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公开课教学设计模板
完成“我会读”,通过词语加强生字记忆
从字到词再到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记忆本课生字。
读课文既是对生字的反复巩固,也是进入课文的学习。(达成目标(3·1)
课堂练习
1、观察三个上下结构的字
2、说出两个字变为部首的注意要点
3、师巡堂指导
4、点评优秀作品
1、说出木与禾变为字头时整个部首字形应扁一些,竖要写短
语文教师
张惠玲
班级
一年(1)班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题目)
识字三
教学目标
1、运用识字方法认识“雾、霜、朝、霞、夕、蝶、蜂、碧、紫、千、李、杨、秀”13个生字,重点记住“霞、蝶、蜂、紫”。读准平翘舌音后鼻音“霜、杨、朝、蜂、紫”,“朝”是多音字。
2、会写“李、秀、香”3个字,区别“禾、木”变为木字头、禾字头应该写得扁一些与写法,注意竖要写短,“秀”的笔画横折折折钩。
明确本节课主要知识及重难点,激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主题探究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师范读,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对子有什么特点。
(2)检查预习情况,运用多种形式读生字
(3)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二会字
2、组织研究、体现发现
重点讲霞、蝶、蜂、紫
1、初步了解对子的特点
(1)生边听边思考
(2)说出对子特点
(3)换语境,读儿歌
2、朗读课文
(1)三位同学开火车读三小节
(2)师生交叉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3)学生分三个大组拍手赛读
1、找出它们相同的部首
2、四个小组轮读
3、四位同学轮读
(1)三位同学开火车读三小节
(2)师生交叉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3)学生分三个大组拍手赛读
运用归类的方法进行生字巩固。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导分工合作,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小组探究,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争议问题进行探究,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达成目标1·1)
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可编成有趣的小故事(达成目标(1·2)
巩固提高
1、游戏闯关巩固生字
(1)找出相同的部首:雨、虫
(2)闯迷宫,过词语,完成书“我会读”的内容(开火车)
引入
1、谈话导入
(1)吟诵《声律启蒙·一东》
2、明确本课目标
古时的孩子为写好诗文就先学习属对,也就是对对子。对子可以让我们的文章读起来那么琅琅上口,也便于我们记忆。刚才大家呤诵的《一东》就是对子,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识字3也是对对子,并且我们要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吟诵《声律启蒙·一东》
回味《声律启蒙》声律格调,引入本课内容.
字数基本相等
1、预习汇报
(1)全班拼读
(2)小组去拼音齐读
(3)运用《前置性作业》带读,引导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
(4)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2、小组合作
课前预习符号标记法在生字上标记各各识字生字方法,小组交流各自的识记心得。
3、汇报结果
诱发兴趣,初步体味对子的特点。(达目标3·2)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生字反复重现,从而形成初步记忆.(达成目标1·3)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本课课件
2、生字卡片
1、完成《前置性作业》,区分二会字:前后鼻音、平翘舌音、鼻音与边音
2、读通课文,把不会的生字圈出来想办法记住。
3、呤诵《声韵启蒙·一东》
尝试自主学习,初步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营造浓厚的自己学习的氛围,给孩子们搭建坚实的自主学习的平台。
从吟诵入手,感受对对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习字实践
“木与禾”作为部首是本课书写的重难点。(达成目标2)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很认真,也很投入,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什么是对对了,新认识了13个生字朋友,会写了三个新的字。
发挥课堂小结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家庭作业
搜集生活中的对子,和大家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识字三
3、准确、流利、朗读对对子,简单说出对子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朗读课文,写好“李、秀、香”3个字。
难点:
1、字音: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童的字:霜、杨、蜂、朝、紫。
字形:碧、霞、蝶、蜂、紫
2、写字指导三个上下结构的字,“秀”的笔画横折折折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学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