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质量控制规章制度

产品质量控制规章制度

产品质量控制制度
依据相关标准,结合公司实际,为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度本制度。

1.控制目标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损失,持续改进,满足用户需要。

2.关健控制点
2.1合同评审质量控制
2.2设计开发质量控制
2.3采购物资质量控制
2.4工艺过程质量控制
2.5产品检验质量控制
2.6包装质量控制
2.7售后服务质量控制
2.8顾客满意度
2.9产品质量改进
2.10控制流程及措施
3.合同评审质量控制
3.1合同评审由公司市场部组织实施,质量部门派人参与,合同评审必须在合同签订前进
行。

3.2合同评审的质量控制要求:
3.3合同涉及质量参数的更改必须对改正的内容以及对其它的影响等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
方可同意更改。

3.4合同评审记录应善保存,保存期限为合同执行完毕后2年。

4.设计开发质
4.1科技处组纷织参与公司设计开发项目的设计输入评审,设计输出评审,设计验证,设计
确认。

4.2技术中心,各单位对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进行管理,以保证在设计开发策划、输入、输
出、评审、验证、确认以及更改等各个过程得到有效控制,确保设计结果满足设计输入和规定的要求。

5. 设计输入
5.1在《项目设计任务书》中明确设计输入要求,并根据项目要求对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评审,
保存评审记录。

6.设计输出
6.1设计输出文件应按照公司的评审要求进行评审、会签和批准,并保存评审记录。

7.设计评审
7.1设计评审由技术中心组织,设计输出文件的完整性、会签栏目、签署者应符合《技术管
理标准》的有关规定。

根据评审结论和改进要求编制《设计评审报告》,保存设计评审的文件和记录。

8.设计验证
8.1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设计验证,并保存设计验证结果和有关措施的记录。

9.设计确设
9.1设计确认一般针对最终产品进行,以用户使用报告(3份以上)和产品鉴定的方式进行,9.2设计确认完成后保存用户使用报告、鉴定结果记录和相关的技术档案。

10. 设计更改
10.1涉及产品性能指标、产品软件/硬件原理等主要设计特征的更改,需按本控制要求重新
进行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

11.采购物资质量控制
11.1质量部门参与对物资采购或外协的质最评审,特殊情况必须得到授权批准。

11.2采购物资的检验/验证由各单位按照合同和技术条件规定进行,检验或验证后必须形成
记录,以便查阅或朔源。

不具备条件检验和验证的特资,要求委托具备条件的单位进行检验/验证。

12.产品检验质量控制
12.1对产品的检验和验证由各单位进行,检验和验证必须按照产品标准和检验试验规范对产
品进行检验和验证。

12.2产品检验必须形成记录,检验人员必须在检验记录上签字,以便朔源和追究质量责任。

12.3产品检验用的检测和试验设备必须经过校准合格,并在有校期内。

12.4产品检验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评价合格的人员。

12.5质量处每季度对各单位的产品进行监督抽查,抽查产品和频次根据年度质量工作计划,用户抱怨等方面具体确定。

13.包装质量控制
13.1产品出厂前均要进行包装,包装必须符合包装图纸和包装工艺的要求。

13.2产品的包装必须是经过运输试验验证合格的包装方式。

13.3各单位必须对包装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重量较重,易损坏的产品的包装物。

14.售后服务质量控制
14.1公司市场部负责产品质量信息和顾客意见的收集和反馈。

14.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产品的售后服务,确保服务过程符合规定要求,使顾客满意。

14.3售后服务人员完成售后服务后,必须填写售后服务处理卡,经用户签字后交各单位质量
处进行分析处理。

15.顾客满意度调查
15.1公司市场部组织各单位对顾客满意度的收集和评价。

15.2质量处、科技处等部门协助市场部开展顾客满意度评价活动,质量处可以直接接受顾客
投诉。

16.产品质量改进
16.1质量处负责组织各单位产品质量改进工作,在年度质量工作计划中对质量改进项目立
项。

16.2工艺设备处在年度工作计划中对工艺攻关、工艺改进、设备增加、设备更新等项目中重点支持品质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