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音乐欣赏教学论文:从音的要素浅谈音乐欣赏教学的切入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为教学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可以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对素质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音乐欣赏通常来说由浅入深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感性认识(官能感受)到理性认识(探究音乐知识)又回到感性认识(更深层次的欣赏)这样三个阶段,这是欣赏音乐的必经之路。

但是,面对浩若星海的众多音乐经典,大多数学生不得其门而入,而且音乐欣赏课的上课时间、学生的欣赏时间和内容有限,到底如何欣赏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内部,理解音乐的组成要素,使学生保持欣赏兴趣,就能使学生在课外的欣赏得到无限延展,这时,欣赏的切入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下面是笔者的一点个人浅见,从音的要素来谈谈欣赏音乐如何切入,着重强调在第一阶段的官能体验。

那么,音的要素有哪些呢?音的要素通常是指音高(音的高低)、音量(音的大小)、音值(音的长短)和音色四个方面的特点。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音的要素和音乐的要素是有一些概念上的不同的,音乐的要素是包含节拍、节奏、旋
律、音色、和弦、调式、力度、速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素,狭义上来讲前者是涵盖后者的。

一、音高方面
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最常见的引起学生兴趣的就是从音高方面了。

通常较高的音会给人以激动、昂扬的感觉,较低的音给人的感觉暗淡、哀伤,由音高变化而形成起伏线条。

旋律线与情感的起伏和语言声调的抑扬顿挫密切关连,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旋律作为音乐表现手法中最重要的一种要素,在音乐欣赏中占主导地位。

旋律线是曲调在运动过程中,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听完之后或者欣赏过程中轻声哼唱作品主旋律,获得最直接的音乐锻炼和情感体验。

通常音高的变化有三种方式:1、同音进行,其线条较平,如果与多变的节奏相结合,会造成紧张、强烈、推进的效果。

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同音进行出现的那一部分,表现了解放军勇往直前、锐不可挡的英雄气概。

2、上行的旋律富有朝气、善于表达积极向上、坚定有力的情绪。

比如《毕业歌》中上行旋律线,是以强烈的语气向自身提出充满责任感的质问、疾呼,反映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3、下行的旋律线一般与力度减弱、紧张度缓和、情绪低落相联系,善于表达平稳、深沉、思念和悲痛的情绪。

例如,《松花江
上》下行凄惨的音调,令人肝胆欲裂。

二、音量方面
音量一般指声音的强弱变化,而通常学生也最能从强弱的变化中体会到音乐情绪或者故事情节的转变,这种体验非常直接、有效,可以说感同身受。

音量的变化常常与旋律变化结合,通常音调向上(上行)会产生激昂、高涨的情绪,随之带来力度的渐强变化;音调向下(下行)会产生低沉、消极的情绪,随之带来力度的渐弱的变化。

另外,还有一些常用的力度变化的形式,比如先渐强—然后渐弱,形成橄榄形。

但也有先强后弱的、先弱后强的、先渐弱-然后渐强的……这种变化一般都和乐句的节奏、节拍结构相一致,体现出情绪的细微变化。

了解这些音量变化与音乐表达的关系,就能很好进入或者说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情境和情绪了。

三、音值方面
音值是指声音的长短,由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它与与声音的强弱有规律地组合,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节拍、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

通常我们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速度和节奏的变化也非常能传递音乐的情绪和情节变化。

当我们听到时值较短、速度较快的音乐时,得到的感觉是欢快、灵巧、激烈。

速度较慢,给人的感觉会停滞、哀
伤,适中的速度给人以自然、亲切的感觉,所以人们才会把不同的速度冠以庄板、广板、急板等不同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名称。

不同的音值和速度塑造和传递着音乐的不同形象和情绪,比如,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合《动物狂欢节》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曲子《天鹅》,舒缓的速度、舒展的节奏描绘出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涟涟的湖面上悠然漫游
的优美形象。

四、音色方面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一般乐器或嗓音的音质,但广义上也涵盖了包括和弦、复调、交响乐队等重合色彩。

每一种音色都有着特殊的意味:以人声来说,女高音嘹亮柔美,男高音挺拔高亢,女中音比较暗一些,浑厚而温暖,男中、男低音则是庄重厚实,给人一种坚定的感觉。

乐器的音色种类就更丰富了,小提琴的纤柔灵巧,大提琴的深沉醇厚,双簧管的优雅甘美,小号的英雄气概等等……同时,不同的音色就像画家手中的颜料一样,既可以有着鲜明的个性,又可以组合创造出五彩缤纷的绚丽感觉。

欣赏音乐作品,不同的音色给人的感觉和形象塑造是鲜明的、迥然各异的。

木管五重奏、弦乐四重奏、合唱团、交响乐团,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给人们展现出或恢弘、或静谧、或温暖、或冷峻、或明、或暗的不同色彩感觉,给人以绝佳的审美体验。

人们天生具
有感受、分辨不同音色的能力,在欣赏教学中,较多地从音色角度入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高审美体验,丰富音乐知识,引起再欣赏的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