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视角空间的美学功能
二、合成空间理论简介
合成空间理论是在心理空间 (m en tal sp ace) 理 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 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建 构 的 小 概 念 包 (concep tual p acket) ”(Fauconn ier & T u rner, 1996: 113)。心理空间的建立要受到语法、语 境和文化的制约。概念合成 (concep tual b lending) 过 程是在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之上进行运演产生 第三个空间, 即合成空间。它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 部 分 结 构 (p artial structu re) , 并 形 成 层 创 结 构 (e2 m ergen t structu re)。
[ 10 ] L yon s, J. S em an tic T heory [M ]. N ew Yo rk: H arp er and Row , 1977.
[ 11 ] Q u irk, R. et al. A Com p rehensive G ram m a r of the E ng lish L ang uag e [M ]. L ondon: L ongm an Group L im ited, 1985.
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 我们不难得知预言产 生 的方法为: 以小见大, 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知全 豹”。 我们只有将这种层创逻辑投射到目标域 (预 言) , 才能完全领悟本诗的意义。这是一首序诗, 它为 长 诗中亦庄亦谐、金玉良言般的“天真 的 预 言”提 供 了思考的方法。
3. 拟人与视角空间 拟人是视角空间的典型体现方式之一。 作为人 类, 我们习惯于最大限度地运用与我们自身有关的 知识与体验去理解那些自然现象、无生命的东西。例 如:
2002 年 3 月 第 23 卷 第 2 期
外语教学 Fo reign L anguage Educa tion
M a r. 2002 V o l. 23 N o. 2
诗歌中视角空间的美学功能
汪少华
(复旦大学 外文系 上海 200433)
摘 要: 视角空间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空间, 普遍存在于诗歌之中。在诗歌中视角空间主要通过拟人、 移就和隐喻等修辞手法来建构。诗歌中的视角空间有着独特的美学功能。分析其中视角空间的建构 及其整合过程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语言中意义的构建与解读。 关键词: 视角空间; 概念合成; 美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 H 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544 (2002) 0220033205
[ 4 ] Givon, T. O n U nd erstand ing G ram m a r [M ]. N ew Yo rk: A cadem ic P ress, 1979.
[ 5 ] H alliday, M. A. K. A n In trod uction to F unctiona l G ram m a r. 2nd ed. [M ]. L ondon: Edw ard A rno ld, 1994.
[ 8 ] L eech, G. N. & Sho rt, M. H. S ty le in F iction [M ]. N ew Yo rk: L ongm an Group L im ited, 1981.
[ 9 ] L eech, G. & Svartvik, J. A Com m un ica tive G ram m a r of E ng lish [M ]. N ew Yo rk: L ongm an Group L td, 1975.
注: 本文大部分例句转引自 K ies, D , 1988 及 H alliday, 1994.
参考文献
[ 1 ] Chafe, W. Givenness, con trastiveness, defin iteness, sub jects, top ics, and po in ts of view [A ]. L i ( ed. ). S ubject and T op ic [ C ]. N ew Yo rk: A cadem ic P ress, 1976.
收稿日期 2000209207 责任编校 王和平
·33·
Abstract: Persp ective sp aces, a s comm on m en ta l sp aces, a re ub iqu itou s in poem s. Persp ective sp aces a re bu ilt th rough the u se of p erson ifica tion, tran sferred ep ithet and m etap ho r. Persp ective sp aces in poem s have p a rticu la r aesthetic function s. Cogn itive ana lysis of the bu ild ing and b lend ing of p ersp ective sp aces in poem s m ay facilita te m ean ing con struction and con stru ing of them. Key words: p ersp ective sp ace; concep tua l b lend ing; aestheticUM T s 和 PRM T s 的语篇功能、语义特
征及语篇分布, 人们可假设它们的结构形式至少部 分取决于它们的功能。
总之, UM T s 和 PRM T s 结构的使用与交际语 境、说话者的意图及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等因素有 着密切的联系, 它们在书面语篇和口语交际中都具 有重要价值。
[ 6 ] J ackendoff, R. S em an tic In terp reta tion in Genera tive G ram m a r[M ]. Cam b ridge: M ass. M IT P ress, 1972.
[ 7 ] K ies, D. M arked T hem es w ith and w ithou t P ronom inal R einfo rcem en t: their m ean ing and distribu tion in dis2 cou rse[A ]. EH. Stiner & R. V eltm an (ed s). P ragm a t2 ics, D iscou rse and T ex t: S om e S y stem ica lly 2insp ired A pp roaches [ C ]. L ondon: P in ter Pub lishers L im ited, 1988.
Augur ies of Innocence W illiam Blake
To see a W o rld in a G ra in of Sand A nd H eaven in a W ild F low er, Infin ity in the p a lm of you r hand A nd E tern ity in an hou r. 这是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言》。 短短的四 行诗建构了四个输入空间: 从沙子看世界; 从野花看 天宫; 手掌与无限; 片刻与永恒。其内部关系均为: 部 分与整体。由于四个空间的主体都是人, 所以它们都 是视角空间。 这四个视角空间都有着相似的内部关 系。其目标域为预言 (诗的标题)。源域中的内部关系 投射到目标域, 可得出相应的推论。 这就是所谓的 “对合成空间进行运演”, 即: 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
一、引言
n ing the b lend) , 即: 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在合成 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
“视角 (p ersp ective) ”一词源于拉丁语 p ersp ecti2 va, 原义是“透视 ( look ing th rough) ”。它的含义通常 为观察者从某一特定的观察点来观察某物的方式。 话语中的视角化现象 (p ersp ective p henom ena) 非常 普遍。 在叙事语篇中,“视角”可定义为“在叙事者的 话 语现实中嵌入主体 (人物) 的视点”(Jo se Sanders & G isela R edeker, 1996: 291)。 本文主要运用 Fau2 conn ier 的合成空间理论来阐释中英诗歌中的视角 化现象。
·34·
三、诗歌中的视角空间
1. 视角空间的普遍性 由于人类通常把自己视为宇宙的主体, 所以任 何东西都涂上了人的主观色彩。 我们用语言来表情 达意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自我的主观性。 正如古希 腊智者派 (前 460- 410) 哲学家普罗塔哥拉所说的 “人 是 万 物 的 尺 度 ”(M an is the m easu re of all th ings)。 我们的古人也早就明白了“以我观物, 故物 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语) 的道理。 这样, 就其所反 映的内容而言, 很多心理空间都带有人的主观色彩。 因此, 笔者认为,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 与主体有关 的心理空间大多为视角空间。 2. 诗歌中视角空间的建构与整合 认知科学证明: 概念整合正好构成想象的核心 内容。概念整合的过程主要包括: 首先在两个输入空 间形成映射, 然后有选择性地投射到合成空间, 最后 产生层创结构。 概念整合这一普遍认知过程的揭示 为我们如何通向想象之王国指明了方向。 诗歌的创 造需要想象, 诗歌的鉴赏也需要想象, 因此, 诗歌中 的视角空间与视角空间的整合尤为普遍, 例如:
[ 2 ] F irbas, J. O n defin ing the them e in functional sen tence analysis[J ]. T ravaux ling u istics d e P rag ue, 1964 (1) : 26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