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

美学

1.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

1750年,这门新的科学最早叫做“伊斯特惕克”,即美学,标志美学学科的独立。

2.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客体、主体以及主客体的辩证关系。

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和美育。

在研究艺术时,也是从审美的角度,把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的集中体现,以区别于艺术概论。

4.喜剧的特征是“寓庄于谐”。

“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变现形式是诙谐可笑的。

5.美感的本质特征:形象直接性、潜伏功利性、精神愉悦性、想象创造性。

6.美感的心理因素: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情感、理解。

7. 美感的差异性包括时代差异性民族差异性阶级差异性。

8.悲剧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

9. 现实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

10.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11.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艺术美的看法从“美是生活”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艺术美来源于生活,肯定现实美及其生动丰富性,毫无保留的肯定现实美高于艺术美。

12.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

13.形式美的法则: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

14.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

2.1.美学: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研究对象:⑴鲍姆嘉通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

⑵黑格尔认为,美学对象就是研究美的艺术,他强调艺术美。

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强调对现实美的研究,强调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

3.丑:是客观事物的一种社会属性,是社会实践中被否定的现象。

丑的本质是恶,是恶的形象显现。

4.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作品中的美,是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是美的集中表现、高级形式。

传神:在艺术中主要指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其内在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也是艺术中的一种美的境界。

6.语言(文学)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

是借助语言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或意境,深刻反映生活和丰富的情感。

分为两类:一类是诗歌、散文等,偏重于抒情性的表现艺术,一类是小说,偏重于叙事性的再现艺术。

7.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

悲剧的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的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

8.喜剧:是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它根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在倒错、乘讹、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生活的本质。

1、美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美?本质:美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形象体现。

美是主体与客体丑的统一,人作为自由创造的主体从事生产劳动是自觉地有有目的的有意识的。

这些目的和意识是通过劳动对象上体现出来成为人的创造力量、智慧和才能的肯定。

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也就产生了美,劳动实践是产生美的基础。

2、什么是自由创造?为什么说自由创造是人类最珍贵的特征?答:美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

所谓自由创造的自由,不是随便、任意的意思。

自由是在认识到的客观必然性、规律的基础上,能动的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

因此我们所说的“自由”包含了创造,是人在创造中对自身的一种解放。

特点:a自由自觉地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本质特征之一,自由的可贵之处体现了创造;b自由创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人在自由创造过程中还发展了人本身3、什么是真?什么是善?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真是指客观世界自身的变化、发展和规律。

善是指符合人的目的性。

A、美与善的联系:善是和功力直接联系的。

美以善作为前提,美里蕴形式的关系看,没虽然是形式,但主要不是讲形式。

善是意志活动的对象,而美是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

B:美与真的联系:美是以真作为基础的。

美蕴含着真。

凡是美的事物都是真身,而美是通过实践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肯定认得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

真是求知的对象,引起人们去追求真理。

了解客观世界的本身的内在联系,而美却是欣赏的对象。

它具有生动的形象,是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

4.艺术美与现实美的不同?A.艺术美是生活和自然中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体现,更鲜明地体现了美的特征。

B.现实美包含了社会没和自然美,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紧密联系。

C.不同:生活是艺术的客观基础,虽然生活比之艺术美更丰富更生动,但艺术美是生活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比生活更集中,更有典型性。

艺术美能积极反作用于社会生活,为社会生活及实践服务,推动社会生活前进。

5.为什么说生活是艺术创造的基础?∕生活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1.生活是想象的土壤,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

2.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

3.生活推动艺术家技巧的发展。

6.为什么说意境是情与景的统一?P1351意境:①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②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

③意境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

2情与景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

情属于主观范畴,景是客观范畴。

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7.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1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

2意境中包含了艺术家的情感。

3意境中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

4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

8.传神的特征?(关于传神的理论有哪些?)1形似与神似的统一(最早提出“以形写神”的是东晋顾恺之)。

2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思想感情的统一。

3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4传神与技巧9.艺术为什么要分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A原因:艺术分类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艺术的分类的意义和目的,是寻找和发现各门艺术反映现实的审美特性和特殊规律。

自觉地掌握它们、认识它们,对于促进艺术的发展、繁荣艺术的百花园地有特殊意义,如果不按各门艺术的特殊规律办事,向雕塑提出连环画的要求,或向雕塑提出多幕剧的要求,或写舞剧堆砌话剧的情节等等,都违背了各门艺术在反映生活时固有的审美特性,都违背了各门艺术发展的特殊规律,这会导致创作的失败。

因此,艺术门类不仅仅是美学理论问题,而且对各门艺术的发展与繁荣,都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

B.标准:根据作品的再现与表现,和说用的物质手段的不同来划分。

艺术可分为:再现的艺术(雕塑绘画摄影戏剧电影)、表现的艺术(工艺建筑书法音乐舞蹈)、语言艺术(文学)。

10.什么是形式美?怎样理解形式美的根源及其相对独立性?A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

B特点:①形式美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

②形式美概括了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所体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朦胧的。

③形式美和自然的物质属性、规律有着紧密联系。

C根源和独立性: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关于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

人们对美的感受都是直接由形式引起的,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人们反复地直接接触这些美的形式,从而使这些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即人们接触这些形式便能引起美感,而勿须考虑这些形式所表现的内容,仿佛美就在形式本身,而忘掉他的来源。

其实,所谓形式美法则不过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

D法则: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11.什么是悲剧?悲剧的本质是什么?答: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

悲剧的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

经常表现为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具有强大的实际力量的旧势力对新势力量暂时的压倒,表现为带有一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失败或挫折,表现为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严重的灾难。

困苦等等。

本质: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悲剧的本质在于客观现实中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有其客观历史的必然性。

12.悲剧(效果)对人生启示的价值,作用,意义?240A.认识生活道路上充满了矛盾、曲折、艰苦的斗争,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经常需要付出代价,有时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B学习英雄人物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C.激起对丑恶事物的憎恨。

13.情感在美感中的作用概念: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特殊的,也是最活跃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序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作用:①在创作中,艺术美的欣赏更能引起美感愉悦和情感活动,不仅是因为艺术美比现实美更高、更集中、更典型,还因为艺术作品浸透着、饱和着作家、艺术家的激情和情感,如果作家和艺术家对认识对象不在情感上发生关系,没有被对象所感动,则不可能从审美上把握对象,更不可能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②在欣赏中,如果在美术美的创作过程中浸透着艺术家的情感,那么在艺术美的欣赏过程中也会引起强烈的情感,使人陶醉在愉悦的情感之中。

14.想象在美感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说创作和欣赏都离不开想象?作用:1想象是人的大脑在原有表象基础上加工改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2想象分为再创造想象与创造性想象。

原因:①再造想象一方面指这些形象不是重新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别人描述或示意再造出来的,它与原有形象有些相似,但又不足原型。

②创造性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独立创造创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③在审美欣赏中以再造性想象为主,同时也包含一定的创造性想象,而艺术创作中则以创造性想象为主,再造性想象只是在参与创造性想象中起作用。

1. 结合实际比较优美与崇高?优美与崇高是美的两种不同形态,前者给我们心旷神怡的审美愉悦,后者给我们的却是无限的力量感觉,可以扩大我们的精神境界和审美享受。

中国传统美将其分为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

A.优美:我们平时所说的美,一般指优美。

①特点: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②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③从美感上看,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例子:自然界:风和日丽、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色,这些境界都是优美,给人以和谐,安静的审美享受。

文学上:杜甫有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人物形象上:B.崇高于主客观矛盾激化中。

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②形式上: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在崇高与优美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崇高是一种庄严、宏伟的美,是一种以力量和气势取胜的美,是一种显示主体实践严重斗争和动人心魄的美,又是一种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作用的伟大的美.2.美感的共性有哪些表现?共性与个性是什么关系?A.个性:1美感的时代差异性 2美感的民族差异性 3美感的阶级差异性B.共性,即普遍性和共同性:1时代差异性包含着美感的共同性2民族差异性也包含着美感的共同性3美感的阶级差异性中更包含了普遍性和共同性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