音像记录表。
14、水文孔: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钻孔水文工程地质记录表、钻孔水文工程地质柱状图。
(五)饰面石材矿试采地质编录1、根据矿山开采条件,研究确定试采点和试采方案,由具有试采能力的单位承担施工,地质勘查单位承担编录。
2、在选定的试采点进行节理、裂隙统计,绘制比例尺1∶50素描图,进行体图解荒料率测定,面积要略大于试采范围。
同时对统计范围内的矿石特征(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节理、裂隙、色斑、色线等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
3、试采前测制试采点地形剖面,比例尺1∶50,剖面数量以能满足需要而定,但不得少于3条。
4、采掘方法、要求:试采爆破采用导爆索法或膨胀剂法,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矿石的人为破坏。
在试采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矿石的自然节理进行人工凿取切割荒料,使荒料规格最大化。
5、采掘、清渣:分割出各类规格荒料并吊出,同时将废渣全部清出采坑。
6、对采坑进行地质编录,绘制比例尺1∶50的素描图。
对采坑内的矿石特征、节理、色斑、色线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
并与试采前进行对比。
7、进行荒料的测量统计,分别统计各类荒料的体积并编号,各类荒料的体积之和即为总荒料体积。
8、试采工作结束后,测定采空区地形剖面,其方法及要求与测制试采点剖面相同,计算采空区体积。
(六)采样编录1、槽、井、坑探采样及分析结果登记表2、矿区岩(矿)石小体重采样登记表3、矿区岩(矿)石大体重采样登记表4、标本登记表(光、薄片登记表)5、岩石化学采样登记表6、各类样品送样单(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及环境地质调查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测绘(多数不正规,说与地质填图合并,实际是没做):(1)水工环填图《观测点记录卡片》(或记录本)(2)手图(3)素描与照相(4)采样记录:《水(土)样采样登记表》、《水(土)样标签》、《水(土)样品送样单》2、水文地质钻探(以下五种必须有):(1)班报表(2)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表(3)分层记录(编录)卡(本)(4)采样登记(5)钻孔质量检查验收记录表3、抽水试验(以下3中必须有)(1)抽水试验设计书(或图表)(2)抽水试验记录表(含试抽、正式抽水、恢复水位观测)(3)现场历时曲线图(Q-S-T曲线)4、坑道编录(1)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记录表(2)素描图(八)矿产勘查测量根据任务要求,充分收集分析矿区有关测量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制定经济合理的测量工作方案,编制技术设计书,经批准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