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换位思考,体会学生的感受

换位思考,体会学生的感受

换位思考,体会学生的感受
大庆市澳龙学校隋晓艳
“换位思考”这个词语,在当今社会已经丰富了它的含义,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

做小学教师和班主任工作,已经20多年了,结合自己的感受,我的理解是:老师要想学生所想,就是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

下面,谈谈我在工作中的点滴故事:
换位思考,从责任上理解,首先,我认为,想让孩子喜欢你,必须有一颗童心,还要有一颗爱心,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更要有责任心,假设我是孩子。

换位思考,从情感上理解,老师要做出孩子的榜样,校长做出了老师和学生的榜样,我是学生的榜样,同事是我的榜样,家长是我们大家的榜样,记得我进入45岁那年,就跟刘占军校长说:“我老了,换个年轻的老师来做班主任,他说:“你是一个经常为学生着想的老师,这么优秀的班主任不做不是瞎了材料了吗?”继续让我做班主任。

我经常换位思考:“我要坐着上课的学生,一天坐七节课,课堂上,老师讲课不活泼,我也不喜欢上课。

”于是,我的课堂,经常出现精彩的精彩的课件,还有视频,带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知识。

2013年,新任校长王洪博在巡查课堂的时候,发现我的课堂愉快的氛围,他没有当时表扬我,而是,在一个总结会上表扬了我:“隋老师,也是老教师了,看人家那课堂,那叫开心的课堂。

”我心里美滋滋的,真的佩服这位校长,你的工作没白干,他看到了。

换位思考,工作得不到认可,老师也没有干劲。

换位思考,从内容上来说,我的思想,我的心理,我的专业水平都是从学生的需要的角度出发。

换位思考,从给予方法来说,亲自值日,课堂上,认认真真地上课,精炼的语言表达,课堂上的亲切,传授知识,同解作者的写作宗旨幽默的语言,热情地沟通,共享成功的快乐,生活中点滴。

把乐观的思想,向上的情绪,力争上游的精神展现出来,那孩子的也会帮你做很多事,比如,他们经常去办公室,给我擦桌子,帮我拿教案。

今天的孩子就是祖国明天的人才,作为班主任,尽管现在各个学校出现抢生源现象,我们学校是小学、初中一体化的完全中学,我从来不跟学生做小学毕业留在澳龙学校念初中的工作。

我对家长讲:我培养孩子是面向孩子自己的未来,面向祖国的。

不能压迫学生,我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我的孩子在高中时期,比较迷恋网络游戏,我就对他进行了,我的老舅舅,他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孩子都多大了,你还这么管教他,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反抗。

“青青的草地,蓝蓝天,多美丽的世界,大手拉小手,带我走,我是妈妈的宝贝。

我一天天长大你一天天老,世界也变得更辽阔,从今往后让我牵你带你走,换你当我的宝贝,妈妈是我的宝贝。


这首歌表达了一个鲜明的主题:“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感受。


“换位思考”是人们在不被理解时,常常说的一句话,可是你要真正做到,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一次经历,我更懂得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那是三年前了,孩子们上一年级,我从一个五年级的班主任过渡带一年级,还没从紧张的教学状态中走出了,邻近
期末检测了,我就抢了一节体育课上,有一天,我上完课,班长赵依博问我:“老师,你看外面的天,能上体育课吗?”我往外一看:哦,下着小雨。

我就说:“这么小的雨,怎么不能上体育课?”我话音刚落,只见她一挥手,对全班同学说“走,到操场上去,老师说能上体育课。

”哈哈哈!这孩子真聪明,我经常自嘲:“自己被这个小班长涮了!”这是一件让我一直聊以开心的事情,我太喜欢这些孩子了。

换位思考一下:孩子们是不喜欢我抢占体育课的。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上孩子的体育课。

我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经常跟学生混在一起,真是太了解中学生的心理了。

班级里四十几个学生,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个性不同,爱好不同。

但是,他们年龄相同,目标相同,向往相同。

他们同样期待着老师的欣赏和关爱。

新世纪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家中只有他一个孩子,父母和老一辈把所有的爱都投入到他的身上,习惯了被宠爱,不懂得跟别人分享,占有欲强,态度非常自我,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加上生活优越,特别认为自己了不起,高傲霸道。

从小父母忙于工作,家里没有小伙伴陪,个别孩子性格又孤僻。

面对着这么一群独生子的教育工作,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是否还这样:
一、有的教师对孩子的错误不留余地地批评,那么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责难他人。

作为教师的我,会想到假如我是学生,老师劈头盖脸地一顿数落,也会很没面子的。

假如,我是学生,我即使犯了错,也希望老师能委婉地指出我的错处,鼓励我慢慢地改正错误。

二、有的教师总是敌视上课不守纪律的学生,敌意中长大的孩子,是很喜欢吵架。

能不能跟学生课前有一个约定:如果你上课补专心学习,我就会让你为我
做一件事情,如果你能认真听课,我就给你一份奖励。

当小红花贴在孩子的脸上时,那张脸就像绽放的花朵。

给学生一个宽严适中的尺度,让学生在老师严格地教育中,感受到鼓励,这应该是为师者的一份责任,学生能不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三、有的教师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变相体罚,孩子们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总是羞怯,自己觉得有罪感。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孩子期待老师的尊重,所以,作为学生绝对讨厌老师的变相体罚的。

那么,让我们做一次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一、首先,假如我是习惯了被宠爱学生,我会喜欢老师赞赏自己的老师。

因为,学生都会喜欢听老师夸奖自己,在称赞时,孩子也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孩子也会懂得感恩的,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他的优点得到充分地认可,他自己也会喜欢自己,感激别人,喜欢自己,这会给学生带来多么深自信心呢?
二、再次,假如我是一个在家孤单地长大的学生,我会喜欢对待任何事情的处理都持公正态度的教师,一个极富正义感的老师会公正地管理班级,公正地评价学生,公正合理地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才懂得团结合作、勤奋进取。

三、最后,假如我是在优越的生活中长大学生,我会喜欢老师友爱同学,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和蔼,会很亲和力,让学生觉得很温暖,跟这样的老师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沐浴着春风。

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才能创造出一个愉悦地课堂学习氛围,友善中长大的孩子,不但爱自己,也爱他人。

记得一位著名的教育研究者讲:“世界有两个,一个是成人世界,一个是儿童世界。

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的友善的使者。


任何事情的美好结局源于爱,我从初一教到了初三的学生,跟学生就像他们
同龄的朋友一样,每次,我进教室,都会说:“嗨,我来了!”这群兴奋的孩子们常常用雷鸣般的掌声欢迎我来上课。

无论是良好的学习风气,还是成型的行为习惯,那是和一个班主任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作为班主任,能在爱生的基础上,多一份体贴,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吗?试着换个角度,换位思考一下,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即想学生所想,理解学生至上。

相关主题