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5G传输和无线关键技术

三、5G传输和无线关键技术

n)
0.1-1Gbps
1倍
3倍提升 (某些场景
5倍)
峰值 速率
1Gbps
20Gbps
ITU 定 义 的 三 大 应 用 场 景
3.2 5G颠覆性技术在哪里?
产生颠覆性技 术的五个方向
需要技术和策略突破
• 频谱利用 • 无线接入 • 无线传输 • 无线组网 • 业务与终端
5G:解决三 个主要问题?
容量不足 能耗高
4:1收敛
核心
100G/200G
低频共站 高频共站
5*2.76+1*6.74=20.54G (60*2.76+12*6.74)/2=123.24G (900*2.76+180*6.74)/8=462.15G 5*8.76+1*18.74=62.54G (60*8.76+12*18.74)/2=375.24G (900*8.76+180*18.74)/2=1407.15G
1.3 5G对传输时延提出更高要求
5G对传输时延要求非常高,甚至缩短至us级别
指标类型 移动终端-CU(eMBB) 移动终端-CU(uRLLC) eV2X(enhanced Vehicle to Everything) 前传时延(AAU-DU)
时延指标 4ms 0.5ms
3~10ms 100us
设备 时延
提升用户体验
3.3 5G无线网关键技术
谢 谢 5G网络架构介绍
3.1 ITU定义的5G八大关键能力
指标 名称
流量密度
连接数密 度
4G参考值
0.1 Tbps/ Km2
10万/km2
5G取值
10 Tbps/ Km2
100万/Km2
时延
空口10ms 空口1ms
移动性
350Km/h
500 Km/h
能效 用户体验速率 频谱效率
1倍
100倍提升 (网络侧)
10 Mbps (urban/suburba
分组增强型OTN与IP RAN之间通过BGP协议实现路由信息 的交换;
为了满足5G承载对大容量和网络切片的承载需求,IPRAN 需要引入25\50\100GE等高速接口技术;
采用FlexE (Flexible Ethernet,灵活以太网)等新型接口技 术实现物理隔离
方案2、端到端分组增强型 OTN 方案
DU
综合业务机房
DU
DU AAU
接入站点
AAU
接入站点
组网场景 描述
适用方案
场景A 小集中
场景A DU部署位置较低,与4G宏站BBU
部署位置基本一致,此时与DU 相连的5G AAU数量一般小于30个
(<10个宏站)
有源/无源 CWDM/DWDM
场景B P2P大集中 场景B
DU部署位置较高,位于综合接入点机房,与 DU相连的5G AAU数量一般大于30个,接入
节省光纤、提供环网保护、支持综 合承载、支持业务收敛
成本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高
光纤直连方案 星型、点到点网络
实现简单
消耗大量光纤资源,仅适合部署于光纤资源丰 富区域
无源CWDM 点到点网络
纯无源技术,设备简单,节约光纤
运维定界不清晰、故障定位难、波长 规划复杂
2.2 5G前传传输方案适用场景
接入站点
综合业务机房
相比方案1,不用跨平台维护,从而更好地发挥分组增 强型OTN强大的组网能力和端到端的维护管理能力
可利用分组增强型OTN进行业务综合承载,包括家宽、 专线业务;
分组增强型OTN可与前传承载方案衔接,前后传统一 承载,降低Capex和Opex

5G传输网需求分析

5G传输网解决方案

5G无线网关键技术
主干光缆为树形结构
有源/无源 OTN/WDM
场景C 大集中 场景C
DU部署位置较高,位于综合接入点机 房,与DU相连的5G AAU数量一般大
于30个,接入主干光缆为环形结构
有源 OTN/WDM
2.3 5G中传和回传传输方案
方案1、分组增强型 OTN+IPRAN 方案
OTN设备按需配置ODUk穿通模式,保证5G承载对低时延 和带宽保障的需求;
5G传输和无线关 键技术

5G传输网需求分析

5G传输网解决方案

5G无线网关键技术
1.1 5G对传输带宽提出更大需求
5G早期站型,需要5Gbps的传输带宽; 5G成熟期站型,需要20Gbps的传输带宽,对传输提 出更大需求
关键指标 5G 早期站型:Sub6G/100MHz 5G 成熟期站型:超高频/800MHz
前传 3*25Gbps 3*25Gbps
中传&回传(峰值/均值) 5Gbps/3Gbps
20Gbps/9.6Gbps
一个大型城域网为例,5G 基站数量 12000 个,带 宽收敛比取 6:1。核心层带宽需求在初期就将超过 6T, 成熟期将超过 17T。
因此,在 5G 传送承载网的接入、汇聚层需要引入 25G /50G 速率接口,而核心层则需要引入 100G 及以 上速率的接口。
组网 架构
可以考虑采用更大的时隙(如从 5Gbps 增 加到 25Gbps)、减少复用层级、减小或取 消缓存等措施来降低设备时延,达 1us 量 级甚至更低。
可以考虑树形组网取代环形组网:环形组网 输出节点逐一累积传输时延,而树形组网只 要考虑源宿节点间的时延累积,可大力提升 网络对苛刻时延的耐受性。
来源 3GPP TR38.913 3GPP TR38.913 3GPP TR38.913
eCPRI

5G传输网需求分析

5G传输网解决方案

5G无线网关键技术
2.1 5G前传传输方案
有源OTN/WDM承载方案
DU
OTN
OTN
光纤直连方案
AAU站
DU
无源CWDM方案

组网方式 优势 劣势
有源OTN/WDM承载 环网、点到点网络
2.4
5.6
8.4
17.6
2.76
6.74
8.76 18.74
核心层 核心层 核心层 基站
5G回传带宽测算模型

… …
接入比例
×15 ×12 ×6 ×1
等效基站数 (个) 1080 72 6 1
传输网带宽需求
收敛比 8:4:1 峰值站:均值站=1:5
接入
25G/100G
2:1收敛
汇聚
100G/N*100G
1.2 5G对传输带宽提出更大需求-带宽测算模型
5G单站测算模型
4G/LTE 3小区,3载波,4天线
基站(频宽Hz)
5G/低频 3小区,64天线
5G/高频 3小区,128天线
4G 5G低频(100M) 5G高频(200M) 低频基站(4G+5G低) 高频基站(4G+5G高)
带宽
均值
峰值
0.36
1.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