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上公开课用的河内塔问题教案

2016上公开课用的河内塔问题教案

河内塔问题------教学设计新建三小徐珍珠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1页,河内塔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经过自己的探索,体验化繁为简找规律这一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

2、经历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再验证猜测,这一系列数学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3、能用有条理的、清晰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想法。

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习与他人合作,懂得谦让,能相互帮助。

5、在老师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应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化归的思想,指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训练学生对自己的结论做出条理清晰的说明。

教学具准备:PPT课件、河内塔教具、河内塔学具、游戏记录表。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孩子们,这节课是一节游戏与数学相结合的课,将会是一节很有趣的数学课,那你们有没有准备好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呀?准备好了,老师非常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简单的数学知识:2我们可以写成2一次方,2乘2也就是两个2相乘可以写成2的2次方等于4,2乘2乘2可以写成2的3次方等于8,以此类推:4个2相乘可以写成2的4次方等于8再乘以2得16.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做一道找规律填空题:2 4 8 16 ……()第10数是几?()第N数是几?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想想,算算,找找规律。

我们不要怕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找到了,规律是第几个数,就是几个2相乘的积。

那第20个数呢,你们再想一想,游戏引入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老师这儿就有一种很好玩的游戏你们肯定想试试。

这个游戏要用到的玩具叫河内塔。

(出示课件)(它是由一块底盘,三根杆子和一些圆盘组成的)大家现在还想知道什么呢,是不是怎么玩呢?大家别着急,它的游戏规则和一个传说有关,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一个关于河内塔的古老的传说,游戏规则就在这个传说里面。

出示课件讲传说。

二、介绍传说1、听了传说后,你们担心不担心河内塔上的64块圆盘很快就会移完,世界末日很快就会到来呀!到底有没有这个担心的必要呢?这个传说究竟蕴含了什么样的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河内塔问题,找到移完64个圆盘最少所花的时间,揭开这个古老传说的奥秘。

(出示课题)2、探索玩法:听了刚才的传说,你懂得了玩这个河内塔规则吗?看谁听得认真看得仔细。

(出示白屏。

)请你说出其中的一条。

同学们看看是不是有这四点:(出示课件)游戏规则:(1)、把第一根杆上的珠子全部移到第三根杆上;(2)、可以利用中间的杆帮助;(3)、每次只能移动一颗珠子;(4)、大珠子不能放到小珠子上面。

2、这个游戏规则知道了,我们赶快来研究河内塔。

神庙里的河内塔上有64个圆盘,(板书在表格里64)(你圆盘的块数,用的步数)你们想像一下,如果让你去移,会怎样?生可能会说:太难了!那你们说怎么办?有没有一个好方法能快点研究。

师:你好棒,你知道吗?你说的办法就是化繁为简找规律方法的前面的步骤--化繁为简。

今天我们就是要用这种化繁为简找规律的方法来研究河内塔问题。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方法的呢?64块太难了。

那从最简单的几个开始好呢。

三、用游戏操作研究河内塔问题1、(教师拿起手中的河内塔)我们就把圆盘的块数改成1块,从最简单的1块开始研究。

现在河内塔上只留下一块圆盘, (教师拿起手中的河内塔)首先我要向你们介绍珠子原来所在的杆叫1号杆,中间这杆叫2号杆,到达的终点杆叫3号杆。

要想把1号杆上的1块圆盘移到3号杆,需要几步?生说:1步。

怎样移?直接把1号杆上的圆盘移到3号杆上,(板书3号杆)只需1步就可以了。

(板书1)那还可以怎样去移?生:还可以先把1号杆上的圆盘移到2号杆上,(板书2号杆)再从2号杆移到3号杆,用2步。

(板书2)你们喜欢那种方法?用1步的。

为什么:因为它快,步数少。

你们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在用的步数上加上两个字,哪两个字,我们今天研究的就是最少用的步数。

其它的移法我们可以不去研究。

了解了吗?了解了,现在我们来研究2块圆盘的移动需要的最少步数。

板书:2。

(教师拿起手中的河内塔加一块圆盘)给你们20秒时间思考,计时开始。

时间到。

让一生说:先把小圆盘从1号杆移到2号杆(板书2号杆),为什么。

第一步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想好了再移。

因为大圆盘不能放在小的上面,所以要先把小圆盘移到2号杆。

再把大圆盘从1号杆移到3号杆,最后把小圆盘从2号杆移到3号杆,共几步。

还有不同的移法吗。

生答。

(回答得很完整)看大屏幕,我们再回顾一遍移动过程。

移动圆盘记录表3、那我们接下来继续研究3块圆盘的河内塔问题。

你们想不想自己玩。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先把题目和操作要求看明白了,老师再发河内塔给你们玩。

课件出示题目。

有①号、②号、③号三根杆子,你能借助②号杆把①号杆上的3颗珠子移到③号杆而不改变珠子的上下顺序吗?最少移动多少次?移动规则如下:(1)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珠子;(2)大珠子不能放到小珠子上面。

(默读一遍题目)完操作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齐读一遍)(1)、小组两个同学商量好谁先操作,一人操作时另一人帮忙。

(2)、每完成一次操作后两人交换。

(3)、用最少的步数完成你们的操作。

老师边给你们发河内塔,你们边商量。

两人一组,一组一个。

给你们两分钟时间操作,现在可以开始行动了!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如果操作的时候,发现行不通,回到原点再试试。

动作最快的一组里的一名同学请上来用演示一遍。

并表述移的过程。

有比他步数少的操作方法吗?你怎么能确定你7步是最少的步数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生答。

同学们,老师把你们刚才移的过程做了几幅简图,看谁看明白了这几幅简图所要表达的意思,你就明白了怎样去确定最少用的步数。

教师操作验证最少移动的步数。

操作方法:当珠子的数量变成3颗时,可以把上面的2颗珠子看成“连体珠”,(要想把最大的圆盘移到三号杆上,先想办法把上面的两块圆盘移到二号杆上,前面我们已得出把两块圆盘移到另一根杆上,最少用三步,我们就用最少的三步移到二号杆上。

)(老师演示1,2,3)再移大珠子移到3号杆需要1次(老师演示1),最后把“连体珠”用最少的3次移到3号杆上。

(老师演示1,2,3),所以能确定一共用7步。

(师在黑板上记录最少移动的步数。

)同桌之间再相互说一遍。

4、随着圆盘块数的增加,河内塔问题也会越来越难,同学们怕不怕难?不怕老师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4块圆盘的移动最少用的次数,你能不能不用去移圆盘,就能算出最少的次数呢?有算得比他次数少的吗?你怎么能确定你移的是15步,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可以借鉴前面移三个时找最少次数的方法。

生答。

教师用简图操作验证最少移动的步数。

操作方法:当珠子的数量变成4颗时,可以把上面的3颗珠子看成“连体珠”,移到2号杆最少需要7步,大珠子移到3号杆需要1步,再把“连体珠”移到3号杆用最少的7步,所以能确定一共用15步。

(师在黑板上记录。

)四、观察分析,找规律我们已经研究了4块个圆盘,照这样研究下去,20块圆盘还没研究完就已经下课了。

何况要研究64块圆盘。

那有什么好方法能快点研究呢?你们看我们已经研究出了一组数据。

现在可以?引出生答:找规律。

请开动你的脑筋,观察表格能不能发现规律呢?(生演算,讨论,交流,发言)得出规律是:最少用的步数是前面最少用的步数的2倍加1。

我们来验证下,如:3块圆盘用的最少的步数是7步,是前一项3步的2倍加1。

你们很棒,规律是对的,但还不是最佳的规律,你们想,如果我要研究移动20块圆盘最少用的步数,就必须得知道移动19块圆盘最少用的步数,比较麻烦。

还有一个规律,和圆盘的块数有关,只要知道需要移动几块圆盘就能算出最少用的步数。

厉害吧,现在你们快把这个规律找出来,找得出来,你们更厉害。

(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和笔想想,算算,想想这组数还可以用什么算式代替。

)你说,我发现这组数与那组数依次都相差 1.所以这组数的规律是第几个数就是几个2相乘减1.是:有几块圆盘就把2乘几次再减1,到底是不是这个规律呢?我们还是以3块圆盘为例来验证一下,3块圆盘把2乘3次再减1,2×2×2-1=7。

五、用规律演算请你们算一算移动10块圆盘最少用的次数。

移动20块圆盘最少用的次数。

我们已经找到了算出圆盘移动次数最少的规律,你能运用这个规律推算出移完64块圆盘最少要用的步数吗?(生演算,发言)六、课堂小结规律找到了,算式也能列出来了,我相信移动64块圆盘移动需要最少的次数,你们一定能演算出来。

可是课堂时间有限,同学们有兴趣课后一步一步往后算出来。

老师已经算好了,现在直接告诉你们,可能结果会让你们吓一跳。

:传说中的柱子上有64块圆盘,按照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得到最少须要移动18446744073709551615 这么多次才能完成操作。

(边说边用课件演示。

)假设搬一块圆盘要用一秒钟,1小时有3600秒,我们把这个时间换算成小时,就有5 1 2 4 0 9 5 5 7 6 0 3 0 4 3 1小时,1天有24小时,换算成天,大约有213503982334601天,1年我们以365天来计算,换算成年,大约是五千多亿年。

根据现在的科学研究,地球从诞生到现在,也才只有大约46亿年的时间。

太阳的寿命大约还有100~150亿年。

而要完成64块圆盘的河内塔操作却要5千多亿年,我们就不必担心世界末日会到来了。

可见印度传说仅仅是一个传说而已。

七、我会做。

刚才那么难的河内塔问题都被我们解出来了,相信接下来的一道题目肯定也是难不到你们的。

请看题目:小侦探柯南在学校图书馆借书时,发现有一列书的编码是这排列的2、4、6、8……。

柯南想考考你们:第10本书的编码是什么数?用n表示第几本书,那第n本书的编码又是什么数呢?2 4 6 8 ()……(第10个数)(第N个数)知道答案,请举手。

八、学生总结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八、结束语今天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研究许多数学家在研究的河内塔问题,知道了用化繁为简找规律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探索到了河内塔的奥秘。

老师为你们而骄傲。

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还要用到更多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只要我们打开自己敏锐的数学直觉,认真观察,善于思考。

我们就能在周围的事物中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

最后老师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爷爷说的一句名言送给你们:在解决数学难题时我们要学会知难而退。

课后请你们联系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想想句话的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