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____ 艺术鉴赏与创意__ 题目名称拉开大幕才是真的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学1班
学生姓名赵紫潇(09061118)
指导教师张雯
完成日期 2010年12月 11日
“拉开大幕才是真的”
——解读“北京人艺”
应用数理学院应用物理专业09届赵紫潇摘要:
戏剧艺术,魅力独特,拥趸万千,历代风靡。
人艺,中国大陆的一个老剧社,不同历史时期创作出众多“时代强音”之剧作,成就着中国戏剧,也成就着北京人艺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舞台上独特地位。
在审美多元化与市场经济冲击下,北京人艺从未淡出视野,她所积累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对中国戏剧发展有标本意义。
关键词:
兼容剧本人艺人
成立于1952年6月12日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中国话剧史上,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辉煌,她无愧于国家级艺术殿堂的称号,她是“国宝”级的明珠,是中国话剧的希望所在。
北京人艺为何经久不衰,其中必有其独特的地方。
一、兼容并蓄的创作环境让剧院
保持吸引力和创造力
在许多戏剧界同行看来,北京
人艺虽然“家底丰厚”,以“现实
主义”为主要特点,但同时风格多
样,兼容并包。
作为创立北京人艺
的重要人物,导演焦菊隐本身就是
一个追求“一戏一格”的人。
“这
一点从焦菊隐的三部代表作就看
得出来:《龙须沟》特别写实,《茶
馆》有象征性,《蔡文姬》则很写
意很民族化。
”北京人艺导演李六
乙说。
二、不忘文学的老底儿,重视剧本和剧作家
如今的北京人艺虽然没有那么多优秀剧作家,但重视剧本这一传统依然存在。
老导演苏
民回忆说,“曹禺为剧院留下的,不仅
是他个人修养对后人的熏陶,更是他广
泛接触老一辈作家,为剧院留下一批经
典剧目和剧院重视剧本、剧作家的传
统。
为什么老舍、郭沫若都给人艺写
戏?那是曹禺亲自去拜访他们的结果。
后来于是之担任第一副院长的时候,也
把剧本组工作当做重中之重。
” 郭启
宏对此深有体会,“人艺的本子从来都
是宁缺毋滥,没有好本子宁可不上。
无论对谁,都不讲面子,只讲质量。
老舍的剧本就被枪毙了好几个,《茶馆》也是改了好几次。
”
三、戏比天大,“人艺”人有股特殊的劲儿
倘若没有一代代“人艺”人对“戏比天大”这四个字的身
体力行,再经典的文学剧本也无法被成功地“立”在舞台上,
戏剧的经典之作也就无从谈起。
大家知道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塑
造了王掌柜、程疯子,但也许不知道每塑造一个角色,于是之
都会写上满满一本“角色创作日记”。
不仅于是之。
前两年人
艺复排《屠夫》时,80多岁的郑榕坐在轮椅上完成这个角色,
70多岁的老艺术家朱旭每天演出结束前都切断与外界不必要
的联系,好专心致志为角色做准备。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自建院以来共上演古今中外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剧目近300个。
北京人艺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演出活动遍及全国,其鲜明“人艺演剧风格”已扎根于广大观众之中,如今的“人艺”俨然成为了一门特殊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北京人名艺术剧院官网/main.asp
[2]北京人名艺术剧院_百度百科
/view/1672.htm?fromenter=%B1%B1%BE%A9%C8%CB%D2%D5
[3]新京报网站
/comment/wenyu/1040/2007/12-18/018@0853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