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室工作制度汇编

治疗室工作制度汇编

治疗室工作制度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入治疗室必须衣帽整洁,戴口罩。

二、保持室内清洁,完成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无关人员不许在治疗室内逗留,每天消毒一次,定期采样培养。

三、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掌握各项护理常规。

四、毒麻药品与贵重药品应加锁专人保管,严格交接班。

五、各类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六、仪器、设备、器械准备要完善,保持性能良好,有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治疗和护理需要。

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工作人员必须衣、帽、鞋、口罩穿戴整齐,方可进入手术室,使用专用工作服及拖鞋,外出时及时更换,并定期刷洗、消毒。

二、每日对无明显污染的台面物表,地面等用清水或清洁剂清洁1—2次,在污染的情况下,用有效氯500 mg / L消毒液擦拭、喷洒、拖地。

三、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定期监测,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并记录。

四、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半清洁区,凡污染手术器械及物品用有效氯500mg / L—1000 mg / L消毒液浸泡30min(金属器械须加防锈剂),乙肝及其它特殊感染患者手术用器械及物品用有效氯2000mg / L消毒液浸泡30min后进行常规清洗,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混用。

五、无菌物品放固定位置、定期灭菌、注明日期、定期监测。

六、各种消毒液现用现配、加盖、保证有效浓度,注明消毒液名称、浓度、定期监测。

七、一次性医疗用品按本院制定的相关规定处理,其它敷料等医用污物装入固定袋内一律焚烧。

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一、进入注射室要衣帽整齐、戴口罩,尽量减少空气污染,操作前应用皂液流动水冲洗双手,连续操作时,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都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搓擦2min,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按本院制定的相关规定处理。

三、各种消毒液现用现配、加盖、保证有效浓度,注明消毒液名称、浓度、定期监测。

四、无菌物品定期更换、灭菌、浸泡液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

五、每日对操作台、物体表面、地面等用有效氯300mg/L—500mg/L消毒剂擦拭,湿拖把拖地。

六、每日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定期监测。

七、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门诊注射室工作制度一、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病人热情、体贴。

三、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四、保持室内清洁,完成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无关人员不许在注射室内逗留。

五、准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六、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工作人员进换药室要衣帽整齐,戴口罩,尽量减少空气污染,不必要的物品及人员不准带入室内。

二、换药时一人一洗手一消毒,为避免交叉感染,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遇特殊感染的,尽量不在一般换药室进行或放在最后处理,处理时要戴手套,用具严格浸泡消毒后再清洗送高压灭菌,传染病人及特殊感染者用过的用具,应用有效氯1000mg / L—2000mg / L消毒液浸泡30min—45min后冲洗,做好标记,送供应室高压灭菌。

三、换药用具一人一套,用完按常规进行消毒处理,持物钳及容器每周灭菌二次,器械浸泡液每周换二次,应保证有效浓度。

四、除固定敷料外一切换药用品均需保持无菌,提倡使用小包装,各类换药物品标志明显,并注明灭菌日期,定期更换。

五、换药室应保持清洁、整齐、每日通风换气。

六、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台面、物体表面等,地面用消毒液拖擦,如地面有脓血,随时消毒擦去,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时间不少于30min。

七、各种消毒剂、灭菌溶液现用现配、加盖、保持有效浓度、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时间,定期更换。

八、一次性医疗用品按本院制定的相关规定处理,换药用过的敷料一律焚烧。

手术室工作制度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进入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

二、室内保持整洁、肃静、禁止喧哗,不得任意走动及出入。

三、手术室的药品、器材、敷料、应由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未经负责人允许不得外借,工作人员应熟悉其放置位置,使用方法,保持性能良好。

四、麻醉药与剧毒药有明显标志,加锁专人保管,按医嘱并经过仔细核对后方可使用。

五、手术室应常规准备急症专用器械、敷料等。

各项急病的全套器材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六、手术安排原则,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手术前后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和敷料,一切物品用后必须进行清洁和检查,并归还原处。

七、手术通知单须术前一天送交手术室,以便准备。

急症手术,由值班医师电话通知手术室,同时填写急症手术通知单,以便做好手术及抢救准备。

无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接急症手术。

八、手术室按时接手术病人,并带好病历,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防止差错,病人要穿手术衣入手术室。

九、手术室工作人员外出时要更换外出衣、鞋、帽。

十、疖肿或急性呼吸道感染人员原则不准进入手术间,特殊情况可戴双层口罩方可进入。

十一、每日手术前后卫生清扫(清洁整理),物归原处,每周五进行一次彻底清扫消毒,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手)如有污染应协同有关科室研究原因及时纠正。

十二、手术室应对手术病人作详细登记,按时统计上报。

十三、爱护一切器械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避免损坏,一旦损坏应及时报告业务院长及器械科酌情处理。

十四、精密仪器应设专人保管,要定期保养。

十五、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除值班人员外,一律不得在手术室留宿。

十六、建立常用手术器械卡,准备器械时,按卡片进行查对,同时检查器械性能,手术包必须标明灭菌日期。

十七、手术采取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严格核对,专人负责送检。

医院感染工作制度一、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二、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并认真履行职责。

三、要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四、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价。

五、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

六、医院建立特殊区域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治疗室的保洁、消毒或无菌的监控制度和措施,定期检查。

七、建立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管理办法。

传染科工作制度一、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二、提高警惕,不漏掉疫情,对来就诊的病人登记详细不漏项,对紧急疫情用物准备齐全,应急使用。

三、严格执行疫情管理报告制度,疫情报告登记送检标本及时准确。

四、熟练掌握本科疾病临床症状,予防知识及化验正常值。

五、对观察病人及时检查。

导医工作制度一、热爱本职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对待病员,要文明礼貌,态度和蔼。

二、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维持好门诊秩序,按各科业务分诊,有秩序地安排病人就诊,对危重及病情突变、老弱残疾及行动不便的病人,优先照顾就诊。

三、认真做好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对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类,安排到传染科就诊,以防交叉感染。

四、门诊环境要做到清洁整齐,做好病人的就诊指导和卫生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形式,根据不同季节宣传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急诊科消毒隔离制度一、急诊科抢救病人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衣、帽整齐,戴口罩。

二、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常规消毒后毁形,一次性输血器(袋)可直接焚烧或消毒毁形。

三、抢救仪器、设备、物品等使用后按不同消毒、灭菌要求随时处理,保持应急,完善状态。

四、室内保持整洁,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床面等、地面用消毒液拖擦,如地面有污血、分泌物、排泄物等要随时消毒擦去。

五、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时间不少于30min,灯管表面保持清洁,每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次,定期监测做记录。

六、无菌物品放固定位置,一人一用一灭菌。

无菌包应标记清楚,包内器械、物品必须与卡片相符,无菌物品必须保证在有效期内,过期应及时灭菌。

七、使用后的一般诊疗用品(如体温计、湿化瓶等)用250mg/L—500mg/L含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八、医用污物随时清理,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焚烧。

传染科消毒隔离制度一、工作人员衣帽整齐,进入传染科时,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口罩,每周更换一次,如有严重污染应随时更换。

二、传染科门诊划分为清洁区、半传染区、传染区,门口必须设置浸有消毒液的擦脚垫,并保持消毒液的浸润。

每日冲洗或更换一次。

三、备消毒洗水盆,每日更换二次,医务人员诊查不同种病人应严格洗手与手消毒,离开门诊时,必须消毒、清洗双手。

四、一般诊疗用品使用后,不耐高温的用含有效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后清洗冲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耐高温的消毒后做标记,送灭菌。

五、每日对桌椅、诊察床、门把手、地面等用消毒剂擦拭,每日用紫外线消毒1—2次,时间不少于30min,有严重污染时随时消毒。

工作结束后,严格终末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六、各种消毒剂,配制浓度准确,标明消毒剂名称、浓度,保持有效浓度,定期更换。

七、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必须无害化消毒,处理后方可倾倒。

八、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消毒后,统一处理。

换药室工作制度一、进入换药室衣帽整洁,换药前洗手、戴口罩。

二、按常规做好工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各类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清楚,有区别(外用、内用、剧毒),物品、用具专柜放置,摆放有序。

三、熟练掌握操作常规,换药安排符合要求(无菌、感染、隔离),换药程序正规。

四、正确使用无菌溶液,灭菌容器等,定期消毒更换。

五、换药处置后,随时清理用具、污物等,保持室内、台面的整洁。

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入工作间必须衣帽整洁、换工作鞋,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回收污染物与清洁物,传染病人用物要分开放置分类处理。

二、各种消毒剂,酶制剂要现用现配,保证有效浓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