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发动机燃烧过程
燃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着火延迟期 即Ⅰ阶段。 明显燃烧期 即Ⅱ阶段。 后燃期 即Ⅲ阶段。
10.2.1.正常燃烧过程
明显燃烧期 着火延迟期
后燃期
10.2.1.正常燃烧过程
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
(度可达3000 K,混合气氧化反 应速度逐渐加快;缸内压力无 明显升高。 B、评价指标
当汽油机的燃烧不能按正常燃烧的要求,燃烧不稳定、最
高燃烧压力出现过早,则出现不正常燃烧。汽油机的不正常
燃烧主要是爆震和表面点火。
2.正常燃烧过程的定义
唯一地由火花定时点火开始,火焰前锋以正常速度传播
到整个燃烧室。
3.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 当汽油机的燃烧不能按正常燃烧的要求,
即并非由火花定时点火开始,或者火焰前
10.2.2.燃烧速度
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
1. 火焰传播速度UT
(2)混合气成分
燃烧界限
a >1.3 ~ 1.4,混合气过
稀,火焰不能传播,为火焰传 播下限;
a <0.4 ~ 0.5,混合气过浓,
火焰也不能传播,为火焰传播 上限。
汽油机a = 0.6 ~ 1.2,即空
燃比A / F = 9 ~ 18。
从火花塞跳火到上止点间的 曲轴转角称为点火提前角,表 示点火时刻。
点火提前角
10.2.1.正常燃烧过程
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
(2)明显燃烧期
A、特点: 燃烧速度快,缸内压力急剧升
高。 B、评价指标
最高燃烧压力(最高爆发压力) pZ 以及出现时刻j3 。
希望j3在上止点后15°曲轴转 角之内。 平均压力升高率 Dp pz p2
后燃虽不能绝对消除,但通 过完善燃烧过程,可尽量减少。
后燃期
10.2.2.燃烧速度
衡量汽油机燃烧过程完善程度的指标主要是最高燃烧压 力 pZ 及其出现时刻j3 、平均压力升高率、排气温度和排 放性能(反映燃料完全燃烧程度)等指标。
从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角度,主要是最高燃烧压力、 最高燃烧压力出现时刻和平均压力升高率,这些指标与燃 烧速度有关。
明显燃烧期
10.2.1.正常燃烧过程
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
(2)明显燃烧期
火焰传播速 度:火焰前锋相 对于未燃混合气 向前推进的速度。
汽油机火焰 传播速度可达50 ~ 80m/s。
10.2.1.正常燃烧过程
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
(3)后燃期
特点: 燃烧速度慢,燃烧放热因活
塞下行不能利用,反而使排气 温度升高。
第十章 发动机燃烧过程
10. 1 概述
—— 概述
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过程。 燃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 (1)燃烧完全。充分利用燃油的化学能;尽量减少有害污 染物排放。 (2)时机恰当。在上止点后的10°~ 20°CA 达到最大燃烧 压力。 (3)稳定正常。保证发动机稳定、可靠地工作。
紊流较弱
紊流强烈
10.2.2.燃烧速度
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
1. 火焰传播速度UT
(2)混合气成分
a = 0.85 ~ 0.95 时,火焰
传播速度最大,燃烧速度最快, 发动机功率最大,这种混合气 称为功率混合气。
a = 1.03 ~ 1.1 时,火焰传
播速度较大,氧气充足故燃烧 完全,发动机经济性最好,这 种混合气称为经济混合气。
燃烧速度是指单位时间燃烧的混合气量,可以表达为
dm dt
TUT
AT
10.2.2.燃烧速度
dm dt
TUT
AT
式中 T 未燃混合气密度;
UT 火焰传播速度,
AT 火焰前锋面积。
控制燃烧速度就能控制明显燃烧期的长短及其相对 曲轴转角的位置,即控制最高燃烧压力、最高燃烧压力 出现时刻和平均压力升高率。
10.2.2.燃烧速度 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
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
(1)着火延迟期
C、影响因素: 缸内气体流动
紊流运动强,加快混合气 氧化速度,着火延迟期缩短。
火花能量 火花能量大,着火延迟期缩短。
残余废气量 残余废气多,着火延迟期变长。
着火延迟期
10.2.1.正常燃烧过程
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
(1)着火延迟期
为克服着火延迟期,点火需 要提前。
多数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为:利用喷嘴或化油器,在进气管 内使空气和燃油混合,再进入气缸,到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 以电火花点燃并燃烧。
多数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为:在接近压缩终了由喷油器将燃 油喷入气缸中,然后与空气混合,通过压缩升温使其自燃。
10. 2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1. 汽油机的燃烧分为正常与不正常燃烧两种
1. 火焰传播速度UT
火焰传播速度是决定明显燃烧期长短的主要因素。 现代汽油机的UT可高达50 ~ 80 m/s。 影响UT的主要因素是: 燃烧室中气体的紊流运动 混合气成分 混合气初始温度。
10.2.2.燃烧速度 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 1. 火焰传播速度UT
(1)紊流运动
紊流运动使火 焰前锋燃烧区加 厚,火焰传播速 度加快。
Dj j3 j2
明显燃烧期
10.2.1.正常燃烧过程
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
(2)明显燃烧期 C、燃烧过程
燃烧过程为火焰传播。在均质 混合气中,当火焰中心形成之后, 火焰向四周传播,形成一个近似 球面的火焰层,即火焰前锋,从 火焰中心开始层层向四周未燃混 合气传播,直到连续不断的火焰 前锋扫过整个燃烧室。
着火延迟期长度 Dj12 = j2 -j1
着火延迟期
10.2.1.正常燃烧过程
1.正常燃烧过程的评价
(1)着火延迟期 C、影响因素: 混合气成分
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a 为0.8
~ 0.9时,着火延迟期最短。
点火时的缸内气体状态 气体温度和压力越高,着火 延迟期越短。
着火延迟期
10.2.1.正常燃烧过程
10.2.2.燃烧速度
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
1. 火焰传播速度UT
(3)混合气初始温度
混合气初始温度高,火焰 传播速度增加。
发动机压缩比大,混合气 初始温度高;大气温度高则混 合气初始温度也高。
锋速度过快;或者不是火焰前锋传播到整 个燃烧室,则出现不正常燃烧。
10.2.1.正常燃烧过程 以展开示功图研究燃烧过程。
着火 火花塞点火
压缩线
最高压力
无燃烧 膨胀线
10.2.1.正常燃烧过程 以展开示功图研究燃烧过程。
展开示功图的气缸压力线上,在1点,火花塞跳火, 经过短暂的着火延迟,到2点出现火焰中心和明显燃 烧,随之,在3点出现最高燃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