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登岳阳楼等带答案

登岳阳楼等带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注,凭轩涕泗流。

注:关山北,北方边境。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一篇登楼抒怀之作,诗人登上神往己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想到个人之悲和国事之伤,感慨万千。

B. 从写景的境界来看,颔联虽然广阔宏大,但不如孟浩然咏叹洞庭湖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高远。

C. “今”“昔”是时间上的对举,呼应了“关山北”与“凭轩”在空间上的对应,都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引发联想。

D. 诗人将江山的壮阔与个人胸襟的博大相互映衬,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2. 请分析颔联所写之景和颈联、尾联所抒之情之间的关系。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情景名句:(1)、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4)、《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答案】1. B2. ①用洞庭湖的宏阔反衬诗人的孤独,从而引出颈联对年老多病、孤舟漂泊的愁苦之情的抒发;②“吴楚坼”“乾坤浮”隐喻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稳定,为尾联抒发忧国忧民之情铺垫。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中,B项,错在“不如孟浩然咏叹洞庭湖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高远”,本诗的颔联是描写洞庭的浩瀚无边。

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故选B。

【2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的艺术手法分析文本的思想内容,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本题要求“分析颔联所写之景和颈联、尾联所抒之情之间的关系”。

首先颔联写出了洞庭湖的浩瀚无边,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与诗人的世身之悲、国家之忧融合无间,引出颈联对自己晚年漂泊无定的愁苦之情的抒发;“吴楚坼”“乾坤浮”隐喻唐王朝的分裂衰败,为尾联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做了铺垫。

3.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1、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2、《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4、《登岳阳楼》中“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二、阅读下列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①,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①门外楼头:南朝陈后主耽于声乐酒色,尤宠贵妃张丽华,怠于政事。

隋将韩擒虎率精骑五百,直入朱雀门,后主与张贵妃等宫人躲入井中,均为隋军所执,国亡。

杜牧《台城曲》曾咏此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1.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

“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

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2.此词上阙写景,用“画图难足”概括了诗人的观感,请谈谈此诗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3.词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一句结尾,有什么深刻内涵?试加以赏析。

4.情景名句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诗人化用杜牧《泊秦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征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D,非“直抒胸臆”2.景物描写远近有致,动静交错,浓淡相宜,比喻形象,描绘出了一幅开阔旷远、奇伟壮丽的金陵傍晚图。

①远近有致。

“澄江”“翠峰”“征帆”远景描绘,“酒旗”“彩舟”“白鹭’近景描绘。

②动静结合。

“澄江”“翠峰”“征帆”静景描绘,“酒旗在西风中飘拂”“彩舟如白云漂浮”“白鹭如从银河中高飞”动景描绘。

③浓淡相宜。

洁白的澄江,翠绿的山峰,彩船,白鹭,色彩浓淡搭配。

④比喻。

澄江似白色绢带,突出其水的清澈,峰如箭头,突出群峰的尖峭。

(至少写出两种手法,每种手法各1分,分析各1分,共4分)3.作者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

(1分)这三句借古讽今,(1分)委婉地劝告宋统治者莫蹈六朝灭亡覆辙,应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抵御外患。

(1分)用此三句作结尾,寓意深刻,催人警醒。

(1分)情景名句: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诗人化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来借古讽今的句子: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关注到江上的征帆和江边的酒家等人文景观的诗句: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三、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各题。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①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②,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释:①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②岭表,指五岭以外的地区。

经年是指作者被贬担任广南西路经略抚使,在岭南过的一年。

1.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 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 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

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2.“表里俱澄澈”既是上阕写景的总结,也与下阕的抒情遥相呼应,请结合全词说说你的理解。

(6分)3.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

”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

(6分)答案:1、D (3分)(不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2、(6分)“表里俱澄澈”概括了天上银河璀璨,湖面波光粼粼,月华星辉与波光水色,上下通明,浑然一体的景象,是对上阕写景的总结;(3分)此外,“表里俱澄澈”与下阕的“肝胆皆冰雪”呼应,表达了自己因谗言而被贬职到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虽遭困境,但依然保持高洁品德,连肝胆都如冰雪般晶莹,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3分)3、①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2分)②胸坦荡坏,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2分)③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

(2分)四、阅读下列古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出《游园》的一折戏,写杜丽娘在侍女春香的引逗下违背父母、塾师的训诫,走出深闺,来到家中的后花园,看到一个美丽的新天地的情景时,有下面的两段曲词。

阅读这两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游园(选段)[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①,没揣②菱花③,偷人半面,迤逗④的彩云⑤偏。

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云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⑥忒⑦看的这韶光贱![注]①花钿,古代妇女两边的装饰物。

②没揣,没料到。

③菱花,镜子的代称。

④连逗,勾引。

⑤彩云,妇士发髻的美称。

⑥锦屏人,深闺的女子。

⑦忒,太。

1.选出对[步步娇]一节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A.“闲”字修饰“庭院”,表现了女主人公生活环境的特点——寂寥和烦闷,又反映女主人公在“闲”的深闺生活中闲散无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